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构建。方法患者给予常规清创后,彻底清除污染物及坏死组织,患者给予常规清创后,彻底清除污染物及坏死组织,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 48例患者于7~10d拆除敷料后,创面得到有效清洁及处理;给予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治疗后,患者创面愈合,恢复情况良好。10例患者创面给予2~3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得到有效愈合。全部患者均创面愈合并出院。给予全部患者为期6个月~12个月观察随访发现,患者骨折均愈合,未见骨髓炎发生,关节活动良好。患者中未见感染病例的发生。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可有效促进软组织缺损面的愈合,促进骨折部位如期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伊里扎诺夫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折不愈合伴胫前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不连伴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术前3~7 d开始应用敏感抗生素。术中拆除内固定物,彻底清创,清除骨不连区后,用3组外固定支架在对骨不连区加压的同时,于骨干的上端或下端进行截骨延长。骨不连区域因去除死骨加压后软组织缺损区软组织张力降低,经修整后行一期组织覆盖。术后继续应用敏感抗生素至体温正常后2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随访,平均随访36个月(24~60个月)。患者骨融合和肢体延长均获得成功。结论:伊利扎诺夫技术用于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不连伴胫前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针道感染是其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面VSD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行急诊彻底清创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治疗一周左右后行修剪直接缝合或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4例患者持续引流一周后创面修剪直接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8例患者经过二次植皮后创面愈合;6例患者因创伤重合并骨外露经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封闭创面,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病人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先行清创后行VSD治疗,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组织瓣移植。结果:6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使用VSD能够促进创面的新鲜组织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减轻医护工作量及患者的痛苦,为2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植皮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伤口裂开、跟骨钢板外露、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均阳性,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12 cm×8 cm.其中治疗组18例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后期VSD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对照组16例采用清创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植皮皮片均成活,伤口无再发感染坏死;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快;而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术后无渗液,无窦道形成,细菌培养阴性;2例患者术后仍有渗液,窦道形成,细菌培养仍阳性,经再次手术清创及床边换药后伤口愈合.对照组中有13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末端边缘少许淤黑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慢.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感染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联合游离植皮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简便、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感染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创伤感染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封闭引流组).另选同期30例创伤感染患者采用常规引流(对照组),两组进行清创后创面处理,对治疗愈合或未愈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封闭负压引组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臀部感染愈合优势更为显著(P<0.05).结论 清创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减少潜在的感染机率并增加治疗愈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外科清创与引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全身治疗)与实验组(32例:清创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2例患者全身治疗后病情未明显改善均后期行清创引流,实验组患者清创次数、体温恢复至正常耗时、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外科清创引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及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40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手术清创后,20例患者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机持续吸引治疗7~10天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另20例患者采用常规换药等治疗至肉芽丰满后直接缝合或创面植皮。观察两组患者创面自治疗至愈合时间。结果 20例患者全部实现植皮或皮瓣移植后成活,其中18例患者1次使用VSD治疗后全部成活;2例患者行2次VSD治疗后成活。VSD组1周愈合12例,2周愈合6例,3周愈合1例,3周以上愈合1例;常规换药组中,1周愈合2例,2周愈合8例,3周愈合6例,3周以上愈合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并刺激肉芽生长,使创面感染减少,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常规外科无菌清创换药处理伤口。结果: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可有利于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并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后行筋膜切开减压术联合VSD技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后感染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13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呈颗粒状,予以直接缝合处理,3例创面出现部分肌肉疑似缺血坏死,行清创植皮术,2例创面出现感染征象,行清创及VSD敷料替换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伤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下肢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关节僵硬等症状.结论 切开减压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能迅速降低筋膜间室内压力,同时避免不能Ⅰ期闭合的创面发生感染的风险,为残留创面的愈合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对30例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行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1-2个疗程,后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外露。结果:经VSD治疗后,坏死组织少,创面感染得到控制,移位修复后,无感染发生,30例全部成活,3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供区植皮完成成活。术后经过6个月-1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下肢负重、行走基本正常,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提供良好条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后期良好修复创面,两者联合应用是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 治疗跟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术后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的效果.方法:2007 年1月~2008 年6月间,将3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4 例作为实验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时辅助恒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12 例作为常规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预后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使用VSD 的实验组伤口Ⅰ期愈合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也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实验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6.36%.结论:VSD 使治愈率明显提高,积极的心理疏导,治疗前彻底的创面清创,严格的消毒隔离,高负压引流的有效保持,是VSD 治疗跟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术后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E复合酶(百克瑞)治疗骨科软组织创伤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热挤压伤、皮肤软组织挫裂伤和褥疮等感染性创面的51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FE复合酶治疗组。对照组创面常规清创后,将α-糜蛋白酶溶液纱布覆盖于创面上;治疗组创面常规清创后,用每毫升含酶3U的FE复合酶浸透两层纱布覆盖于感染创面上,两组病例均每日换药2次,连续1周。用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细菌阴转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FE复合酶治疗组可减少细菌转阴所需次数,缩短愈合天数,且肝、肾功能正常,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FE复合酶治疗组可以治疗骨科软组织感染性创面,并收到一定效果,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80名慢性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i-PRF组.对照组予创面清创后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i-PRF组予创面清创后即行创面及创周i-PRF多点分散注射,再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d为一周期重复上述治疗,达修复标准后修复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14天的细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疼痛评分,记录达修复标准准备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后第7、14天i-PRF组各项炎症指标及疼痛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覆盖率及细菌转阴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RF组达修复标准准备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RF联合VSD治疗慢性创面相比于单纯应用VSD技术,能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创面愈合,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熊赛球  黄荣  黄彦珍 《中外医疗》2011,30(9):154-15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的护理。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即橡胶管重力引流、胸壁胸带加压包扎、患肢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实验组采用负压引流,合理安排患肢功能康复时间,胸壁使用纱包、弹力网套包扎,观察并记录2组病例皮瓣积液、坏死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39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Ⅱ期植皮愈合。对照组31例切口Ⅰ期愈合,9例Ⅱ期植皮愈合。实验组I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妥善包扎,有效的负压引流,早期肩关节制动、患肢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皮瓣下积血、积液,另外及早观察发现皮瓣下积血、积液并积极处理,可预防皮瓣感染、坏死及延期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修复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87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负压引流组(n=43)清创后采用VSD修复创面,常规换药组(n=44)清创后采用传统换药方法修复创面,Ⅱ期行中厚皮片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封闭创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负压引流组感染控制时间、清创至Ⅱ期封闭创面时间短于常规换药组,清创后3d、1周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常规换药组,术后植皮/皮瓣成活情况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方法,精心护理和有效的VSD管理对创面及早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32-833
目的:探讨小腿腓肠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胫前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胫前及足部外伤感染后致软组织缺损坏死或骨外露的患者,经彻底清创后,采用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6.2cm×4.0cm15.0cm×8.5cm,足部软组织缺损4.5cm×2.0cm15.0cm×8.5cm,足部软组织缺损4.5cm×2.0cm5.5cm×5.0cm。皮瓣切取范围为5.0cm×4.5cm5.5cm×5.0cm。皮瓣切取范围为5.0cm×4.5cm18.0cm×10.0cm。结果:术后17例皮瓣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经318.0cm×10.0cm。结果:术后17例皮瓣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经318个月随访,质地良好,外观满意。1例患者足背皮瓣边缘坏死,另1例老年患者少许表皮坏死。踝部及膝关节功能基本不受影响,皮瓣皮肤感觉仅部分恢复。结论小腿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修复胫前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但蒂长血供有限,且长时间固定容易引起关节僵硬,老年患者宜慎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颅脑手术后负压引流和非负压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3-2008年的手术后病人,采集负压引流和非负压引流的病例,并分为2组。Ⅰ组:147例,为负压引流病例,Ⅱ组:135例,为非负压引流病例。设定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皮下积液、皮下积血为阳性指标,所有数据总结后经卡方检测。结论负压引流并发症明显少有对照组,负压引流有利于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预防开放性骨折骨与软组织感染的护理。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8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根据处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或外支架固定联合VSD治疗,并予以相应护理,对照组一期清创后仅予以骨折复位内固定或外支架固定治疗,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感染、软组织感染及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第7d和第30d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配合相应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开放性骨折骨与软组织感染的风险,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颅脑手术后负压引流和非负压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3-2008年的手术后病人,采集负压引流和非负压引流的病例,并分为2组。Ⅰ组:147例,为负压引流病例,Ⅱ组:135例,为非负压引流病例。设定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皮下积液、皮下积血为阳性指标,所有数据总结后经卡方检测。结论负压引流并发症明显少有对照组,负压引流有利于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