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7例白血病并发 CNSL54例(32%)急淋发生率49%,急非淋33%。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2例,与白血病症状同时出现8例,在化疗期发生17例,在 CR 期22例,复发期5例。临床类型可分为颅内压增高、脑实质浸润、脊髓损害及周围神经受损型等。  相似文献   

2.
 观察18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非淋120例,急淋61例)外周血幼红细胞出现情况,结果显示急非淋和急淋外周血幼红细胞出现率分别为32.50%和28.87%;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幼红细胞出现与贫血程度无关;急非淋者外周血未出现幼红细胞者对治疗反应好,完全缓解率高,尤其在M4、M5亚型更为明显,生存期也较长,提示外周血幼红细胞出现与否可作为急非淋的疗效和预后评价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方法:对11例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5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2例为急淋变,9例为急粒变.52例初发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外周血嗜酸和或嗜碱细胞高于正常值,血小板多大于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各期细胞均可见,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高,伴有嗜酸和或嗜碱粒细胞增多,NAP积分可正常,这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所差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早幼粒细胞及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这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此外,尚需结合临床病史及细胞遗传学检查予以鉴别.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急变期外周血及骨髓多有嗜酸及嗜碱粒细胞增多,早幼粒细胞增多,同时结合NAP,临床病史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与急性白血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早在70年代初,Thomas等人已用骨髓移植来治疗急性白血病,但当时均为晚期病例,死亡率极高,成功率仅为10%左右。嗣后发现在完全缓解期作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可明显提高白血病移植的成功率,达70%左右,并减少死亡率及复发率。其特征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高危型急淋第一次完全缓解期;标危型急淋第二次完全缓解期。由于供者来源困难及存在免疫学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皮肤损害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血病皮肤损害并不少见,但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自1979年~1988年收治白血病176例,其中有皮肤损害8例(4.5%),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皮肤损害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21~51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4例(2例急性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2例(均为M_2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1例(L_1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1例。其诊断依据:①白血病诊治过程中发生皮肤损害。②化疗后皮损消失。③局部皮肤活检有白血病细胞浸润。8例中5例经皮肤活检证实,3例化疗后皮损消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淋)的治疗已有较大进展,Gale 报导已有80%儿童急淋,50%成人急淋经化疗可以治愈。但对于复发难治性急淋的治疗,目前仍是白血病治疗中的难题之一。1988年3月以来,我们在 VMP(长春新碱、6-巯基嘌呤、泼尼松)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组成 VMP-HD-MTX 方案治疗13例成人急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2例正常人和92例白血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慢淋、慢粒,急淋、急粒β2-MG升高,急早幼粒、急单、急粒-单、慢粒急变正常。提示测定β2-MG对白血病的诊断及鉴别白血病的类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恶性淋巴瘤(以下简称恶淋),发生肝损害者并不少见,造成肝损害原因有多种,例如恶淋肝浸润、恶淋合并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败血症等。其预后取决于及早正确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国内外有关恶淋伴旰功能损害的报道不多。为提高这方面的认识,我所现将86年5月至88年5月两年间住院治疗的121例进展期恶淋患者中,有肝功能损害且资料完整的17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 恶淋肝浸润:经组织学证实为恶淋,后期  相似文献   

9.
余继英  柳丽瑰 《肿瘤》1993,13(3):122-123,127
对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G显带染色体分析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异常,以亚二倍体为主,伴有假二倍体及超二倍体;染色体结构异常,大部分见于急非淋白血病。在36例急非淋白血病中,16例有染色体异常核型,占44.4%;在42例急淋白血病中,1例有异常核型,仅占2.4%。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并霉菌感染临床分析陈少通临床资料一、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本院自1984年~1993年间收治成人急性白血病132例,住院期间合并霉菌感染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4~72岁。均经骨髓检查确诊:急非淋14例,急淋6例。二、霉菌感染的诊断20例...  相似文献   

11.
乙双吗啉导致急淋又转变为急单1例杨桂斌,黄明,张夏,沈孟贤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而导致白血病已有报道,且多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我院遇到1例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导致急性淋细胞白血病又转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较少见,现报道如下。患者杜某,男,24岁,教师...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治疗急非淋白血病32例临床分析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汪云,上官术华我们应用小剂量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治疗老年人及一般情况较差、预计难以耐受常规剂量化疗的急非淋白血病3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2例急...  相似文献   

13.
对134例急性白血病细胞进行了形态(M)、细胞化学(C)及免疫(I)分型。29例属非T急淋、6例属T急淋、78例属急非淋、21例为FAB不能分类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其中急性未分化型(AUL)7例,急性杂合白血病(HAL)6例,过氧化酶阴性急非淋(POX一ANLL)8例,文中对AUL、HAL及POX—ANLL的诊断进行了讨论,认为MCI对急性白血病的分型法弥补了FAB分类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发病经过,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内科1995年以来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确诊的住院患者。结果:28例慢粒,23例HA方案及羟基脲化疗,达到完全缓解21例,CR为86.5%;部分缓解1例,2年后急淋变死亡;无效1例,3月后急单变死亡,总有效率为95.6%。结论:运用HA方案及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缓解率高,费用低,副作用小,适合基层医院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接受骨髓移植和应用干扰素及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早在70年代初,Thomas 等人已用骨髓移植来治疗急性白血病,但当时均为晚期病例,死亡率极高,成功率仅为10%左右。嗣后发现在完全缓解期作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可明显提高白血病移植的成功率,达70%左右,并减少死亡率及复发率。其特征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高危型急淋第一次完全缓解期;标危型急淋第二次完全缓解期。由于供者来源困难及存在免疫学的问题如,移植物抗宿主病  相似文献   

16.
对应用卡介苗免疫疗法(免疗)结合化疗取得完全缓解(CR)后复发之急性白血病患者24例,继续以免疗加化疗再诱导缓解,就其经解率进行疗效观察。其中急淋13例,急非淋11例,符合难治性病例者14例。治疗结果CR20例、CR率83.30%。难治性病例CR10例、CR率71.4%。对照文献,单纯化疗对复治病例的CR率通常急淋<75%,急粒25~50%,说明免疗可以提高急性白血病复发病例的再缓解率。  相似文献   

17.
胡理明  赵媚媚 《白血病》1995,4(1):23-26
对应用卡介苗免疫疗法结合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复发之急性白血病患者24例,继续以免疫加化疗再诱导缓解,就其缓解率进行疗效观察。其中急淋13例,急非淋1例,符合难治性病例者14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9例原发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4例、原位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3例)伴急性白血病(急粒5例、急淋3例、急粒一单1例),其发生率占本院急性白血病的6.6%,占恶性肿瘤的0.39%。本病易被看成一种恶性疾病而忽視进一步检查确诊,务须注意。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三尖杉酯碱治疗急非淋白血病的临床观察李栋,赵德利小剂量阿糖胞苷或三尖杉酯碱治疗急非淋白血病有效[1,2],为提高疗效,我们试用两药联合治疗24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4例均为住院病人,经血象及骨髓象确诊...  相似文献   

20.
VDCP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DCP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阮春慧,郝俊秀,杜法荣,陈玉云我院自1990年到1993年6月应用VDCP方案治疗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24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4例病人均符合急淋诊断标准,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