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探讨山东滨州地区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工作压力、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山东宾州地区2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在职护士262名,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及职业认同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程度较为严重,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为主要压力源;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中的维度"管理及人际关系"呈中度正相关(r=0.49,P0.01),与职业认同中的维度"职业认知评价"、"职业挫折应对"呈中度负相关(r=-0.55,P0.01)。结论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可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促进护理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2.
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上海市9所医院的524名临床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位居其工作压力源之首,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程度呈负相关,即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其感知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程度越轻。结论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有望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也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寻求有效干预策略拓展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春市部分社区护士的职业价值观与工作倦怠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工作倦怠量表,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长春市192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3.21±0.64)分,工作倦怠总均分为(2.41±0.63)分,倦怠检出率为90.1%。职业价值观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r=-0.354,P<0.05);职业价值观与护士职称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关(P<0.05,P<0.01),工作倦怠与护士学历、工作年限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关(P<0.05,P<0.01)。结论尽管社区护士职业价值观呈中立偏积极,且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但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检出率仍较高。应针对不同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的社区护士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升其护理工作满意度,预防和减轻工作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4.
李珊  李陶幸子   《护理与康复》2020,19(3):77-80
目的探讨ICU护士共情疲劳与社会支持及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共情疲劳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93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93名ICU护士中,轻度共情疲劳67名(17.05%),中度共情疲劳191名(48.60%),重度共情疲劳120名(30.53%);社会支持与共情满意呈正相关(r=0.339,P<0.01);职业认同与共情满意呈正相关(r=0.700,P<0.01);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241,P<0.01)。结论ICU护士共情疲劳程度较高,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共情满意呈正相关,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关注ICU护士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陈波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48-50
目的:通过对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及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了解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水平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46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结果: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低于常模(P<0.01),职业倦怠水平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显著相关(P<0.05)。结论:社区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社区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唤起正性情绪,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临聘护士职业倦怠现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4名临聘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某公立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69.31%,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职业倦怠护士分别为138名(34.16%)、112名(27.72%)、30名(7.43%);护士自觉工资满意度、主观支持及工作压力源的相关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病人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为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市某公立医院临聘护士工作职业倦怠现况较严重,管理者应基于职业倦怠三因子的不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和MBI-GS工作倦怠量表对360名山西省晋中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压力在年龄、工龄和文化程度上都呈现显著差异(P0.05)。护士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存在线性关系(P0.01)。结论职业压力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消毒灭菌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职业压力、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从事消毒灭菌工作的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调查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职业压力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结果60名消毒灭菌护士MBI-GS总分为(62.8±3.1)分,其中46名护士存在职业倦怠(76.67%),轻度倦怠13名,中度倦怠26名,重度倦怠7名;GWB评分为(67.4±3.9)分,处于中等水平。消毒灭菌护士的职业压力总分为(76.2±11.8)分,整体处在中度压力水平,条目评分维度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得分最高;CD-RISC总分为(73.9±11.8)分,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r=0.387,P=0.0001),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韧性水平呈负相关(r=-0.475,P=0.0001)。结论消毒灭菌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状,以中度职业倦怠为主,职业压力越大护士的职业倦怠症状越严重,高心理韧性水平是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重视职业倦怠的危害,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减轻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医院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esing bum out scale,NBS)简化量表对20名中医院急诊科护士和18名西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中医院护士职业常见压力源、护士职业倦怠及其生理、心理症状得分较西医院护士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中医院急诊科护士较西医院护士更易产生职业倦怠,原因可能与培训、排班等有关。关注急诊科护士的人格发展与身心健康,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对于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工作倦怠量表对6所军队医院1 65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军队医院护士职业认同属中等水平,护士的职业认同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呈负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压力源中管理及人际因子、工作倦怠中低个人成就感因子纳入回归方程,对军队医院护士职业认同影响较大.[结论]军队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多途径、多方法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减轻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带给护士职业生涯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妇幼专科医院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倦怠状况。方法运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妇幼专科医院的3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138.18±22.42)分,中、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4.13%。不同科室护士在职业倦怠总分、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积极特征和职业倦怠结局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采取相应对策帮助其缓解职业倦怠,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工作倦怠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倦怠现状,分析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倦怠感量表对某儿童医院75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专业及工作和患儿护理方面。儿童医院护理人员的倦怠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及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压力源是影响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结论医院及护理者应根据儿童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工作压力倦怠感的关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干预,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简版大五人格问卷对9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高于国内护士群体常模(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大五人格特征的5个维度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具有预测作用(P<0.01或P<0.05)。大五人格特征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及职业倦怠总分的解释变异量分别增加16.3%、15.8%、21.2%和19.5%。结论大五人格特征能够有效预测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预防和矫正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必须采取改变个人和组织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工作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的109名合同制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感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得分分别为(21.48±8.60)分、(8.48±5.75)分和(28.34±9.09)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76±9.96)分,高于常模(P<0.01);主观幸福感总分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r=0.248,P<0.01),与情感衰竭(r=-0.362,P<0.01)及去人格化(r=-0.444,P<0.01)呈负相关。结论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中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处于中度倦怠水平、个人成就感处于高度倦怠水平,军队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轻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军队医院ICU护士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分析其与工作压力源、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北京市某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6个ICU的12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国内女性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6.94%的ICU护士工作压力程度为重度.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P<0.01或P<0.05),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P<0.01).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家庭功能是ICU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受工作压力源及家庭功能的影响.减轻工作压力,改善家庭功能,有助于提高ICU护士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感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认识和降低工作压力与倦怠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9月-2012年2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宝山地区2所2级甲等医院和1所3级乙等医院的912名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工作倦怠感进行调查,并与文献进行比较。结果工作压力源的五大主要问题分数均高于文献(P〈0.001);工作冷漠感分数高于文献(P〈0.001);成就感低落分数低于文献(P〈0.001);工作倦怠感与工作压力源、被辱骂次数相关(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 score,PSSS)分、年龄和荣誉呈负相关(P〈0.01);工作冷漠感与职称呈负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学历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感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倦怠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探讨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对同事支持的认可程度。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同事支持量表对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28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得分明显高于杭州市常模(P0.01);同事支持A量表得分为(18.92±7.87)分,B量表总分为(43.05±19.87)分。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人口统计学资料中的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所在科室与职业倦怠3个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同事支持量表中的护士长支持、行动计划、过程管理、合作与职业倦怠3个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同事支持水平越好,职业倦怠程度越低,说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同事支持系统对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