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脑得生丸中红花的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红花水提取液浓缩后过大孔吸附树脂柱,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羟基红花黄色素A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结果:HPD-100型树脂为红花最佳分离纯化树脂,其分离纯化红花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流速1mL·min-1,最大上样量为5倍树脂柱体积,洗脱剂为30%乙醇,洗脱流速为3mL·min-1等。结论:HPD-100型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很好地分离纯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纯化红花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2.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连总生物碱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和纯化黄连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生物碱和小檗碱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9种不同类型的树脂进行评价。并对优选出的大孔树脂纯化黄连总黄生物碱时的工艺条件及参数进行研究。结果 D141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分离效果最好,上样药液浓度为30 mg药材/mL,径高比为1∶8,吸附流速为2 BV/h,除杂溶剂为水,除杂体积为2 BV,除杂流速为1 BV/h,洗脱溶剂为50%乙醇,洗脱体积为4 BV,洗脱流速为3 BV/h。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终产品中总生物碱的纯度为67.71%。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川贝母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川贝母总生物碱的工艺参数及条件。方法:7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被研究,以总生物碱的吸附率及解吸率为考察指标,探索吸附和解吸的条件,筛选出纯化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结果:HPD-100大孔树脂对川贝母总生物碱有较好的富集纯化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药液质量浓度为0.293g生药/mL,pH值为11.6,6BV的80%乙醇洗脱总生物碱,洗脱体积流量为2BV/h。按照此工艺条件纯化的总生物碱纯度达到51.92%,收率76.65%。结论:建立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适合富集纯化川贝母总生物碱,为其它种贝母总生物碱的富集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射干中异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射干异黄酮的含量,分别考察了HPD-300、HPD-400、NKA-9、AB-8、DM-301及D101等6种吸附树脂对异黄酮类的动态吸附及洗脱性能。【结果】HPD-300用于分离纯化异黄酮类成分,吸附和洗脱性能良好,吸附过程中上样液浓度为1.0g生药/ml树脂,pH值为7.0,流出液流速为1BV/h,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5.82mg/ml树脂;洗脱过程采用水和10%乙醇洗脱除杂,5BV70%乙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BV/h,洗脱率在90%以上,所得固体样品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可达62%以上。【结论】HPD-300用于富集异黄酮类成分效果较好,是一种理想的分离纯化介质。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延胡索总生物碱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和纯化延胡索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等为考察指标,对12种不同类型的树脂进行评价,并对优选出的大孔树脂纯化延胡索总生物碱时的工艺条件及参数进行研究。结果D141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分离效果最好,样液浓度为0.35g生药/mL,径高比为1:6,吸附流速为4BV/h,除杂溶剂和体积为0.3%NaCl溶液7BV+纯净水1BV,洗脱溶剂为4BV60%乙醇+4BV90%乙醇,洗脱流速为5.5BV/h。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终产品中总生物碱的纯度为82.0%。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雷公藤内酯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型分离、纯化雷公藤内酯醇。方法:用醇提水沉后,经D101树脂吸附及氧化铝柱除杂,用95%乙醇解吸,高压液相色谱(HPLC)测定含量。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得到较好的保留。结论:D101可应用于雷公藤内酯醇的富集。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连小檗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用于分离纯化黄连小檗碱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本文考察了10种大孔吸附树脂,筛选出了适用于分离纯化黄连小檗碱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其静态吸附量为18.08 mg/g,静态和动态解吸率均为95%以上。结果:选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先水洗除杂,再用4~5倍树脂体积的60%乙醇洗脱,浓缩干燥,产品中小檗碱的含量为30.02%,产品收率为9.12%。结论:本法简单、易行,适合黄连小檗碱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分离骨碎补总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分离纯化骨碎补总黄酮的最佳大孔树脂,建立质量和收率稳定的骨碎补总黄酮制备工艺。方法以骨碎补总黄酮的含量和收率为指标,从大孔树脂的种类和用量、药液的吸附流速、洗脱用乙醇的浓度和流速、洗脱液收集点、洗脱乙醇用量等七方面设计优选骨碎补总黄酮的制备工艺。结果HPD-D大孔树脂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煎煮液过滤离心后,以吸附流速10mL/min.100g-1树脂进行吸附,用70%乙醇、4mL/min.100g-1树脂的洗脱流速进行洗脱效果最佳。结论HPD-D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骨碎补总黄酮制备工艺可行,收率和质量稳定,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野葛提取液中总黄酮的纯化分离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野葛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发展。方法通过对5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HPD-750、HPD-600、AB-8、NKA-Ⅱ、ADS-17进行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AB-8型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所得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9.82 mg/mL,上样液体积2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pH 5~6,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可达91.21%,解吸率可达93.61%。结论 AB-8型树脂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可用于野葛提取液总黄酮的纯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黄芩茎叶总黄酮制备工艺,为黄芩茎叶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黄芩茎叶中8个黄酮类化合物的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黄芩茎叶黄酮的提取工艺;比较酸沉法和大孔树脂法纯化茎叶总黄酮的转移率,并对大孔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12倍量40%乙醇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为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物的纯化结果显示,大孔树脂法中黄芩茎叶黄酮的总体转移率(92.53%)显著高于酸沉法(76.69%)。在pH为1.01时,酸沉法虽然可以使野黄芩苷等化合物转移率达90%以上,但含量丰富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异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转移率仅为64.76%、68.57%,而使用大孔树脂法纯化,其转移率均可达90%以上,可以实现各目标成分的高效转移。经优选,0.26?g/mL药液上样,上样量为每10?g HP-20型干树脂上样2.08?g干燥提取物,树脂柱径高比为1∶3,4?BV纯水除杂后,以30%乙醇洗脱4?BV,为最佳纯化工艺,所得总黄酮质量分数可达66.03%。结论?建立了稳定且环境友好型黄芩茎叶总黄酮制备工艺,可为黄芩茎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莲子心生物碱树脂法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适用于分离纯化莲子心生物碱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 考察吸附性能较好的D101、AB-8、DA201 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莲心碱的吸附能力及洗脱参数,并用HPLC定量分析了莲心碱的量。结果 D101树脂对莲子心中生物碱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效果。先用水洗除杂,再用6倍树脂体积、乙醇体积分数为80%、pH 3的洗脱剂洗脱,浓缩干燥,产品中莲心碱的质量分数为10.2%、产品收率为24.6%。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适合莲子心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适宜纯化夏枯草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类成分的树脂,确定其纯化工艺参数。方法:以总黄酮、总皂苷为指标,静态吸附法考察6种树脂的吸附效果并系统研究最佳型号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夏枯草中总黄酮、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D-101型树脂对总黄酮、总皂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适合于夏枯草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类成分的分离纯化。结论: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夏枯草中总黄酮、总皂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和纯化黄芩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8种不同类型的树脂进行评价。并对优选出的大孔树脂纯化黄芩总黄酮时的工艺条件及参数进行研究。结果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分离效果最好,上样药液浓度为80 mg药材/mL,径高比为1∶8,吸附流速为1 BV/h,除杂溶剂为水,除杂体积为4 BV,除杂流速为1 BV/h,洗脱溶剂为50%乙醇,洗脱体积为8 BV,洗脱流速为1 BV/h。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终产品中总黄酮的纯度为88.48%。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芍总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芍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白芍总皂苷的吸附量和洗脱率为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并研究所选树脂分离纯化白芍总皂苷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 AB-8树脂对白芍总皂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0.2g(生药)/ml,以10BV 70%乙醇溶液洗脱,吸附及洗脱流速均为2BV/h,洗脱液蒸干,即得纯化的白芍总皂苷提取物.纯化后白芍总皂苷含量大于60%.结论 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芍总皂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总黄酮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大孔树脂对葛根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为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提供选择树脂的依据。方法:以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为指标,考察不同大孔树脂对葛根总黄酮的比吸附量和解吸率。结果:对葛根总黄酮的比吸附量超过100mg/g的树脂有S-8、AB-8、HPDl00和HP-20,而解吸率超过95%的有AB-8、D101和HP-20。结论:不同树脂对葛根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有很大差异,综合比吸附量及解吸率结果,AB-8和HP-20为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吸附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三七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通过静态吸附法优选大孔树脂型号,以上样生药质量浓度、乙醇洗脱浓度、乙醇洗脱用量为自变量,总皂苷吸附-解析率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三七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生药质量浓度0.4 g/m L,乙醇洗脱浓度65%,乙醇洗脱用量5.5 BV,此条件下总皂苷的吸附-解析率为94.66%,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结论:优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生精汤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比较4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附特性,筛选最佳树脂,并对该树脂的吸附特性及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确定生精汤中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样品液以1.0mL.min-1速度上样后在D101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3.5h,先用5 BV水洗脱除杂,再用5 BV 70%乙醇解吸,洗脱流速为2.0mL.min-1,最大吸附量为16.21mg.g-1,所得产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77.6%。[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生精汤中总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吸附快、解吸附容易,性能优于其他树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3种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对地锦草总黄酮、金银花叶总黄酮和杭白菊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以探讨大孔树脂等在精制地锦草、金银花叶和杭白菊有效部位的应用。方法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筛选适用的大孔树脂等型号,评价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工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地锦草、金银花叶和杭白菊总黄酮精制的适用树脂分别为D101、DA201、DM301;DA201;D101、DA201、DM301。地锦草总黄酮对DA201和对D101、金银花叶总黄酮对DA201、杭白菊总黄酮对DA201和对D101的上样浓度分别为0.49-1.47和0.42-1.31、1.03-2.07、0.50-1.00和0.71-1.99mg/m l,动态吸附阶段的泄漏点分别为8和10、2、2和1BV,乙醇洗脱液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的乙醇浓度分别为20%、30%、40%和20%、30%、40%;10%、20%、30%;30%、40%、50%和20%、30%、40%。温度对DA201和D101吸附地锦草总黄酮影响不大,而对DA201或D101吸附金银花叶和杭白菊总黄酮有一定影响。结论3种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对中药总黄酮有效部位的提取精制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9.
湖北海棠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湖北海棠总黄酮分离纯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纯化,确定总黄酮纯化工艺条件.结果 湖北海棠总黄酮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选用HPD100型大孔树脂,树脂与药材的质量比为1∶1.74,上样药液浓度为0.15g/ml,上样流速为2BV/h,树脂径高比为1∶10,洗脱时先用4BV水洗除杂,再用4BV70%乙醇洗脱,洗脱速度为1BV/h.结论 纯化工艺简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王璐  李勇  何伟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5):504-505,508
目的优选心舒滴丸中人参提取、精制工艺条件。方法以人参皂苷Rg1、Re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人参提取工艺条件;以比吸附率、洗脱量为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工艺条件。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1 h;精制纯化工艺条件: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为洗脱溶剂,4倍树脂体积。结论优选工艺可较好的提取纯化人参皂苷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