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妄想性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差异,对71例妄想性抑郁症与13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妄想性抑郁症的精神病家族史、幻觉、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出现率显高于非妄想性抑郁症;妄想性抑郁症的自杀行为危险必理非妄想性抑郁症的1.99倍;妄想性抑郁症可能需联合治疗。提示妄想抑郁症可能抑郁症中的一种独特的亚型,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单、双相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告,双相抑郁症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者高达40%,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为此,作者对单、双相抑郁症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对照分析,旨在有助于临床诊治,并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3.
伴发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伴发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伴或不伴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资料各50例进行比较。结果:伴有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的平均病程、平均发病次数和平均住院日均显著高于不伴有冠心病患者;前者的临床症状亦显著较重,疗效显著较差。结论:伴有冠心病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更重,治疗难度大。  相似文献   

4.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37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与35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 结果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动作减少、联想困难的发生率低 ,而自杀行为多见。 结论 :焦虑是抑郁症自杀的危险因子。尽快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55例妄想性抑郁症与9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幻听,焦虑激越,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自杀率为非妄想性抑郁症的3.7倍,往往需要联合治疗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6.
对83例妄想性抑郁症和133例非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在阳性家族史、内倾性格,临床症状中的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方面显著高于非妄想性抑郁症;治疗时多采用三环抗抑郁剂联合抗精神病药;伴有的妄想依次为罪恶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疑病妄想等。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自杀率的精神疾病,目前是全球首位的慢性疾病负担。抑郁症病因复杂,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生物学标记物。目前的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过程,抑郁症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失衡的证据,并且氧化应激指标与抑郁症患者的病程、症状等临床特征存在关联,其指标或许可以在将来用于抑郁症的诊疗与预后判断。基于此,本文将对抑郁症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5例妄想性抑郁症与9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幻听、焦虑、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自杀率为非妄想性抑郁症的3.7倍,往往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比较慢性与非慢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对策。方法 对 42例慢性与 60例非慢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结果 慢性与非慢性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和妄想症状在病程中出现时间、内容和应激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此两种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妄想症状在病程中出现的时间、种类及应激源等方面 ,均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 98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结论 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出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 ,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积极性和心理免疫力而达到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双重抑郁症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随机多级抽样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 DSM-Ⅳ-TR)为诊断标准,以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为诊断工具,以河北省流行病学调查的399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双重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56例(双重抑郁症组),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343例(单一抑郁症组);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AF)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 399例抑郁症患者中,双重抑郁症的检出率为14.04%.单一抑郁症组和双重抑郁症组均有较高的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分别为39.94%和48.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1,P>0.05);均以共病未特定的焦虑障碍、特殊恐怖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酒依赖/酒滥用等常见.双重抑郁症组患者精神运动性激越、优柔寡断、自杀未遂症状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单一抑郁症组(P<0.05),2组均以忧郁特征为常见临床特征(>50%).2组GAF评分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4,P>0.05;x2 =0.655,P>0.05).结论 抑郁症中双重抑郁症的比例不低,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均较常见,但双重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更高,做事情总是优柔寡断.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临床特点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抑郁症临床特点,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 对我科 2008-04~2009-04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辨识抑郁症的特点,加强护理防范意识,可减少抑郁症病人自杀的发生 .结论 正确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季节性发作规律抑胡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对23例季节性发作规律抑郁症与非季节性发作规律抑郁症的发病情况,症状特点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季节性发作规律抑郁症组的睡眠过度,进食亢进等发生频率显著高于非季节性发作规律抑郁症(P<0.05),其发病年龄较早,女性多见,精神病性症状及自杀观念少,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较轻(P<0.05),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季节性发作规律抑郁症的临床相有一定的特点。对丰富抑郁症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性别首次发作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首次发作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抑郁白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不同性别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女性首发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显著低于男性,HAMD的躯体化/焦虑、睡眠因子显著高于男性,而认识障碍、迟缓和绝望因子评分显著较男性为低。另外,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共病显著高于男性。结论:不同性别首次发作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双重抑郁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双重抑郁症的概念、发病率、临床相及治疗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伴焦虑症状的的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与35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动作减少、联想困难的发生率低,而自杀行为多见。结论:焦虑是抑郁症自杀的危险因子。尽快治疗焦虑症状可降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32例老年期抑郁症的患者,与随机抽取同期住院35例青壮年期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大多有一定的诱因,早期症状不典型:症状有焦虑激越,体重降低,疑病,被害观念,睡眠感缺失等。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有更为复杂的病因,但基本症状与青壮年一致。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分析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现症检查的方法对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并对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与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和兴奋、激惹、有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自杀。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不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谈"反应性抑郁症"这一诊断名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应性抑郁症不见于任何精神障碍诊断系统,然而,这种诊断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分析以下几种精神障碍的特点,将有助于对这些临床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抑郁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的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情感障碍,其中以抑郁状态较多见,如果症状持续2周以上则被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率在40%~so%之间。本文将对我院19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