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童晓玲  田海军  许丹  艾韵 《安徽医药》2012,16(10):1502-1503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康忻)在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绞痛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 51例高龄COPD合并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比索洛尔,疗程为6周,同时设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率等变化.结果 比索洛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降低心率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索洛尔在治疗COPD合并心绞痛的高龄老年患者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心绞痛治疗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COPD合并CH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地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4),两组均采用强心、利尿等抗心衰常规治疗及吸氧、化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后LVEF、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社区COPD合并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使用比索洛尔治疗前、后心率、BODE评分、肺功能、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等变化,探讨比索洛尔在COPD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入选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化痰片联合比索洛尔口服,对照组单口服化痰片.治疗前、后观察临床变化、肺功能指标及血清CR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于入选的COPD患者治疗前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肺功能、BODE评分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OPD患者治疗组治疗前静息心率(次/min)、FEV1、BODE评分及CRP表达分别为(83.2±5.3)、(1.33±0.41)、3(1~4)及8.7(6~10.8),治疗后分别为(74.5±4.1)、(1.5±0.45)、2(1~3)及 7(5~10),比索洛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静息心率、BODE评分、CRP水平较前明显降低,而FEV1较前明显升高.COPD患者对照组中治疗前静息心率(次/min)、FEV1、BODE评分及CRP表达分别为(81.3±5.9)、(1.41±0.39)、3(1~5)及7(5~12.3),化痰片治疗后分别为(82.7±6.0)、(1.39±0.42)、3(1~5)及7(5~13.1),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可降低COPD患者静息心率、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运动功能耐量,从而达到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比索洛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野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6):415-417
目的:观察高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率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继续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2.5~5 m g/d。监测心率及肺功能、血气分析,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服用比索洛尔1周,心率明显减慢,服药1年后心率仍维持于较慢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改善(P<0.005,P<0.001)。对照组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且一直偏快。结论:比索洛尔可使COPD患者心率明显减慢、左心室结构、功能明显改善,而又不进一步损害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张毅  陈沐 《中国医药指南》2005,3(2):177-178
目的通过比索洛尔(Bisoprolol)在冠心病(CH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运用,了解比索洛尔(Bisoprolol)在治疗中对缺血负荷值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心脏病,合并COPD并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34例均予比索洛尔片0.625mg-2.5mg,每日一次口服,观察一月,比较服药前后的心肌缺血负荷值和FEV1值.结果比较服药前后心肌缺血负荷值,P<0.01,有显著性差异;比较服药前后FEV1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比索洛尔在治疗冠心病中,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在治疗COPD并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对小气道无明显致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60例CHF合并COPD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扩冠、抗凝、营养心肌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片治疗,初始剂量为1.25 mg,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1~2周增加1.25 mg,直至10 mg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的心肺功能及临床疗效、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常规治疗对CHF合并COPD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且对患者肺功能不良影响甚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片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片治疗,对照组使用比索洛尔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症状和动态心电图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采用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的心功能状况及预后。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的心率及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好(P<0.01);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比索洛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肺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比索洛尔口服,疗程4~6周,对比分析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结果 应用比索洛尔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PO2、PCO2、SaO2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无气道阻力增高副作用,是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67.78±11.06)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8.32±10.23)次/分(P <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 <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体征指标恢复,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某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观察组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1.25 mg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比索洛尔5~10 mg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12周时监测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实验的距离、6 min步行实验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壁厚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12周时,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LVEF及左室正常舒张功能的比例明显增加,LVEDD、LVESD及6 min步行实验时的心室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4周及12周时,观察组的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LVEF及左室正常舒张功能的比例明显增加,LVEDD、LVESD及6 min步行实验时的心室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的长期效果优于单纯比索洛尔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症状、体征、心率、血压、肺功能、心功能、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8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用药期间观察临床症状、肺部啰音,用药前、用药后2周、用药后4周分别行动态血压、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2.4%。用药后2周、4周观察心率和血压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齐帜  张婧  蒋长亮 《中国医药》2013,8(5):610-611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合并COPD患者86例,分别采用药物溶栓(40例)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46例)治疗。所有患者在洽疗第2天开始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从2,5mg/d开始,每3天加1.25mg,逐渐增至患者最大耐受剂量10mg/d。共6个月。分别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前和出院后6个月测定并记录HR、SB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指数(FS)、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CV)。结果①药物溶栓者比索洛尔治疗前HR、SBP、LVEDD、LVEF和Fs分别为(106±11)次/min、(131±17)mmHg(1mmHg=0.133kPa)、(59.4±2.7)mm、(35.0±2.9)%和(24±5)%,治疗后分别为(75±6)次/min、(111±8)mmHg、(52.0±3.1)mm、(50,2±4.3)%和(33±5)%;PCI者比索洛尔治疗前分别为(110±13)次/min、(141±7)mmHg、(61.3±3.3)mm、(34.4±2.5)%和(20±4)%,治疗后分别为(75±6)次/min、(120±4)mmHg、(45.0±2.2)mm、(56.7±4.6)%和(40±5)%;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药物溶栓和PCI者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前后FEV1%、FEV1/F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合并COPD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陈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32-33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月COPD呼吸衰竭的成人住院患者40例,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较通气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结束后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行之有效、值得肯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唐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51-52
目的:观察和分析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程度和心绞痛症状缓解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绞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程度与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加雾化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的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症状缓解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60%(P〈0.05);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为(2.87±1.1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体温恢复时间(5.08±1.25)d(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加雾化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虎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的影响,明确虎杖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住院病人中选取COPD伴肺动脉高压的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虎杖组(2...  相似文献   

18.
林娟 《北方药学》2020,(2):30-3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β1受体阻滞剂)用于老年COPD合并冠心病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岁以上(包括60岁)COPD合并冠心病史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OPD合并冠心病史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长、用药效果明显、有效提升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吸入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确诊的72例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吸入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特殊治疗,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患者肺功能、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值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值较治疗前均升高,较对照组治疗后各项值也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可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SAOPP)的抢救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救治的SAOPP患者56例的救治经过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愈54例(96.43%);死亡2例(3.57%),其中1例患者年龄较大并伴有冠心病、COPD、肺部感染等多种基础疾病,死于多脏器衰竭并感染;1例死于心脏猝死。住院天数8~15d,平均住院(9.85±1.14)d。除1例遗留迟发性神经损害外,余均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救治中要重视洗胃、导泻、阿托品及复能剂的应用,同时注重全面的综合治疗,方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