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原永康  胡建春  姜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471-447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方法: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以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予规范化的综合康复训练;入组时与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来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结果:在入组时。康复组与对照组FMA评分、BI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FMA评分与BI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康复组患者明显提高,FMA值与BI值明显高予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明显可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分别在入组时、治疗8周对两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段永伟 《中外医疗》2010,29(35):52-5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8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予规范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的MAS,FMA和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痉挛和改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刺(早期)和现代康复治疗联合使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针刺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组(65例)和非早期组(9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和现代康复治疗,早期组患者则在患病后14d内予以针刺疗法治疗,而非早期组则在患病15 d~30 d内予以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以及3个月残疾率.结果 早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与非早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早期组患者残疾率为23.1%,非早期组患者残疾率为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常规药物和现代康复治疗的同时早期实施针刺介入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综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0天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简式Fugl-Meyer(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FMA和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康复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而且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48h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12周采用简化Fugl-Meyer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ADL。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分为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共3组,分别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2个月后比较3组Barthel积分、Fugl-Meyer积分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针刺+康复组、针刺组和康复组的Barthel及临床综合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以针刺+康复组提高最显著,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康复训练均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但两种治疗方法结合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康复组超早期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两组分别在病情稳定48 h后和治疗4周采用FugI-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康复组的Fugl-Mey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加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易化技术在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成针灸配合易化技术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康复组(时照组)40例。采用Fugl-Meyer(FMA)积分评测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测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2组FMA积分、B1积分都有提高,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FMA、BI积分改善的差值比较P〈0.01。结论针灸配合易化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尤其是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结果:采用FMA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ADL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康复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对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还需给与综合康复训练,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治疗前,同时也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运动康复训练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age-oriented comprehensive acupuncture treatment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the recovery of apoplectic hemiplegia.Methods:The 60 cases of acute apoplectic hemiplegia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30 in each.Based on the routine medicat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odern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was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group,while on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the control group.Before and three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evaluation was done on the motor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for both groups respectively with simplified Fugl-Meyer Evaluation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Result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Based on Brunnstrom's theory of six-stage in the recovery of hemiplegia,the effect of stage-oriented comprehensive acupuncture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very good,helpful in raising the daily life ability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在安吉县人民医院神经科治疗后转至康复科的71例恢复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年份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2018—2019年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36例), 之后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纳入综合组(35例)。综合组采取物理疗法、作业治疗辅以心理康复、认知训练,治疗过程中强化运动和平衡功能训练, 并开展引导式教育。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均分别使用Fugl-Meyer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积分法(FMA)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价。  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FMA和BI评分分别为(44.51±6.60)分和(49.24±13.11)分,综合组分别为(50.28±7.20)分和(59.36±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7、3.837, 均P < 0.001)。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综合组改善更显著(均P < 0.05)。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 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FMA、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BI、FMA和FAC评分,以及降低NIHSS评分,优于单纯康复疗法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髓醒神针刺联合镜像视觉反馈(MVF)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康复情况。方法:以2016年6月-2018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后左脑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进行镜像视觉反馈(MVF)训练联合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干预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髓醒神针刺治疗,均治疗4周。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及4周后SUN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康复效果。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4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USN程度均出现明显下降(P<0.01);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认知功能均明显提高(P<0.01);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P<0.01);生活质量得到提高(P<0.05)。并且两组比较,研究组在SUN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负性情绪各方面均进一步得到改善(P<0.05);生活质量方面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及一般健康维度评分上提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益髓醒神针联合MVF对卒中后USN患者具有协同康复作用,可提高患者USN、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认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兰英 《安徽医学》2012,33(8):1082-108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根据Brunnstrom评定法作详细的功能障碍评级,针对患者的不同时期(即卧床期、离床期、步行期),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8周后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康复护理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病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钟毓贤  周维金  刘金玉 《重庆医学》2018,(14):1896-1899
目的 探讨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替代部分人工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智能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智能治疗组将康复治疗师上肢的屈伸被动运动训练、屈伸助动运动训练、屈伸主动抗阻运动训练、抗痉挛运动训练内容替换为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康复系统治疗,治疗前先进行肱二头肌的Lovett肌力测定结果与Athos智能运动服肌力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治疗1、3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ADL的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44例患者肱二头肌的Lovett肌力评估结果与Athos智能运动服肌肉强度监测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0.929,P<0.01);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U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替代康复治疗师部分徒手治疗内容不会降低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康复治疗师一对一徒手训练负担.  相似文献   

18.
李勇  孙法强 《医学综述》2014,(12):2300-2302
目的探讨针推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法,经过3个月治疗后,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及生命质量打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积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生命质量打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及行动不便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以三甲医院为主导的康复管理体系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0例。所选择病例均先在三甲医院进行康复治疗4周,4周后自行转诊至下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归为对照组,进入以三甲医院为首的康复管理体系进行康复治疗的归为观察组,2组病例康复治疗周期均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使用简式Fugl-Meyer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进行四肢运动能力评定,使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不同时间、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高,且2组间评分差值也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大。结论 以三甲医院为首的康复管理系统的施行,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该体系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