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目的 介绍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中医病证特点以及临床重型案例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整理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中医的病证特点及原因,并列举三则中医药治疗的重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老年COVID-19具有病邪易热化、多存在基础疾病,病情进展迅速且危重、疾病各阶段多存在气阴不足、多存在“湿”与“燥”相兼和转化的特点。三则老年新冠肺炎重型案例基本符合以上特点,且中医药在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案一为热入营分证,治法当清营分之热兼护阴液;案二为湿热郁肺,治法当清热化湿解毒兼顾正气;案三初为寒湿,迅速热化伤阴,故处方用药不宜过于温燥,应时时固护阴液,处理好“湿”与“燥”的关系。结论 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老年COVID-19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研究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 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79部清代方剂专著,选择其中10部专门论述“泄泻”的方剂专著,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规则分析”等功能,对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93首泄泻处方,含药物119味,挖掘出高频(频次 ≥ 5)药物20味,高频(频次 ≥ 13)药物组合12组,演化得到19个核心药物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 清代方剂专著中治疗泄泻的方剂,多用利水消肿药、补益药,切合本病脾虚湿盛的病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可实现对于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富有价值的辅助中医药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通过CNKI、WANFANG、Pubmed数据检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证候特征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0年2月27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研究偏移风险,采用Stata12.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合并效应量,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1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发热表现占比最高,分布频率为84%[95%CI(79%,90%)],而且亚组分析显示该病可能存在地区差异:湖北省发热率高于湖北以外省份,南方高于北方。其次常见的中医症状包括:纳差64%[95%CI(36%,91%)],咳嗽62%[95%CI(49%,74%)],乏力53%[95%CI(40%,57%)]。舌诊以红舌69%[95%CI(46%,92%)]和腻苔78%[95%CI(63%,94%)]为主;脉象以滑脉42%[95%CI(17%,68%)]为主。中医证型分析发现湿毒型在COVID-19疾病占比最高72%[95%CI(53%,91%)]。结论 我们分析了COVID-19的常见中医症状和体征(包括脉象、舌象),为临床全面考虑中医证候,准确辨证治疗提供参考。需要强调的是:①我们证实了湿毒处于该病的核心地位;②COVID-19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③纳差是患者仅次于发热的重要表现,而且舌苔厚腻、便溏、腹泻等脾胃功能障碍表现突出,具有明显“邪犯中焦”的特点。因此建议中医药在临床常规辨证论治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考虑气候,地域差异;同时加强对患者脾胃的固护,这与国家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强调“脾胃治疗贯穿始终”不谋而合。以上结论期待为中医药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证的用药特点及组方特征,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优势。方法 检索并整理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证经验、验案等文献,采用Excel2016建立数据表,运用医案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症状、辨证、单味药、剂量区间、药物组合等进行频次及关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共收集到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验案77则,涉及中药121味;高频药物有黄芩、甘草、柴胡、法半夏、麻黄等;核心药物组合有法半夏-柴胡-黄芩、白芍-柴胡-黄芩、枳实-生姜-黄芩、金银花-黄芩-甘草等。结论 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麻杏石甘汤、达原饮以及藿朴夏苓汤的加减,治则上以扶正透邪、疏肝健脾、宣肺祛湿等法为主,重祛邪、防传变;但临证中还需兼顾其可能伤气、伤阴、结瘀等病机特点,适当佐以温阳补气、滋阴润燥之品,以防伤阴损阳、疫毒入血的重症转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处方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防治优势。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统计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处方中的药物基本信息,并对其核心药物组合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处方159首,涉及中药168味;高频药物有杏仁、半夏、甘草、茯苓、藿香等;核心药对有石膏-杏仁、半夏-茯苓、麻黄-杏仁等;潜在常用药对有附子-石膏、藿香-麻黄、连翘-蝉蜕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新方4首。结论 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麻杏石甘汤和藿朴夏苓汤,治则上以宣肺调气、分消祛湿、健脾益气、化痰开郁、清热解毒等法同用,扶正祛邪,肺脾胃同调;但临床还需兼顾其可能伤阴、结瘀、旁及肝肾的病机特点,中后期适当佐以养阴润燥、活血通络及调肝补肾之品,以防伤阴损阳、疫毒入血的重症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围绕“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等疫病”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等疫病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等疫病提供研究及发展参考。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本研究对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到的652篇中医药治疗疫病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对作者、机构内容进行共现分析。结果 相关文献跨度从2003年1月至2020年2月,发文数量在2003年、2009年和2020年出现高峰;关键词共现得到CB > 0.1的高频关键词9个;聚类分析得到主要10个聚类,由285个节点,602条线组成,主要聚类结果包括恢复期;中西医结合;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五运六气;等等;突现分析得出8个突现词,可看出中医药对于新冠肺炎等疫病的诊疗方案制定以及五运六气相关研究是当前热点。结论 目前,中医药对于新冠肺炎等疫病的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研究的连续性不足,同时存在地域不平衡性,作者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度均不高,中医药对于疫病的研究以临床疗效为导向,主要集中在诊疗方案的制定及病因病机的探讨,未来关于五运六气对于疫病预测以及防治的研究可能成为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龙胆泻肝汤的应用现状,探讨其所治病症和用药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SinoMed、CNKI、VIP、WangFang Data、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近10年发表的龙胆泻肝汤临床研究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工具的方法对治疗疾病、治疗证型、药物使用情况等资料进行提取并统计分析。结果 龙胆泻肝汤多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突发性耳聋、急性湿疹等疾病;治疗证型更多为(肝经)湿热(下注)证;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证的药量要小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结论 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手段获得了龙胆泻肝汤的临床用药情况,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以分析其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对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利用Excel、NoteExpress3.2.0、CiteSpace5.5.R2软件对文献的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做出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94篇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王阶及其团队对该领域的贡献较大,王伟和郑景辉的文献为该领域的重要转折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的热门机构;代谢组学、DNA甲基化、中医证候是该领域的热点及前沿。结论 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在不断增加,研究方向呈多样化,但仍需更深入的研究与验证,促使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两位名中医为例,探索不同名中医治疗肺癌用药经验的共性规律,为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经验总结与传承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复杂网络算法,对两位不同的名中医临床电子病历进行挖掘分析,找出其辨证与用药经验的共性规律。结果 发现了两位名中医对肺癌的辨证分型的共性之处为气阴两虚、痰瘀郁肺、痰瘀互结;针对不同的证型,两位名中医常用中药的共性之处为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门冬、太子参、炙僵蚕、炙鳖甲、半夏、生薏苡仁等。结论 借助复杂网络算法,本研究构建不同名中医的“证-证”和“证-药”复杂网络,通过分析不同复杂网络图谱的相似之处可以挖掘分析不同名中医治疗肺癌用药规律的共性特点,对当代名中医经验总结与传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全国各省市地区运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期提供详细信息和治疗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相关文献报道,以及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健委通过官网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采用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COVID-19治疗期处方的中药用药频次、药对关联、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聚类处方等,运用图表等形式对中药处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直观的展示,并对其轻症、重症处方的中药的用药频次、药物属性(包括药味、药性、归经)、药物功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筛选后,纳入中药处方78个,涉及的中药总数144味,总处方用药频1022次;功效267个,总功效频次2897次;药性9种,总频次906次;药味10种,总频次1434次;12经总频次2162次。聚类处方治疗期中药用药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①杏仁、麻黄、甘草、黄芩、石膏;②半夏、陈皮、苍术、草果、藿香;治疗期轻症中药用药种类为116种,总用药频次为67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为杏仁、甘草、黄芩;重症中药用药种类为95种,总用药频次为351次,用药频次较高的有甘草、杏仁、石膏。结论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数据,以图表文字相结合展示中医药治疗COVID-19治疗期的中药具体用药规律,并对治疗期轻症及重症用药进行对比,为临床上指导治疗COVID-19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章216篇,方剂277首,对其进行分析,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中药分别是当归、桂枝、白芍,主要的关联规则为蠲痹汤加减,挖掘出核心组合16个,新处方8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温经散寒通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都属中医温病学的范畴,都有“疫毒”的致病因素,但SARS“毒”的性质更明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则更突出“湿”的特点。在中医证型上,两者大致可分为四期,SARS在初期和中期主要有邪袭肺卫,疫毒壅肺等证型,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则有寒湿郁肺、湿毒闭肺等分型,极期和恢复期则都以内闭外脱、气阴两虚等证型为主。在遣方用药时,两者初期和中期都涉及了透邪、解毒、清热药,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则更多地运用祛湿之品;在极期和恢复期,两者都可应用开窍固脱、益气养阴类中药。因此,在应用中医药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可借鉴SARS的成功经验,但不可生搬硬套,而应做到三因制宜、辨证施治,才能更好的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分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病例中医病证特点及辨治方法。[方法]对收治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患者开展中医证候学调查,并进行典型病案的辨治分析。[结果]相比较天津地区整体的病证特征,复阳患者以男性更多见,平均年龄较小,轻型或普通型患者居多;接近半数患者无症状,症状种类较首次发病时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舌苔厚腻等湿浊之象明显改善,但较多出现咳嗽、咽干等气阴两虚之征,治法上建议应用益气养阴配合化湿祛浊、活血通络,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复阳病例中医病证特点的把握及典型病例的辨治思路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岚萍  顾志荣  马转霞  吕鑫  张锐  许爱霞  葛斌 《中草药》2020,51(18):4712-471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医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 2.5)统计用药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进行新处方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156首,涉及中药199味,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川芎、茯苓、丹参、天麻、黄芪等46味,主要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及补虚药;挖掘共得到高频药物组合33个,出现频次前5位的组合是茯苓-天麻、川芎-当归、川芎-黄芪、红花-川芎及川芎-天麻;演化共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0组,潜在新处方10个。结论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使用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补虚药,组方显示了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祛痰宽胸的治法,体现了标本兼治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0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医药方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变应性鼻炎方剂182首,涉及中药177种。方中益气固表、祛风通窍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组合为黄芪-防风,占总方剂的63.2%。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2个,新处方11首。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CNKI数据库筛选出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剂进行分析,得出组方以益气固表、祛风通窍为主,进而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整理医籍中治疗瘟疫的方剂,探究其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瘟疫病提供借鉴,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中医大辞典》和古今医籍及方书中具有代表性治疗瘟疫病的方剂,选取以"瘟疫"作为主病或所防治病证的方剂。通过Excel 2010建立方名-药物-来源-功效表格,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1建立数据库,寻找高频药物、药性、归经、药物组合等,对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收录方剂115首,涉及中药322味,用药总频次为931次。频数前5味药物依次为甘草、川芎、黄芩、苍术、桔梗;高频药物按功效分类主要为清热解毒药、祛风止痛药、祛痰止咳药、补脾益气药、缓急止痛药、发表透邪药、清热燥湿药等;药性以温为主,其次为平和寒;药味以辛为主,继而为苦与甘;药物归经前6位为肺、脾、胃、肝、心、肾;药对以白芷-川芎、甘草-川芎最多见。[结论]中医药治疗瘟疫的方剂用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现代中医治疗瘟疫基本病机与治法较为符合,用药特色可对中医药防治瘟疫提供借鉴,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7.
郭琴  王颖  王欢欢  柏冬 《中草药》2021,52(5):1393-140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7版中的轻型(湿热蕴肺证)、普通型(湿毒郁肺证)、重型(气营两燔证)、危重型(内闭外脱证)和恢复期(气阴两虚证)5个证型及其对应复方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中医分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过程中各证候及其所用复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和文献获取5个证型对应的复方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使用Geen Card等数据库检索5个证型临床表现的靶点,基于5个证型及其对应复方的活性成分的交集靶点建立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湿热蕴肺证、湿毒郁肺证、气营两燔证、内闭外脱证和气阴两虚证与其对应复方的活性成分的交集靶点数目分别是252、322、402、140和399,交集靶点主要包括VEGFA、EGFR、CASP3、AKT1等。5个证型对应复方干预的通路类型大体相似,但各复方干预通路的侧重点不同,湿热蕴肺证和湿毒郁肺证对应复方侧重于干扰病毒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气营两燔证和内闭外脱证对应复方着重缓解神经系统的异常,以恢复机体神志;气阴两虚证对应复方进一步参与细胞生长过程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扶助机体正气。结论5个证型对应复方以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方式,主要通过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应答和保护主要靶器官来治疗COVID-19,这说明了中医辨证论治和方证对应的治疗特点,解释了中医分期治疗COVID-19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物,因此,预防对本病的防控意义重大。国家及各省市卫生管理部门针对此次疫情相继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其中大部分包含预防用药处方,显示了传统中医药"治未病"的理论特色,亦显示了各省区的用药特色。为此,搜集了全国中医诊疗方案中66个预防方,挖掘各省区的中医药预防方案的规律,统一用药思维,为COVID-19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整理和揭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1995—2014年公开发表的有关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文献,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临床治疗常用方、常用中药使用频率、常用中药分类、临床用药加减、与西药联合用药及干预组间疗效比较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42篇,有完整处方名称(包括传统经方名称)36首方、没有取名但以"自拟经验方"作为名称有8首方,涉及相关药物共104种,合计治疗患者1 587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常用中药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列依次前10名分别为:法半夏、丹参、瓜蒌、川芎、薤白、甘草、茯苓、红花、陈皮、赤芍和当归,根据中药的功效及分类,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依次排名活血化瘀药、化痰药、理气药、补虚药。结论:痰瘀同治是冠心病辨证论治的大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