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设旨在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和资源下沉,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法:根据该地区及医院的实际情况,某省级人民医院构建以区域医院为主体的医联体收费管理和统一支付结算服务平台,深度整合各级医疗服务机构资源,打通各级医疗机构支付结算体系,统一线上线下全流程的就医服务模式。结果:通过对医联体“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逐步实现线上远程医疗、慢病管理、支付结算等全流程就医服务。结论:将患者、医疗机构、金融机构三方联通,打造医疗全流程闭环服务,对在实践中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和资源下沉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信息化手段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方法建设基于自助机的多功能、一站式的自助服务体系,采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实施多项创新智慧服务。结果提高了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结论以信息化手段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加强智慧服务建设,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优化医院运行管理,实现减负增效,提高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相似文献   

3.
智慧医院的建设及其服务模式的创新,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依托于共享服务模式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建设了大型医院的多院区智慧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共享与医疗资源共享,实现了线上线下患者信息、业务流程、质控标准的统一.该体系解决了大型医院多院区的管理难题和患者看病难题,增强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院便民惠民服务水平。方法 以互联网医院为抓手,以便民惠民服务建设“可用、实用、易用、乐用、好用”为目标,聚合医院诊疗资源、打通院内院外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诊疗服务体系。结果 从群众切实需求出发,实现信息赋能就医资源拓展、就医流程优化、就医模式创新、就医质量提升、就医安全保障等,实现全方位便民惠民。结论 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为传统就医堵点的破解提供有效途径,并且为智慧医院便民惠民服务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省直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座落在衡阳市解放路30号,现有病床500余张,职工800余人.几年来,医院在经营管理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改变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人文医疗,人文服务,人文环境,人文管理”。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设对医疗机构长足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中,明确了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作用,明确了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支撑,构建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体系。针对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发展要求,以及大型综合性医院向单体多院区医疗集团模式的转变,因整体规划、管理体制、业务协同、应用思维等差异,智慧医院规划建设的难度将会增加。本研究从规划原则、标准依据、方案分享以及智慧医院思维培养的角度进行研究,探索了多院区医疗集团智慧医院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纪伟伟  李超 《现代医院》2024,(2):208-210+214
2023年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文件中详细规划了一系列关键任务,旨在引导医疗机构贯彻“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性、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为了全面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和满意度,天津市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通过全人健康视角,以门诊服务体系建设、慢性病诊疗模式创新、人文内涵提升、环境改善、智慧门诊搭建等多方面路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推动了门诊诊疗服务体系科学、连续、高效、高质、舒适的医疗服务模式的“落地”,进一步促进门诊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大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及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的前提下,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资源,大力发展移动端医疗服务和人工智能服务,改造优化诊疗流程,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院管理效能。本研究对智慧医院平台建设开启全新诊疗模式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我国其他医疗机构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构建市级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智能分析与评价,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设定模拟应用场景,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的基础上,构建相应场景的评价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动态模型。结果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评价指标体系可量化反映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的效率、效益,并借助动态数据模型,实现投入配置、服务效能、就医体验等多方位的智能分析和评价,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结论 大型医用设备评价指标体系可满足医院管理需求,其应用可结合管理场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衍生,实现了对大型医用设备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智慧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构建数字化医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的医疗、数字化的管理和数字化就医环境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数字化医院过程中,要从基础层面入手,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管理创新和服务机制的创新,为医师、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最终使患者能够体会到数字化流程的方便与快捷,享受到人性化服务的尊重和体贴。  相似文献   

11.
医疗质量同质化是“一院多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通过搭建“一院两区”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部门、临床科室三级联动的闭环管理模式,助力提升院区间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浅析基于医嘱传输体系下的数字化医院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数字医院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构建医院服务体系,实现临床服务路径的追踪与优化,从而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缩短滞院时间,并通过收集患者或病种的完整信息,规范诊断、用药、治疗与护理等环节的项目计费,便于实现医院的成本费用管理与科室绩效评估。随着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新农合以及卫生各个领域信息化的兴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整合医院内部系统,实现患者一站式服务。方法 在微信小程序上开发了患者就医服务模块和在线客服系统,提供自助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智慧服务方案。结果 平台整合了多个平台的不同服务功能,技术架构包括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交互,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服务平台。平台采用前后端服务分离模式,保障医疗数据安全,减少了患者使用不同平台的困扰,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结论 智慧服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患者就医无障碍,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对医院利用“互联网+”在优化诊疗流程、助推分级诊疗、强化医院管理三个方面开展的实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医院依托互联网技术,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利用“互联网+医疗”,探索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5.
赵丹  廖伟锋  彭玉华  田丽  钟莉  张怡  吴碧红 《现代医院》2023,(5):657-659+663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是提高病友就医体验的重要抓手,其中构建医院“服务中心”,提供非医疗技术服务已成为拓展医院服务内涵的新发展路径,可有效补齐医院分散型服务的短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以大型三级综合医院病友服务管理模式和病友需求问题导向为切入点,整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病友服务发展要素,从“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将医院非医疗技术服务延伸为“非临床服务”,意指除医疗护理等临床诊疗服务之外患者在医院及院外所需的服务,服务贯穿“院前-院中-院后”全过程,提出“多元化、立体式、全流程”的非临床服务体系构建思路,对全面提高病友就医体验,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品质,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市属公立医院,为全面支撑医院的医教研核心业务,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在院领导的决策和牵头下,开展医院智慧后勤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打造医院智慧后勤服务平台,实现医院后勤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17.
1 综合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我院是一所省属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医疗、保健、教学、科研、急救抢险等任务。近年来不断强化的优质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更新,将使我院逐步成为西北地区主要的现代化医疗中心。然而,为了真正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医疗的“龙头”,还亟待造就一大批业务精通、技术精湛、学风严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继续医学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1.1 综合性医院不同于教学医院。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营造幽雅的就医环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打造先进的智慧医院,建设医院智能化楼宇信息系统。方法结合智能化医院建筑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利用先进的通信、网络、信息、自动化控制等多项现代高新技术,完成医院整体的智能化楼宇信息系统的建设。结果完成了1个综合运维管理平台,5大分系统的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为广大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整体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结论资源整合降低了能量消耗及运行成本,使医院的运营安全、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从医院后勤智能化需求分析的角度,阐述了智慧管理所面临的新需求、新技术和新挑战。全面介绍了能耗计量、设备监控、运维服务、分析决策和关键技术模块,探索打造一套涵盖医院能耗计量、设备监测、运维服务和分析决策4大模块的后勤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通过"1平台、4模块",实现医院能耗与设备运行监控、综合运维管理及领导决策分析的有效整合,促进后勤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医院经营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医院建设成为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医院 业务软件、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所构建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建立院内、院外科研教学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仓库,达 到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要求,从而全面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整体经营效益。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南通市二院 通过数字化医院建设初步实践和应用,实现了医院内部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 平的目标。同时,对下一步如何以深化数字化医院建设工程为抓手,展望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改进服务模式和进行服务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