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CA)技术在预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化疗敏感性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卵巢上皮癌术后临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既往行ATP-TCA检测的原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敏感指数(SI)法判定ATP-TCA检测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ATP-TCA检测结果与临床化疗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采用Logistic回归和卡方检验分析新辅助化疗与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以SI=250为截点,59例患者中,体外耐药20例,体外敏感39例;ATP-TCA检测技术预测临床化疗耐药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3.9%、84.6%和85.0%.ATP-TCA检测结果与临床化疗敏感性显著相关(χ2=26.9,P<0.001).体外敏感组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低于体外耐药组(P=0.030,OR=0.033,95%CI为0.002~0.724).体外敏感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26和39个月,均较体外耐药组患者的PFS(10个月)和OS(25个月)显著延长(均P<0.01).新辅助化疗与临床耐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χ2=15.214,P<0.001).结论 ATP-TCA检测技术可有效预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化疗药物的临床化疗敏感性,可作为预测卵巢上皮癌早期复发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Zhao D  Wu LY  Li XG  Wang XB  Li M  Li YF  Tian HM  Song PP  Liu J  Chang QY  Zhang W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1):855-858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CA)在复发性卵巢上皮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评价体外药敏结果与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既往行ATP-TCA检测的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TP-TCA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体外对药物高度敏感组、中度敏感组和耐药组.临床疗效的评估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为依据.采用x2检验分析ATP-TCA检测结果与临床化疗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经药敏指导治疗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ATP-TCA检测结果与临床化疗疗效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即随着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增高,体内化疗的疗效越佳(x2=9.066,P=o.004).ATP-TCA检测结果预测药物治疗复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7.5%、45.9%、58.3%、80.9%和65.2%.体外高度敏感组、中度敏感组和耐药组患者经药敏指导治疗后的PFS平均值分别为187.1、195.0和60.3 d,OS平均值分别为476.7、335.7和237.5 d,两个体外敏感组患者的PFS和OS均显著长于体外耐药组(P<0.01).结论 ATP-TCA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反应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开展肿瘤个体化化疗的一种有效的体外药物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蛋白以及活性氧(ROS)的表达,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氧代谢的异常,以及两者在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二步法分别测定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IF-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DCFH-DA法检测组织中ROS的表达.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织HIF-1 αmRNA相对含量(4.466±0.754)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6.073±1.053)(t=-7.701,P=0.000),良性卵巢肿瘤、早期(5.048±0.645)及晚期卵巢上皮癌(4.146 ±0.632)HIF-1α mRNA表达呈递增趋势(t=5.301,P=0.000);HIF-1α mRN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t=3.724、-3.851,均P=0.000).HIF-1 α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63.49%(40/63)1明显高于良性对照[36.36%(8/22)](U=433,P=0.005),HIF-1 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x2=4.289、12.360,P=0.038、0.000).卵巢上皮癌组织中ROS表达水平为110.239±18.414,较良性对照(58.366±20.360)明显升高(t=11.068,P=0.000);ROS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t=-2.055、2.816、-4.138,P=0.044、0.007、0.000).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IF-1 α蛋白表达与ROS呈中度正相关(r=0.572,P=0.000);在中低分化组及晚期组中两者呈中度正相关(r=0.540,P=O.002;r=0.572,P=0.000);在淋巴结转移组中两者呈高度正相关(r=0.703,P=0.001);HIF-1α mRNA与ROS表达呈低度相关(r=0.376,P=0.002).结论 乏氧是卵巢上皮癌的基本特征,随着肿瘤进展乏氧程度逐渐加重;HIF-1α的异常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潜在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影响卵巢上皮癌预后.在乏氧状态下,ROS与HIF-1 α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过程.在卵巢上皮癌侵袭转移过程中,ROS对HIF-1α的正向调节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肿瘤乏氧状态下,ROS对HIF-1 α的调节可以发生在转录和蛋白等水平,主要是蛋白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组织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 蛋白(COX-2)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切片的27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未显示COX-2蛋白的表达;在66.7 %(18/27)卵巢上皮癌组织中COX-2蛋白呈高表达。COX-2表达与卵巢上皮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高分化卵巢上皮癌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的癌组织(P<0.05)。结论:COX-2蛋白可能主要参与高分化卵巢上皮癌的致癌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β-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癌(化疗敏感组和耐药组各25例)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yD88和β-Ⅲ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50例卵巢癌组织中MyD88和β-Ⅲ微管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0%和6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和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D88和β-Ⅲ微管蛋白在耐药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0%和80.0%,明显高于敏感组的20.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D88与组织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有关,r分别为-0.302和-0.330,P<0.05。β-Ⅲ微管蛋白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r分别为-0.323和0.323,P<0.05。MyD88和β-Ⅲ微管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r=0.357,P<0.05。结论:MyD88和β-Ⅲ微管蛋白与卵巢上皮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可预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抑癌基因P16表达与卵巢上皮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7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1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16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表达阳性率为18.52%,p16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晚期表达阳性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P16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为卵巢上皮癌晚发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及其3种受体亚型(LPA1、LPA2、LPA3)在卵巢上皮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24例卵巢上皮癌和1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中LPA1、LPA2、LPA3的表达;用生化测定法检测24例卵巢上皮癌和1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患者和10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水平。结果:LPA2与LPA3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P值均〈0.001),而LPA1在这两者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值均〈0.001),后两者间血浆LP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Ⅲ-Ⅳ期患者的血浆LP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PA及其受体LPA2、LPA3可能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不同化疗敏感程度的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MSH2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0例新鲜卵巢上皮癌组织均由手术中取得,采用ATP-TCA技术检测卵巢癌组织对八种药物:紫杉醇、卡铂、拓泊替康、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环磷酰胺体内代谢产物、依托泊苷及博来霉素的体外敏感性。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80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MSH2 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紫杉醇耐药的卵巢上皮癌组中,hMSH2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敏感组(P<0.01),在对卡铂、拓泊替康、多西他赛耐药组中hMSH2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敏感组(P<0.05);hMSH2基因的相对表达值与卡铂、拓泊替康、多西他赛的敏感度系数有显著相关性(P≤0.05)。早期卵巢癌患者组织的hMSH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晚期卵巢癌组织(P<0.05)。高、中分化卵巢癌组织hMSH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低分化卵巢癌组织(P=0.000)。原发卵巢癌患者组织的hMSH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复发卵巢癌患者组织(P<0.01)。结论 hMSH2基因的高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及预后相关,化疗可能诱导hMSH2基因的高表达;下调hMSH2基因的表达或许是逆转肿瘤耐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泰素对晚期、复发的卵巢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7月至1995年3月国内最早试用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提供的商用泰素治疗8例卵巢癌的结果。结果:8例可评价病人中,3例达到部分反应(PR),总反应率37.5%(3/8),主要副作用是脱发、腹痛、腹泻和感觉异常。结论:证明泰素对晚期、复发的卵巢上皮癌治疗的有效性,特别是有效者明显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IFO)联合自体PHA-LA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晚期复发卵巢上皮癌的疗效。方法25例复发的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经IFO1200mg/(m2·d)连用4d,同时于用IFO后0、4、8h分别静脉推注美司钠400mg;化疗间歇期以PHA-LAK细胞治疗4次。联合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7例,进展(PD)7例,有效率(CR+PR)44%(11/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21周,中位生存期(OS)47周。毒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IFO联合自体PHA-LAK细胞治疗复发的晚期卵巢上皮癌有效,毒副反应低,可作为晚期复发卵巢上皮癌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抗癌药物敏感性分析(ATP-TCA)在胃癌患者化疗方案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应用ATP-TCA法,体外检测53例胃癌细胞对7种(组)常用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ATP-TCA法对胃癌标本的可评估率为96.23%。胃癌细胞对5-Fu联合铂类药物方案(5-Fu+DDP、5-Fu+CBP、5-Fu+LOHP)与5-Fu、DDP、CBP、LOHP等单药相比敏感度有显著性差异(χ2=11.47,P〈0.01)。应用ATP-TCA结果指导胃癌临床化疗的有效率为66.67%,总预测准确率为74.51%,敏感度为72.34%,特异性为100.00%。[结论]ATP-TCA法是一种有效的肿瘤化疗药物药敏性分析实验,对指导胃癌患者个体化化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化疗敏感试验ATP-TCA系统对化疗药物疗效的评估作用,利用该系统指导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carcinoma,HCC)患者的临床个体化疗。方法:获取50个HCC手术标本,采用ATP-TCA系统评估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顺铂(DDP)、草酸铂(OXA)、表阿霉素(EPI)、健择(GEM)、伊利替康(CPT-11)、依托泊苷(Vp-16)和多西他赛(PTX)化疗药物的疗效。23例HCC患者接受术后ATP-TCA指导临床化疗,同时以20例HCC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ATP-TCA系统可评估率为90·8%。对各种化疗药物部分-强敏感率分别为PTX46%、CPT-1144%、GEM36%、MMC14%、EPI12%、DDP8%、Vp-166%、OXA6%和5-FU4%;观察终点ATP-TCA组疗效指标(CR、PR、SD和PD)获得较好结果,P=0·008;观察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实验组较对照组在病情缓解率(ORR)以及手术后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P值分别为0·0430、0·0057和0·0045。结论:ATP-TCA系统可以成功地应用于HCC患者。PTX、CPT-11和GEM对HCC具有较高疗效;根据体外药物敏感方案进行个体化疗,部分患者在病情缓解时间(TTP)以及手术后生存期方面获益。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1457-1461  相似文献   

13.
Chen T  Chu ZH  Liu JP  Wang J  Zhao HY  Ou QJ 《癌症》2005,24(8):1018-1022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肝癌)化学治疗效果差。为了提高化疗效果,本研究采用体外化疗敏感实验——三磷酸腺苷肿瘤化疗药物敏感实验(adenosinetriphosphatetumorchemosensitivityassay,ATP鄄TCA)系统评估化疗药物,并利用该系统指导肝癌患者临床个体化疗。方法:获取50个原发性肝癌手术标本,采用ATP鄄TCA系统评估5鄄氟尿嘧啶(5鄄fluorouracil,5鄄FU)、丝裂霉素(mitomycin,MMC)、顺铂(cisplatin,DDP)、草酸铂(oxaliplatin,OXA)、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健择(gemcitabine,GEM)、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鄄11)、足叶乙甙(etoposide,VP鄄16)和泰素(paclitaxel,PTX)等化疗药物;23例肝癌患者术后接受ATP鄄TCA系统指导临床化疗,同时以20例接受手术及常规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观察162周临床疗效。结果:ATP鄄TCA系统结果可评估率为90.8%。肝癌细胞对各种化疗药物中鄄高度敏感率分别为:泰素46%、伊立替康44%、健择36%、丝裂霉素14%、表阿霉素12%、顺铂8%、足叶乙甙6%、草酸铂6%以及5鄄氟尿嘧啶4%;临床结果:临床研究观察终点ATP鄄TCA组与对照组比较,PR、CR、SD及观察期内患者死亡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对照组有较高病情进展发生率(60.00%vs.13.04%,P=0.003);ATP鄄TCA组较对照组在总病情缓解率(60.86%vs.30.00%,P=0.043)、平均手术后总生存期(78.91周vs.27.21周,P=0.006)及手术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30.52周vs.4.78周,P=0.005)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结论:ATP鄄TCA系统可以成功用于评估肝癌标本。泰素、伊立替康和健择有较高的体外抗肝癌活性。ATP鄄TCA系统指导肝癌个体化疗有可能提高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体外药物敏感检测法(ATP-TCA)对贲门癌手术标本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检测,为贲门癌的临床化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用ATP-TCA法检测42例贲门癌手术标本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度并进行评价,分析临床分型与敏感度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标本的敏感度有明显的不同,敏感度由高至低为多柔比星(ADM)>丝裂霉素(MMC)>紫杉醇(PTX)>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T)=依托泊苷(VP16)>顺铂(DDP)>异环磷酰胺(IFO),敏感度依次为50.00%、35.45%、31.25%、23.53%、10.53%10.53%、7.69%、5.00%,同一药物在不同病理分期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P-TCA可为贲门癌的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研究乳腺癌药物敏感性的异质性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用ATP-TCA检测114例乳腺癌标本对13种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敏感性。结果:个体之间的药物敏感性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单药中有效的药物为紫杉醇、长春瑞滨、表阿霉素、丝裂霉素和阿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3·3%、64·1%、62·3%、49·9%和40·0%。联合用药(紫杉醇 表阿霉素,环磷酰胺 表阿霉素 氟尿嘧啶)的敏感率高于单药。结论:乳腺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异质性。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可用于为乳腺癌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肿瘤的药敏情况以及该方法指导制定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 ,检测 4 2例乳腺癌标本对 12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标本的可评价率为 95 % ,乳腺癌对PTX最敏感 ,体外有效率为 93% ,其次为ADM(6 7% )和 5 Fu(6 4 % ) ,体外有效病例中强敏感病例比例最高的为PTX ,达到6 9 % ,其次为ADM(6 1% )和 5 Fu(5 6 % ) ,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相符。ER/PR、PCNA、p5 3、c erbB 2、绝经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与药物是否有效无关。结论 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 ,检测结果真实可信 ,可用于临床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体外药敏实验ATP生物荧光法(ATP-TCA)在口腔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检测48例口腔癌组织对6种常用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结果组织标本的可评估率为92.0%。口腔癌对TAT DDP最敏感,体外有效率为83.3%,其次为5-Fu DDP(75.0%),BLM(54.2%),DDP(60.4%),MTX(45.8%),5-Fu(62.5%)。化疗药物对口腔癌的杀伤作用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结论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检测结果可靠,可用于临床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 (ATP TCA )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 10种常用乳腺癌化疗药物 ,应用ATP TCA对 4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标本、淋巴结活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药敏检测 ,评估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ATP TCA对乳腺癌标本的可评价率为 90 .0 % ,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的杀伤作用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 ,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 :氟尿嘧啶 ( 5 Fu) 3 3 .3 %、顺铂 (DDP) 3 7.5 %、环磷酰胺 (CTX ) 2 9.2 %、足叶已甙 (VP 16)16.7%、丝裂霉素 (MMC) 2 2 .0 %、表阿霉素 (EPI) 41.7%、诺维本 (NVB) 45 .8%、阿霉素 (ADM ) 41.7%、泰素 (PTX) 5 4.2 %、羟基喜树碱 (HCPT) 2 5 .0 %。初步研究表明ATP TCA体外检测结果与实际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ATP TCA是准确的、可靠的肿瘤药敏检测技术 ,其检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疗效具有良好相关性 ,可用于指导乳腺癌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