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利胆汤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中药健脾利胆汤,对照组口服西药熊去氧胆酸,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胆囊结石的治疗情况,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有效率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健脾疏肝利胆法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明显,能有效消除结石或使结石缩小。  相似文献   

2.
赵朝清  焦丽  马凯 《光明中医》2016,(20):2996-2997
目的观察臭氧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共58例,B组在A组基础上加臭氧组,共52例,分别治疗一个疗程后随访,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内外兼治结合臭氧治疗,两者相得益彰,进一步缓解了患者疼痛,缩短了治疗周期,取得了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研究认为,在"西药中用"的临床研究中,应用计量资料的t检验和分类资料的χ2检验对不同亚型之间的疗效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不能扣除异质性资料对临床评价结果的影响。分类资料可以借鉴CMH的统计分析方法或直接应用OR值进行比较,计量资料可以应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析因分析进行检验,可成功扣除异质性资料对临床评价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5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成穴注针刺组、穴注组、针刺组,每组150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与结论穴注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8%,穴注组和针刺组分别为66%和84%。经Ridit分析,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穴注针刺组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岛111例眼睛翼状胬肉疾病患者发病情况分析,以及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单纯眼药水滴眼(单纯组)的97眼,总有效率为74.23%;眼药水滴眼加中药内服(综合组)55眼,总有效率为92.7%;手术治疗(手术组)23眼,总有效率为95.65%;经Ridit检验各组R平均值,单纯组<综合组<手术组,手术组的疗效为佳.滴眼药水可缓解其眼痒、眼红等症状,综合治疗还能改善眼疲劳及全身内热等症状,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比较严重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中风后腕手痉挛的分级电针治疗与常规电针治疗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二组患者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治疗,针刺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选择2Hz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8天;治疗组于疗前根据肌张力高低进行分级分组,给予个体化电针治疗,选穴手三里、外关、内关、郄门,选择50 Hz、续断比为1∶1的断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出现抬腕和屈腕动作为度,每次15min,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再次进行评定,根据新的分级给予新的治疗方案,连续治疗28天。分别于疗前、疗后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ROM测量、Fugl-Meyer评定法、Barthel AD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CSS进行评定。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结果 Ashworth痉挛量表经Ridit分析,治疗组R的均值为0.599166,可信区间不重叠;ROM测量、FuglMeyer量表、Barthel ADL指数评分、CSS量表均显示治疗组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级电针治疗可以较快的缓解中风后腕手痉挛,且根据痉挛程度不同给予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生脉散对慢性心衰心室重塑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符合纳入标准60例心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散袋泡剂,4周为1疗程,持续3个疗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心室重塑指标{肾素活性(PRA)、血管紧素Ⅱ(AngⅡ)、内皮素(ET)、醛固酮(AL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定量资料选用t检验;分类资料选用x2检验;等级资料选用Ridit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结果:生脉散对心衰患者的症状、体征、心室重塑指标及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9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Kappa、Ridit检验并比较其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结果:借助Ridit检验得知,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经Kappa检验得知,第1、2期与阴虚燥热证之间强相关;气阴两虚证与第3期间中度相关,而阴阳两虚证与第4期之间以及阳衰瘀阻证与第5期之间差相关。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肾病而言,其临床分期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疗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疗效评价方法。方法:以证候所包含的主要症状进行组内分组,以症状的合计作为证候,运用等级分组资料的H检验(Kruskal and wallis法)。结果:创造性地运用了现有的统计方法,为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探索出一条新路。结论:强调症状变化程度应作为等级资料,划分为加重、无明显变化、减轻、消失,4个等级,并给出了界定标准。提出了干预措施是否针对主要症状的问题,用以区分和检验干预措施是主要治疗还是辅助治疗,使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证候(和疾病)的疗效评价趋于客观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胆和胃汤治疗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清胆和胃汤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吗丁啉、铝碳酸镁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统计学分析(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胃脘灼痛、口苦口干、纳差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嘈杂、反酸、恶心呕吐方面疗效虽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胆汁反流程度与治疗前相比,经Ridit分析,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疗后疗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Ridi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胆和胃汤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安全有效的方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复方丹参滴丸或复方丹参片作为对照药物,系统评价益气活血复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99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两名作者独立收集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4.2.2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1)对20项研究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OW合并=3.74,其95%Cl为[2.58,5.43],P<0.01;(2)对18项研究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OR合并=2.29,95%Cl为[1.85,2.83],P<0.01.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复方丹参制剂,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报道.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轻度脑外伤至头痛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4例轻度脑外伤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29例,女5例;年龄22~47岁,平均35.4岁;病程12h~1周。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头痛,部分有耳鸣、头晕、睡眠差、记忆力减退。格拉斯哥评分10~15分,平均13.3分。均经CT排除颅内血肿等严重脑外伤,其中脑震荡11例。34例患者均无其它心脑血管病史。1.2治疗方法内服中药:桃仁6g,红花15g,川芎10g,赤芍15g,天麻9g,石菖蒲15g,当归20g,细辛3g。治疗前行经颅多普勒检查,一周后复查,并将检测数据行Ridit检验和t检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方法:以证候所包含的主要症状进行组内分组,以症状的合计作为证候,运用等级分组资料的H检验(Kruskal and wallis法)。结果:创造性地运用了现有的统计方法,为中医证候疗效的评价探索出一条新路。结论:强调症状变化程度应作为等级资料,划分为加重、无明显变化、减轻、消失,2个等级,并给出了界定标准。提出了干预措施是否针对主要症状的问题,用以区分和检验干预措施是主要治疗还是辅助治疗,使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证候(与疾病)的疗效评价趋于客观化。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血活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荣  王春生  蔡永敏 《中成药》2003,25(8):634-636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 (丹参 )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受治的 6 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 1.9岁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 3组 :复方丹参加血活素组 ,立止血加血活素组 ,单用血活素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血肿吸收率、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ADP pag)和凝血酶原时间 (PT)等指标。 结果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方法 ,复方丹参组中恢复良好和中等残疾 (GR +MD)者占 83.34% ,立加血组为 4 7.6 1% ,单用血活素组为 6 1.11% ,经Ridit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复方丹参组疗效最佳 ,其血肿吸收率与其他两组比较 ,经Ridit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复方丹参组不影响血小板凝血功能 ,ADP pag、PT值在正常范围。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工作中,常要比较两种疗法的优劣,其检验方法有 X~2法,X~2校正法,t 值法,Fisher 直接概率法……等。多数情况下各法的检验结果是一致的。但在 P=0.01或 P=0.05附近时,各法结果可能有所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阴疏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实验方法,治疗组共105例给予养阴疏肝汤口服,对照组共34例给予益肝灵口服,2组共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9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33%。Ridit检验,U=0.038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68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Ridit分析,U=0.013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对慢性肝炎患者相关肝功能参数如ALT、AST、TBiL等,养阴疏肝汤较益肝灵有更好的改善作用(P<0.05或P<0.01)。结论:养阴疏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采用中药清肺化痰活血剂配合抗菌素及氧疗法对4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同时与单纯使用抗菌素及氧疗法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对照。临床以心电图改善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7.5%。Ridit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显著性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疗效指数(CGI-EI)疗效等级验证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评定的准确度。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3月黄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出院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GI-EI的疗效等级情况分为四组,分别为无变化或恶化组、稍有效组、有效组及显效组。调查四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NOSIE得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以CGI-EI的疗效等级进行分组后,出院时四组患者NOSIE分值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各组间NOSIE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组及有效组NOSIE分值高于无变化或恶化组及稍有效组,显效组NOSIE分值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入院前后无变化或恶化组NOSIE差值低于有效组及显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GI疗效等级验证NOSIE后,NOSIE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评定中的准确度较高,有助于护理人员准确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为临床护理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中医证候综合疗效等级指标的非劣效性检验方法.方法 选择某个采用非劣效性设计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对其中的中医证候疗效指标(等级形式、有效率形式)分别采用“行平均得分差值法/行平均秩比值法”与频率统计假设检验和可信区间方法进行非劣效性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 “行平均得分差值法”与“行平均秩比值法”对中医证候疗效等级指标的非劣效性检验结果不一致,“行平均得分差值法”得到非劣效性结论,而“行平均秩比值法”未能作出非劣效性的判断 “行平均得分差值法”对中医证候疗效等级指标的非劣效性检验结果与频率统计假设检验和可信区间方法对有效率的非劣效性检验结果一致.结论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选择等级指标还是合并转换的二分类有效率指标进行非劣效性检验,需要综合考虑等级分布型、样本含量、非劣效性界值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指导。方法采用Ridit及Kappa检验比较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在DN四种不同的中医证候中,中医证候出现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阳衰瘀阻的演变规律,经Ridit分析,各组总体均数R值的99%不重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医证候演变与DN的临床分期的临床前期、早期、临床期和终末期四期的病证演变规律具有较强的相关性;Kappa检验示:临床前期与阴虚燥热证对比,Kappa=0.804;早期与气阴两虚证对比,Kappa=0.826;临床期与阴阳两虚证对比,Kappa=0.768,终末期与阳衰瘀阻证对比,Kappa=0.642,一致性均较强。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