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计算机眼底血管图像分析诊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微循环血管网络分析技术,我们设计一套用于反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在眼底的病理变化的特征参数,并设计了一套可用于高血压眼底无损诊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设计了一种多媒体病历结构,可以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及操作信息,并以病人的多媒体病历为对象,组织系统的功能结构。临床应用表明,该系统选择的定量参数恰当地描述了高血压眼底的特征现象,可用于高血压的临床无损诊断与健康普查  相似文献   

2.
眼底血管形态计算机分析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微循环血管网络定量分析技术,开发了一套用于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定量分析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眼底照相、图像采集、图像显示、处理、参数测量及显示和诊断结果(包括图像和测量结果)打印输出、眼底图谱等几部分。临床应用显示,该系统有助于高血压眼底疾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微循环血管网络定量分析技术,开发了一套用于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定量分析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眼底照相、图像采集、图像显示、处理、参数测量及显示和诊断结果(包括图像和测量洁果)打印输出、眼底图谱等几部分。临床应用显示,该系统有助于高血压眼底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分子生物学图像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我们研制开发一套用于测定DNA基因扩增片段或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后形成的不同大小片段的特征参数的多媒体分子生物学图像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对不同DNA分子、蛋白质分子和其它生物大分子的电泳图像进行分子量大小和分子密度定量分析。临床和分子生物学应用研究表明,该系统定量准确,分析可靠,速度快,能储存大量信息,便于检索和信息处理,对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基础研究和临床基因诊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目前医生一般通过检眼镜等设备查看眼病患者眼底结构特征诊断疾病,工序烦琐、存在误差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诊断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开发一款眼底数码图像处理系统配合医生诊断。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增强对比度和空域滤波的预处理操作、二值化处理、形态学处理及边缘提取和骨架提取,进而得到目标特征区域。结果本文初步研究眼底数码图像视杯、视盘和血管轮廓特征的自动提取关键技术,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特征提取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和验证,归纳出提取不同眼底特征时的应对策略。结论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眼底数码图像中的不同特征区域,建立眼底数码图像处理系统用于辅助医生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能与传统的眼底相机匹配的眼底网像处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能对患者的病历信息与眼底图像信息进行集成管理的小型数据库,还具有眼底图像处理和测量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7.
影像辅助诊断学习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数字化信息革命改变着传统的医学学习、工作、管理模式。本文探讨设计一套计算机化的影像辅助诊断教学系统的方法。结合了医用多媒体图文系统和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PACS)的某些特点 ,该系统可用于医生书写数字化处方 ,方便快捷地管理影像资料 ,在计算机下多方位地分析影像从而辅助确定诊断结论并构建典型病例数据库使系统具备教学功能。系统采用面向对像程序设计开发工具开发并构建在通用的 Windows9X平台上 ,具有良好的界面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实现一个眼底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利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技术,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眼底图像颜色(灰度)直方图和明、暗区域等局部信息相混合来表示眼底特征的方法,并运用二维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提取非线性特征和降维。在相似性度量上,运用支持向量机和最近邻分类算法。随机测试120个样本,系统检索错误的图片数为2张,其正确识别率为98.33%。该系统可用于异常眼底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电子病历系统在现代医学信息处理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本文针对医院对于眼科病人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发了一个眼科电子病历系统,以实现对患者的诊疗信息的管理及眼底图像的处理。方法: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8作为应用数据库,ActiveX数据对象(Active Data Object简称ADO)的方式连接数据库,以Visual Studioc++6.0作为开发语言,采用SQL语句拼接的方法实现高级查询,采用改进的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图像的分割及处理。结果:该眼科电子病历系统包括系统管理、病人信息管理、信息查询及图像管理等四个模块,可实现患者信息的管理、高级查询及统计分析等功能,另外,还可对眼科眼底造影图像进行处理,可手动及自动测量眼底血管管径及不规则病变的面积。结论:通过SQL语句拼接实现对数据库的高级检索,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库的操作效率。系统给出的眼底血管和病变面积的测量数据,可为眼底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依据。总之,该眼科电子病历系统提供了一个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工具,有助于临床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微循环图像处理是微循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临床球结膜微循环图像的定性分析,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定量提取微循环多功能参数指标。文中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技术;阐述了毛细血管交換距离,灌流比,步进法测流速等参数提取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60例高血压病人的微循环检查,为临床高血压病人综合评价提供多功能参数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假体设备中的视觉信息处理模块引入适当的图像处理策略,优化低分辨率下的人工视觉信息,是解决假体植入者获取的视觉信息有限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法。方法:基于全局亮度对比度特征的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LC),结合颜色空间变换和视觉注意力仿真处理模型,提出一种面向视网膜假体人工视觉信息处理策略。通过两个标准图像测试数据集对图像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选取的盲人常用物体图片进行仿真。结果:评估结果验证了在提取图像前景方面与原始LC算法对比的优越性,仿真结果验证了在人工视觉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结论:本文提出的策略有助于视网膜假体植入者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更好地完成物体识别等基本视觉任务。  相似文献   

12.
HRPS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RPS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是对HIS、RIS、PACS和Internet技术的整合和一体化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其中HIS包括HAS、RIS、PACS服务器、管理终端和临床终端,RIS包括各种影像设备、PACS和影像网络中心。硬件构架采用Web的多层体系结构Browse/Server模式,网络采用ATM技术,信息交换标准为DI-COM3.0,数据库为SQL Server6.5/7.0、Oracle,开发工具为PowerBuilder6.5。系统可在一个完整的平台上实现系统功能、管理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通讯功能,具有共享性、安全性、开放性、可扩展等特点。目前已在40余家医院成功应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无胶片的医院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An analysis of image distortion in connection with macular degeneration revealed that seeing objects requires brightness contrast enhancement. Thus macular degeneration changes neural interaction controlling bipolar cell responses to light stimulating photoreceptors to reverse spatial brightness contrast enhancement with the consequence that objects cannot be seen. This shows that the contrast of the retinal images is too low for vision without enhancement. However images consisting of randomly arranged small spots of different brightness are seen because of cones enhancing bipolar cell responses to rod input and rods enhancing bipolar cell responses to cone input. This residual vision and the observation that image distortion disappears at low light intensities reveal that macular degeneration is a functional disorder with intact photoreceptor function. The affection may therefore be caused by a reduction of blood flow through the choriocapillaries associated with ageing. The analysis of image distor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affection led to a simple way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affected retinal area, making it possible to follow the progression of the affection in a direct and simple way. Basic aspects are described of synaptic interaction with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that determines the responses of the bipolar cells to photoreceptor input. This unit is the firs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that has been revealed thanks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analysis of the nervous system to the nanometer level at which information is processed. The minute siz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the special conditions for synaptic transmission combined with the short distances separating the synapses create special conditions for neural interaction at the nanometer level, establishing conditions for high speed ne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建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模型的建立是视网膜视觉假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网膜模型是从已知的生理知识和实验数据出发模拟视网膜处理信息的功能,研究输入图像和输出神经冲动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视网膜模型的原理将其分为硬件实现模型和算法模型.本文就对视网膜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ideal observer analysis, we investigated sampling properties of image information used by human visual system, for symmetrical pattern discrimination on 3D bumpy surface. There were three models of ideal observer (IO) to perform the task: 2D-IO using 2D projection image (i.e., retinal image), 2.5D-IO using image transformed to canonical view, and 3D-IO using recovered pattern image of 2D plane. We measured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s on the task for each IO model and subjects, and calculated human statistical efficiency relative to each ideal observ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for the detection of a diagonal symmetry in the bumpy surface that human performance was similar to 3D-IO. This implies that human observers 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bumpy surface to detect the diagonal symmetry.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计算机辅助口腔种植手术实时导航系统IGOIS的几大关键技术,包括采用Marching Cubes算法与大规模三角网格简化算法实现医学图像三维重建;采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开发口腔种植手术规划软件模块;制作聚丙烯树脂模板,并采用ICP算法实现点对点转换的无创配准功能;采用Visual C 及VTK为开发工具开发完成IGOIS实时导航软件系统等.最后以一例患者的快速原型模型为实验对象,完成了口腔种植手术导航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指导临床医生在复杂条件下植入种植体,对于提高种植手术质量与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背景: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所获取的视锥细胞图像具有灰度分布相对集中、亮点边缘比较模糊、存在伪轮廓及边缘相粘连的特点,寻找一种适合视锥细胞图像的处理算法来获取视网膜视锥细胞清晰轮廓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 目的:采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对视锥细胞图像进行边缘提取,获取其清晰的边缘轮廓。 方法:对30例正常受试者不同部位视锥细胞图像进行预处理、边缘提取和形态学处理,获取视锥细胞图像清晰的边缘轮廓;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细胞计数,并分析视锥细胞密度分布特性,进而来验证图像处理算法应用于视锥细胞分布特性研究的可行性。 结果与结论:获取了清晰的视网膜视锥细胞图像轮廓;从结果来看,随着远离黄斑中心凹,细胞密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从黄斑中心凹偏0.5°到1°范围内,视网膜视锥细胞密度下降最快。结果提示:实验所设计的图像处理算法在研究视网膜视锥细胞分布特性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