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术后护理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对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干预和术后常规护理 ,统计和分析肠道功能恢复 ,下床活动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情况等。结果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镇痛次数 ,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天数均少于开放手术组 (P <0 0 1)。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 ,输液天数亦显著短于开放组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容易护理等优点 ,较以往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近 ,是目前深受患者及医务人员欢迎的肾上腺肿瘤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单孔腹腔镜与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将肾上腺肿物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孔腹腔镜组和后腹腔镜组,统计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的留置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排气的时间,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日等。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方面均优于后腹腔镜组患者。结论单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具有创伤小,疤痕小,术中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势,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护理难度,提高了医疗护理工作效率,为肾上腺肿物的微创手术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例142例,其中单孔腹腔镜组68例(A组),传统多孔腹腔镜组74例(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孔后腹腔镜组无中转传统多孔腹腔镜。单孔腹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VRS疼痛程度分级、术后使用止痛药例数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优于传统多孔腹腔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伤口引流量、伤口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其美容效果肯定、术后疼痛更轻且恢复更快。在熟练的传统腹腔镜操作基础上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LA)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LA组(39例)和开放性手术组(42例)的患者行统一的术前指导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液总量,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L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镇痛剂的使用率等方面优于开放性手术组(P<0.05).但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液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A可以使护理人员从大量繁重的基础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强健康宣教的力度,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在上尿路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癌及中上段上尿路肿瘤患者病例,其中21例患者选择改良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A组),另外19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经尿道电切镜肾、输尿管切除术(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共40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A组与B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1);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A、B组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手术方式相比,改良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可在上尿路肿瘤,特别是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肿瘤的治疗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100例临床疗效与并发症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结石和腹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P<0.05);腹痛、腹胀、禁食、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发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干预组(n=48)。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保温措施。监测2组术前、术中60 min和术后30 min的鼻咽温度、心率(HR)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并观察2组低体温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腹腔冲洗液量、入室后术前鼻咽温度、HR、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术中出血量、麻醉清醒时间优于对照组,术中60 min、术后30 min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HR、SBP、DBP低于对照组,围术期低体温、苏醒期躁动和寒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列保温护理措施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经验体会(附18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体会并探讨其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自1997年4月~2003年6月该院利用后腹腔镜技术进行的186例肾上腺手术, 将2001年前进行的105例手术与其后进行的81例手术在患者年龄、病种、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和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在患者年龄、病种、肿瘤大小方面无差异(P>0.05),但在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上取得明显进步(P<0.05),而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和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入路直接,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提高手术技巧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7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运用加速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导尿管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可以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后腹腔镜切除术9例(A组),腹膜后开放手术15例(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手中各时点的血压、心率情况和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总并发症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术中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心动过速、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发生率方面的组间差异均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术中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与开放手术相当。手术适应症选择适当,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种庆贵  贾红星  李新亮 《新医学》2014,(12):835-83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一层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一层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85例肾上腺增生或腺瘤患者,观察手术疗效。结果8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30 ml。术中均无损伤脏器及发生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皮下气肿或切口感染6例(7%)。术后平均住院8d。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均未见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一层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增生或腺瘤,可简化解剖层次,术中损伤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精准解剖性左侧肾上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院实施后腹腔镜下精准解剖性左侧肾上腺切除术的10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并与2016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后腹腔镜下解剖性左侧肾上腺切除术的9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剂用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43.6±10.5)和(67.8±15.1)min],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29.3±12.5)和(69.4±25.5)mL],腹膜损伤率较对照组低(4.7%和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引流量[(79.4±22.3)和(81.9±26.9)mL]、术后住院时间[(5.9±0.7)和(5.8±0.7)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7±4.4)和(16.7±3.6)d]和术后止痛剂用量[(167.3±79.8)和(174.7±77.1)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精准解剖性左侧肾上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与经典三层面法比较,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腹膜损伤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RRPLD)与开放式肾蒂淋巴管结扎术(ORPLD)治疗乳糜尿的安全性、并发症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及德江县人民医院采用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的36例乳糜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RPLD组和RRPLD组,分别为14和2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1~18个月,比较两组的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术中均未见并发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RPL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P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RPLD组切口疼痛发生率低于ORP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①RRPLD与ORPLD比较,后腹腔镜术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治疗乳糜尿更为安全的方法,但两种方法术后复发率没有差异;②RRPLD治疗乳糜尿的疗效肯定,是治疗乳糜尿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无阴道超声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PCSD患者45例(A组)和有阴道超声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PCSD患者45例(B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月经来潮需要时间、经期时间、月经缩短天数、月经量;阴道超声测量憩室宽度和长度;术后1年内复发例数。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P 0.05);B组月经来潮需要时间、经期时间、月经量均少于A组(P 0.05),月经缩短天数大于A组(P 0.05);B组治疗后憩室宽度和长度均小于A组(P 0.05)。B组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纯腹腔镜下PCSD修补术比较,阴道超声辅助腹腔镜下PCSD修补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月经恢复、减少憩室宽度和长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较大(直径≥6cm)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期间12例后腹腔镜较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视频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恢复饮食及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无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30.6±45.8)min,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182.4±37.5)ml;术后平均恢复饮食时间(2.2±0.9)d,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1.7±0.8)d,术后平均住院日(8.5±2.7)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减少术中血压大幅度波动,完善的影像学资料可以提供更多的肿瘤信息,良好、宽敞的后腹腔间隙是基础,正确的解剖层面是关键,精良的腹腔镜器械是重要保证,丰富的腹腔镜经验是决定因素。在上述前提下,实施后腹腔镜较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理念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该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常规围术期管理,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两组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统计术后复发率及随访2年生存率,采用胃癌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评定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随访2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ERAS理念治疗进展期胃癌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相似,患者近期预后相近,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单孔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3月接受单孔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或三孔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3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孔组(16例)和三孔组(1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和外观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孔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132.4±21.6)vs(102.3±16.1)min,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孔组术后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优于三孔组。结论自制单孔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微创的方法,术后疼痛较轻,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镜联合术式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和腔镜联合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尿管拔除所需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6、12及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管拔除所需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联合术式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术后康复所需进程,缓解机体疼痛,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价值优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经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改良的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2.3±11.7)min,术中出血量(34.4±17.7)ml,7例患者无出血,3例患者术中出现血压、心率变化转ICU检测治疗,2 d后安返普通病房,总体资料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具有解剖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生命体征平稳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与传统显微镜下手术方式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行鼓膜成形术患者72例(72耳),将其随机分为耳内镜手术组和显微镜手术组,其中耳内镜组和显微镜组各3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内疼痛程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穿孔愈合及听力恢复情况等。结果耳内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内疼痛程度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上均优于显微镜手术组(P 0.05),两组术后鼓膜穿孔愈合率及听力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反应轻等优点,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穿孔愈合及听力恢复效果与显微镜下手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