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移性乳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的表达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CellSearch自动检测系统检测93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开始新治疗前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这些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的表达水平。结果 CTC阳性率为60%(56/93),与患者激素受体的状态、Her-2的状态、既往治疗的线数以及内脏转移无关。CEA的阳性率为56%(52/93),ER或PR阳性的患者CEA的阳性率更高(χ2=4.550,P=0.045),与Her-2的状态、既往治疗的线数以及内脏转移无关;CA153的阳性率为47%(44/93),与患者激素受体的状态、Her-2的状态、既往治疗的线数以及内脏转移无关;CA125的阳性率为41%(38/93);既往治疗大于等于二线的患者CA125的阳性率更高(χ2=4.501,P=0.038),与患者激素受体的状态、Her-2的状态以及是否有内脏转移无关。CTC和CEA之间呈正相关(r=0.296,P=0.004);CTC和CA153之间呈正相关(r=0.286,P=0.005);CTCs和CA125两者之间无相关性(r=0.184,P=0.077)。结论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出率高,而且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53)有明显相关性,提示联合检测转移性乳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53)可能会对其治疗决策有所帮助,同时CTC有可能成为转移性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何瀚  黄荣  蒋军 《肿瘤学杂志》2019,25(5):402-404
摘 要:[目的] 探讨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影响。[方法] 选取42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放疗前后CTCs数目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各亚组治疗前后CTCs数目的改变。[结果] 放疗前CTCs数目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及临床分期的无关。与放疗前比较,放疗后CTCs数目下降明显(P<0.001);男性、年龄>60岁及吸烟患者治疗后CTCs数目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CTCs数目,但不同患者异质性较大,需个体化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环血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数目对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分离循环血单核细胞,应用免疫磁珠富集-免疫荧光细胞化学(IME-FICC)方法,检测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1周期前后和1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循环血肿瘤细胞数目.结果: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循环血中有21例检测到CK8/18+细胞,阳性率为70.0%,1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循环血中均未检测到CK8/18+细胞,该方法的特异性为100.0%,χ2=12.06,P<0.05.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1周期后循环血肿瘤细胞数目上升13例(43.3%),不变8例(26.7%),下降9例(30.0%);影像学评价疗效,进展15例(50.0%),无变化8例(26.7%),缓解7例(2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P0.05).结论:应用IME-FICC方法,依据循环血肿瘤细胞数目可以判定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疗效,较目前常规的基于影像学结果判定疗效早3~4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不同亚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化疗疗效的预测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磁性分选(MACS)技术联合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TCs上皮型标志物上皮角蛋白(CK18、CK19)和间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分析上皮型标志物及间质型标志物表达与不同亚型乳腺癌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评估具有不同表型CTCs患者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 在1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本中,未检测出CK18、CK19、波形蛋白和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在5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出36例(62.1%)上皮角蛋白表达,19例(32.8%)间质型标志物表达。Luminal A组和HER-2阳性组的上皮型标志物阳性表达率高于三阴性乳腺癌组(P=0.008),而间质型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则低于三阴性乳腺癌组(P<0.001)。根据不同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CKs+/EMT-组、CKs-/EMT-组、CKs+/EMT+组和CKs-/EMT+组,4组有效率依次为76.7%、55.6%、33.3%和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间质型标志物阴性者的化疗有效率高于间质型标志物阳性者(71.8% vs. 15.8%,P=0.000)。结论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部分CTCs将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而丢失上皮型细胞的表型,获得间质型细胞表型。间质型CTCs因具有更强的抵抗化疗药物的能力而存活,这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来源于原发肿瘤或从转移性病灶脱落入血。外周血CTCs检测已成为一种高度可行且可重复的非侵入性新型诊断方法。CTCs的血源性传播在乳腺癌转移、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CTCs检测既能评估临床干预措施的疗效及患者的预后,又可作为分析患者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实时样本,及时发现肿瘤的生物学变化。临床医师可根据CTCs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目前,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CTCs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有望为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主要介绍CTCs检测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郑泓斌  杜彩文 《中国肿瘤》2018,27(2):155-160
摘 要:[目的] 探讨PARP-1的表达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PARP-1对含铂类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蜡块,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术前PARP-1的表达水平。分析原发灶PARP-1表达水平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及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灶PARP-1表达阳性率为73.20%,PARP-1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内脏转移部位更广泛(P=0.025)、CXCR4表达水平高(P=0.003)。PARP-1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含铂化疗敏感性差(P=0.000)。PARP-1高表达的患者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较低表达者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灶PARP-1蛋白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含铂化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基因Twist的表达水平及化疗疗效, 探讨Twist对晚期乳腺癌化疗效果的预测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磁性分选技术(MACS)联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实验组(5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和对照组(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Twist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并评估CTCs具有不同Twist基因表达的患者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在对照组的血液样本中, 未检测出Twist mRNA的表达。在实验组的血液样本中, 19例(32.8%)Twist mRNA表达阳性, 39例(67.2%)Twist mRNA表达阴性。在不同的乳腺癌分子亚型中, 三阴性乳腺癌组的Twist mRNA表达明显高于Luminal A组和Her-2阳性组(P<0.001)。根据患者化疗后疗效评估结果分析, Twist mRNA表达阳性组患者对化疗的有效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部分循环肿瘤细胞表达Twist基因。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循环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抵抗化疗药物的能力, 是三阴性乳腺癌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评估转移性结直肠癌微波消融治疗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转移性结直肠癌行肺部或肝脏病灶微波消融治疗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均进行CTCs检测,并搜集患者临床特征。应用统计方法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微波消融术后,患者的CTCs测量值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对性别、年龄、微波治疗部位(同转移部位)、微波术前后CTCs变化状况、微波术后CTCs数目与随访截止时期患者生存状态进行分析后得出:女性患者在随访截止时期的生存状态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微波术后CTCs数目<7个/ml的患者生存状态优于术后CTCs数目≥7个/ml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而年龄(P=0.274)、微波治疗部位(同转移部位)(P=0.271)、微波术前后CTCs变化状况(P=0.214)与随访截止时期患者的生存状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CTCs数目在微波消融术后会增加;女性患者在随访截止时期的生存状态优于男性;微波术后CTCs数目<7个/ml的患者生存状态优于术后CTCs数目≥7个/ml者;年龄、微波治疗部位(同转移部位)、微波术前后CTCs变化状况与随访截止时期患者疾病状态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传统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47例传统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治疗失败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31例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化疗,12例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4例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7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4.89%,临床获益率为57.45%,中位PFS 3.9个月。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及感觉神经毒性。[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仍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及疾病进展的深入研究,新辅助化疗已然成为炎性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癌和选择保乳手术治疗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因此,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成为治疗的关键环节。临床上大多以影像学资料作为首选方法,血清学指标的应用少之又少。循环肿瘤细胞(CTCs)作为一项日趋成熟的血清学标志物,具有取材方便,检测手段易行,机体创伤小,可重复监测等优点,与传统影像学资料相比,CTCs能够较早发现微转移,无射线损伤等优势,应用前景广泛。本文就CTCs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