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门诊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门诊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4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生命体征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7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起效快、可控性强,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晓红  张旭  肖晖 《吉林医学》2011,(24):4963-4964
目的:分析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门诊行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组检查前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行咽喉表面麻醉,观察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及检查前、中、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结果:麻醉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P<0.05),麻醉后心率、血压较对照组低(P<0.05),检查结束后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检查所造成的痛苦和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的100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使用瑞芬太尼以及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建桥  刘成军 《西部医学》2007,19(5):864-86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瑞芬太尼 丙泊酚和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芬太尼 丙泊酚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组,而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为无痛胃镜检查提供安全可靠的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04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给予观察组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胃镜置入时间、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置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动、恶心呕吐、心率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痛、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效果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收入的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体征、麻醉效果、苏醒及出院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用药后对照组SPB明显下降,观察组RR、HR、SPB指标均有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可提升麻醉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0例孕40~70天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用异丙酚麻醉,B组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的影响,麻醉药物的用量。结果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麻醉效果确切,用药量小,对呼吸循环抑制较轻。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优于单纯异丙酚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观察组42例(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此外,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和2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LC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苏醒快、安全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方法:选60例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瑞芬太尼组)30例,B组(芬太尼组)30例,两组静注异丙酚1.5~2.0mg/kg后A组静注瑞芬太尼0.5μg/kg,B组静注芬太尼0.05mg,术中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追加异丙酚,观察SpO2、HR、SBP的变化,病人的异丙酚用量、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可行走时间.结果:苏醒时间和可行走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异丙酚的用量B组稍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具有苏醒快,可行走时间短,镇痛效果满意等优点,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查无痛胃镜100例,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为R组,芬太尼加丙泊酚为F组,每组50例,术中观察血压、脉率、呼吸频率和SPO2,苏醒时间,操作时间。结果: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AP,SPO2一过性下降,术中R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单次间断给药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患者苏醒快,不良反应小,镇痛作用强,麻醉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1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3组,每组70例,2组人工流产中分别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利多卡因,另一组为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率、宫口松弛度、阴道流血量及手术时间,并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的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R)变化、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定向恢复及副作用等。结果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镇痛效果明显,镇痛率为100%,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0,与利多卡因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苏醒早,术中BP、HR、RR较平稳,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可靠,适合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要求,但术中须与麻醉科医师密切配合,以增加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在42例我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和观察组21例(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维持麻醉)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苏醒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的5(23.8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3(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84例资料,依不同麻醉剂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异丙酚复合异氟醚麻醉;研究组患者实施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各时点心率与血压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8.56%(P<0.05);研究组患者的夹闭时HR(82.32±8.48)次/min,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夹闭时DBP、SBP均明显低于麻醉前与拔管后(P<0.05);研究组患者的拔管、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14.25±2.17)min、(5.33±1.90)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异丙酚联合异氟醚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短小手术的患儿60例,根据不同麻醉药物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给予瑞芬太尼复1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30例患儿给氯胺酮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上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显著,能够确保麻醉深度,具有安全、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吴磊 《海南医学》2012,23(12):77-7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操作后的恢复情况。结果①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对照组麻醉后2min和置胃镜后2minSBP明显下降(P<0.05),RR和HR均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SBP、RR和HR均有下降(P<0.05)。②组间比较,观察组麻醉后2min的RR、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拔镜5min计算和记忆能力恢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④对照组术中体动反应例数较观察组明显多(P<0.05),麻醉中镇痛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丙泊酚2mg/kg复合瑞芬太尼0.3μg/kg麻醉比单纯的丙泊酚2.5mg/kg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体动反应少,麻醉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门诊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组(A)和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组(B)各30例。两组静注异丙酚1.5-2.0mg/kg后,A组静注瑞芬太尼0.5ug/kg,B组静注芬太尼0.05mg。术中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追加异丙酚,观察SpO2、HR、SBP的变化,病人的异丙酚用量、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可行走时间。结果苏醒时间和可行走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的用量B组稍高于A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具有苏醒快,可行走时间短,镇痛效果满意等优点,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杨龙飞  张恒胜  蒋华  王家美 《吉林医学》2011,32(28):5936-593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60例,并选取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术后清醒、恢复、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插管操作应激反应方面,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酚复合的前静脉全身麻醉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甲状腺手术切除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持续泵注麻醉,对照组异丙酚追加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0. 05),观察组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其他基础体征也较对照组优(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陈红霞 《中外医疗》2009,28(27):100-100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静脉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ASA Ⅰ~Ⅲ级的手术患儿62例,随机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麻醉维持应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对照组则为异丙酚。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也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静脉全身麻醉对生理干扰小、并发症少、清醒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并就两组患者麻醉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5.4±2.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1.4±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适用于老年患者手术,不仅能够满足手术麻醉需要,且患者苏醒快,不会对患者造成认知影响,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