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其主要特征为间歇性发作的剧烈头痛,多局限于单侧,部分为双侧,常伴恶心呕吐,可有视觉、运动动或其他感觉异常等先兆。女性多于男性,常有家族史。男性年患病率为6%,女性年患病率为15%。据报道,偏头痛患者有10%出现短暂性脑出血,偏头痛型中风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8.47%~10.4%。由于脑实质对疼痛反应不敏感,故认为偏头痛发作时疼痛的性质符合神经血管性头痛,认为该病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以头痛暴作,疼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症、多发病。本病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疼痛剧烈,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现代医学又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为功能性头痛的一种,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属于租国医学“头风”“偏头风”“偏头痛”范畴,国外资料显示,偏头痛的发病率男性为3.4%~6.1%,女性为12.9%~17.6%,男女之比为1:4。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珏。.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30岁以下年龄组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虫类药治疗偏头痛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Migraine)是以头痛暴作,疼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又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为功能性头痛的一种,属于中医学“头风”、“偏头风”、“偏头痛”范畴。国外资料显示,偏头痛的发病率男性为3.4%~6.1%,女性为12.9%~17.6%,男女之比为1:4。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组有遗传成分的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间隙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间歇期后可再次发病。偏头痛(migraine)一词源于希腊语hemiemnia。国外资料显示,偏头痛的发病率女性为12.9%-17.6%,男性为3.4%-6.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4.2%-4.6%,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4。偏头痛的病因不清楚,约50%患者有遗传成分的家族史。2003-08~2004-08,我们应用丽珠脑力隆胶囊治疗偏头痛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疗偏头痛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在临床上很常见,是一种间断性反复发作的,以头部一侧或两侧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令患者丧失功能的原发性头痛。它属于祖国医学"头风"、"偏头风"、"偏头痛"范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偏头痛发病率8.4—2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王继东 《河北中医》2011,33(11):1658-1659
偏头痛是一种伴有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反复发作的头痛综合征。其共同特点为位于一侧或两侧头部的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少数典型患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偏头痛的发病率为15%,其中,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发病年龄集中在25—55岁。2007—01—2010一06,笔者采用建瓴汤治疗偏头痛4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头痛是由血管一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并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少数发作前可有视觉、感觉、运动障碍等先兆。是神经科常见病。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管性头痛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79.7/10万,20~29岁患病率最高。笔者自拟清脑解痛汤治疗56例,并与西医药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从瘀血论治偏头痛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一种伴有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反复发生的头痛综合征[1]。流行病学显示,中国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发病率为79.7/10万[2],女性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5~55岁[3]。偏头痛发作虽不能猝然致命,但长期反复发作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有研究表明,有先兆活动性偏头痛的女性发生重要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以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危险增加[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偏头痛与四肢瘫痪、精神障碍和痴呆均已成为最严重的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各医家辨治偏头痛理法方药众多,而从瘀血论治偏头痛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一种伴有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反复发生的头痛综合征。流行病学显示,中国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发病率为79.7/10万[1],女性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5~55岁。偏头痛发作虽不能猝然致命,但长期反复发作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偏头痛与四肢瘫痪、精神障碍和痴呆均已成为最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有资料显示[1], 我国偏头痛患病率为985.2/10万,发病率为79.7/10万,男女发病率约1:3.5~4。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自Wolff提出血管源学说后,又有神经源、三叉神经-血管源学说。在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颅内外血管的舒缩障碍,而引起血管舒缩改变的生化因子近年来也受到重视。然而偏头痛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尚无定论,现仅就各种学说及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 血管源学说 该学说认为颅内动脉收缩引起发作先兆,继之血管周围组织产生血管活性物质引起颅外血管过度的扩张,导致无菌性炎症而诱发偏头痛发作。研究表明,颞动脉搏动幅度在发作时增加,应用麦角胺后减弱并伴随着头痛的缓解。许多学者应用TCD、MRA等技术也发现偏头痛发作确实有头痛侧脑血管的异常扩张。Olesen等人测量了典型偏头痛发作全程的区域脑血流(rCBF)变化显示:当rCBF急剧下降时出现先兆,继之出现头痛,在头痛初期rCBF仍处于短暂的低值,此期约维持2h左右,接着rCBF迅速增加,在头痛缓解后rCBF仍处于短暂的持续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血管源学说,但头痛初期rCBf并未增加,而缓解后rCBF仍处于短暂增加的结...  相似文献   

11.
自拟祛风活血汤治疗偏头痛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病,为发作性血管神经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为多个亚型,具有关头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为6.5%,首次发病多在青年或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女性与男性之比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青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329-329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庭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万,以女性患者为多,西医对偏头痛的病理病机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认为是原发性颅内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引起的,是一种常见、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各国报道的年患病率女性为3.3%-32.6%,男性为0.7%~16.1%。西医对偏头痛治疗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5-HT1受体激动剂(麦角类制剂及曲普坦类)、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癫痫药及抗抑郁药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对于药物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双亲一方患2型糖尿病的10个家系子一代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其患病率为42.6%,较糖尿病自然人群患病率6.09‰要高得多,说明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病因中占重要的地位。调查发现子一代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早发病晚发病年龄各家系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中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高达985.2/10万[1],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升高。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7.6%的男性和18.3%的女性在过去1 a内有过有先兆或无先兆偏头痛发作[2]。偏头痛在传统医学上认为其属于"头痛"、"头风"、"厥头痛"等范畴。李东垣早在《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惑论》把头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中医方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疾病,表现为周期性、发作性偏侧或双侧头痛,伴恶心、呕吐或羞明,多在青春期起病,以女性多见,可有家族史.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可自行缓解.国外资料显示,偏头痛的发病率男性为3.4%~6.1%,女性为12.9%~17.6%,男女之比为1:4.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偏头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的搏动性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的一种,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其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在总人口中约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受到影响。1988年世界头痛协会(HIS)按其临床表现将偏头痛分为有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 oura.MA)和无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oura.MO)。针灸治疗偏头痛有较好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又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以头痛暴作,疼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外资料显示[1],偏头痛的发病率女性为12.9%~17.6%,男性为3.4%~6.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因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病症。近年来,医学界努力开拓中医药宝库,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5年来的文献从理论、临床、实验三方面综述如下。 1 理论研究 1.1 病因病机探讨 本病的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端,病机为虚实夹…  相似文献   

19.
郭佳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521-52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病成年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在围绝经期旱加重趋势.一些患者经常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这种不合理的用药不但不能控制偏头痛的反复发作,还可能产生药物依赖.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脑卒中年发病率109.7/10万~217/10万,患病率719/10万~745.6/10万,死亡率116/10万~141.8/10万,存活者致残率80%,复发率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