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情况.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2月入院发病48h内的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常规脑卒中治疗6周,干预组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加用中医治疗干预6周,并在6周、12周、24周时分别进行HAMD评分.结果:干预组在6周、12周、24周时脑卒中抑郁率及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病期加用中医施治可以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对脑卒中后抑郁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脑卒中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散。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24周发生抑郁的人数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1)2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升高(P0.05),但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均出现不同比例的抑郁患者,但对照组出现抑郁的患者人数较治疗组明显增多(P0.05);(3)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第8周、12周、24周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散,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脑卒中康复期抑郁失眠患者中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康复治疗的抑郁汉密尔顿评分≥8分,失眠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10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7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2周、4周、6周、8周进行HAMD评分及PSQL评分。结果: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PSQL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PSQ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症施护对脑卒中康复期抑郁失眠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25-1027
目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耳穴埋豆治疗,观察其对患者失眠效果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米氮平片口服及中药柴胡疏肝散汤剂煎服治疗,并实施相关对应干预;干预组于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耳穴埋豆治疗。比较两组失眠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24h、1周、3周、6周PSQI及HAMD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 PSQI评分较治疗前比较(P>0.05),且治疗后24 h,两组PSQI评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24 h 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3周PSQI及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治疗3周后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结论:临床实施耳穴埋豆联合药物及合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疏肝解郁汤配合盐酸氟西汀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片,治疗组加用中药活血疏肝解郁汤加减,两组均进行心理干预,观察期12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各阶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第3周末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0~4周每周末和第0~12周每隔4周末HAMD表、SDS表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在此期间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第1.5~2周开始,治疗组疗效优势显现;第3~4周以后"活血疏肝解郁汤"联合西药治疗的疗效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较高水平,不会因长期持续服用而削弱。结论:活血疏肝解郁汤配合盐酸氟西汀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起到加速盐酸氟西汀的起效时间,并增强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山  李营  杨发明  韦玲 《陕西中医》2013,(10):1382-1383
目的:观察新九针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抑郁HAMD分值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给予新九针治疗,对照组不予以心理干预,不进行抗抑郁治疗,两组均予以脑卒中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2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HAMD评分均有所减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值降低程度略低,经统计学处理进行t检验,P>0.05,但治疗4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减低,而对照组HAMD评分则降低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分析,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抑郁早期运用新九针干预治疗,具有通督调神,行气活血,调理脏腑之功。  相似文献   

7.
俞红英  章秋萍  李艳娟 《新中医》2020,52(24):170-173
目的:观察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联合情志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78 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9 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医护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共计 12 周。于干预前、干预 4 周、8 周及 12 周后,对 2 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 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 12 周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症状评分及总分随干预时间的增长而不断降低(P<0.05),研究组干预 4 周、8 周、12 周后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2 组 HAMD 评分均随干预时间的增长而不断降低 (P<0.05),研究组干预 4 周、8 周、12 周后的 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2 组 SQLS 评分均随干预时间的增长而不断降低 (P<0.05),研究组干预 4 周、8 周、12 周后的SQL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联合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的心理状态,且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早期干预脑卒中患者是否能够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针刺组选穴大椎、本神(双侧)、百会、悬钟(双侧)、神门(双侧)每日针刺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空白对照,无任何干预措施。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皆不使用抗抑郁药物,并在基线期、4周后、8周后使用HAMD进行评分。结果:2组受试者HAMD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受试者HAMD量表评分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周后2组受试者HAMD量表评分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行醒脑开窍针刺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亦兰 《中医药导报》2010,16(7):126-12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对94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的心理干预,连续治疗3个月,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肢体恢复功能状况.在研究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进行HAMD、ADL评分.结果:治疗后心理干预组HAMD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促进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与躯体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司唑仑联合八段锦治疗脑卒中患者失眠、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情稳定即将出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干预组为31例,对照组为29例,干预组给予八段锦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仅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4周、6周、12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4周、6周、12周后,干预组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律性八段锦锻炼联合艾司唑仑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失眠、焦虑及抑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解郁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的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常规的中风治疗和心理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口服,进行4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用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检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分值无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D﹑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化痰活血解郁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有良好的抗抑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汤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缺血性中风病内科常规及康复锻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9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组(39例)在基础治疗上加服疏肝活血汤。观察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疗效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后第2、4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活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于氏头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于氏头针的额区结合中医辨证组成相应的穴位配方,对照组口服西药百忧解.所有患者均进行中风的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进行HAMD(24项)评分以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HAMD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于氏头针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自制解郁通络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收治的PSD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42例和中医组48例,在抗凝、营养支持、降血糖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常规组口服盐酸阿米替林,中医组给予解郁通络汤,比较两组NIHSS评分、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主要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中医组NIHSS评分、HAMD评分较常规组明显下降,Barthel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7.6%(P〈0.01)。结论:解郁通络汤能够有效减轻 PSD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除遵循一般治疗原则外,给予奥扎格雷钠针剂、丹参注射液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进行分型,气虚血瘀型加黄芪注射液;痰热风扰型加痰热清注射液;内闭外脱型,闭证加醒脑静,脱证加参附或参麦注射液。治疗10d后观察两组疗效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经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CRP下降至(16.76±8.8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8±10.45)mg/L(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燕婷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05-1107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同时研究PSD的发生与中风病 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一般资料、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 数(BI)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分,把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对PSD的相关因素及相关中医 证候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SD的发生率为55.88%,最后筛选出的PSD的相关因素为:家庭关系, BI。同时发现PSD的发生与阴虚阳亢证、火热证及气虚证有相关性。结论:PSD的发生率较高,PSD的发病与生物、社 会、心理等多因素相关。PSD的发生与中风病的证候密切相关,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及火热证的中风患者易伴发PS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心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日常生活运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64例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为轻、中度的抑郁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临床的治疗和康复,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心理下预,并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0d、70d、100d采用HAMD和ADL量表对疗效进行康复评价.结果 在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0d、70d和100d两组HAMD及ADL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应尽早采取中医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干预组ADL能力恢复和抑郁状态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柔肝归魂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柔肝归魂法(治疗组45例)和百忧解(对照组42例)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拟中医证候等级评分量表评定药物疗效,并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柔肝归魂法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与百忧解相当;缓解躯体症状优于百忧解;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卒中基础治疗和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和心理干预.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积分降低更加明显(P<0.05).抗抑郁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的68.89%(P<0.05).结论 针刺结合心理干预治疗PSD,能较好的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可促进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