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锁骨肿瘤和肿瘤样变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发性锁骨肿瘤和肿瘤样变临床少见.我院1997~2007年共诊治11例原发性锁骨肿瘤和肿瘤样变,其中4例曾误诊,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 男,18岁.因发现左侧锁骨肿物半月入院.半月前在搬运重物时觉左肩锁部疼痛、活动受限,左锁骨远端触及一硬性肿物,压痛明显,到当地医院就诊,查体于左锁骨远端可触及2 cm×3 cm肿块,质较硬,界限不清,有压痛,局部皮温增高.血白细胞7.0×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30,红细胞沉降率53 mm/h;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阳性.摄X线片示:左锁骨远端有2 cm骨质破坏区并病理性骨折,无明显骨膜反应.初步诊断为左锁骨远端骨结核伴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腹膜后畸胎瘤的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的3例成人腹膜后畸胎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年龄52岁、39岁和47岁,分别因体格检查发现盆腔肿物1年,增大1周;体格检查发现附件肿物6年,增大1个月;右侧腰骶部疼痛1年,加重4个月入院。初期均误诊,2例误诊为附件肿物,1例误诊为子宫畸形。2例于术中病理检查确诊腹膜后畸胎瘤,1例腹腔镜探查术中未能找到盆腔肿物,后根据盆腔MRI检查结果经妇科检查及直肠指诊定位后经阴道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腹膜后畸胎瘤;3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成熟畸胎瘤。3例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2年未发现异常。结论成人腹膜后畸胎瘤临床少见,且肿瘤位置隐蔽,易误诊。临床遇及类似本文患者时需同时进行妇科检查及直肠指诊,并完善盆腔CT或MRI检查明确肿瘤部位,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软组织结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软组织结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本例因右上肢多关节肿痛伴多发皮下肿物反复发作2年余就诊。查血红细胞沉降率31.0 mm/h,尿酸488.9μmol/L,结核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39.6 pg/ml。体表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右侧手背及腕关节皮下多发囊性及混合性回声区。右腕关节MRI平扫+增强扫描示:右腕关节及掌指骨软组织信号异常。遂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报告符合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性病变,确诊为软组织结核性肉芽肿,予抗结核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后因血肌酐明显升高,停用抗结核药。随访5个月,关节肿痛及皮下肿物未复发。结论软组织结核性肉芽肿临床少见,及时行结核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局部组织病理检查,可有效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7岁,发现右肘部肿物半年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肘部有一肿物,逐渐增大,后右肘外侧亦发现一肿物,质地均较硬,如鸽卵大小,局部无红、肿、热、痛,在外院行穿刺病理检查,为右肘部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确诊后5年生存率不足25%,其主要原因是难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新疆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6月~1995年5月收治卵巢癌误诊患者63例,均系基层医院误诊误治,木后病理诊断证实。现分析其误诊误治原因,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3例,年龄12~62岁,平均34岁。已婚59例,未婚4例。1.2临床症状与误诊误治情况以各种不同的首发症状在基层医院误诊并施以手术治疗。具体见附表。术后病理诊断:上皮性肿瘤47例,性索间质肿瘤6例,生殖细胞肿瘤8例,转移性肿瘤2例。术后10天~8个月转本院,均再次手术和化疗。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2019年1—1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韧带样纤维瘤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1例因右上肢放射性疼痛3个月,发现右侧胸壁肿物2个月入院,曾误诊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因腹部肿物多次切除术后复发18年入院,曾误诊为恶性神经鞘瘤;1例因发现腹腔内肿物3个月入院,曾误诊为胃间质瘤。3例入院后均经多学科医师会诊,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韧带样纤维瘤,术后皆恢复良好,现尚在随访中,均无不适,无复发。结论韧带样纤维瘤临床误诊率高,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其认识,认真鉴别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该病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外伤后感染性肉芽肿的MM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左拇指甲床外伤后破溃、流脓、增生6个月余入院。查体左拇指甲床表面附着半球形黑褐色肿物,初步诊断为外伤后感染性肉芽肿,予相应治疗后行肉芽组织切除,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MM,继予左手拇指截指术并左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切口愈合,患者拒绝后续治疗。结论 MM的皮损特点与多种疾病类似,易造成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认真进行相关检查,全面综合评估分析病情,可减少其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发现腹部肿物6d入院,无明显消化系和泌尿系症状,生命体征正常,消瘦明显,CT检查示左上腹腹膜后巨大肿物,未见左肾.按腹膜后巨大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腹膜后肿物,双肾于下极融合,呈马蹄状,肿瘤未超过马蹄状肾狭部.游离并切断肿物及马蹄肾狭部,缝扎右肾切缘,切断左侧输尿管,完整切除左肾肿物.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肾母细胞瘤伴片状坏死.诊断: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予放线菌素D加长春新碱化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临床罕见,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左眼眶内肿瘤术后9年,左眼球突出半年入院。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眶内肿瘤复发,转我院后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及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诊断考虑左眼眶炎性假瘤,后经手术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为特发性左眼眶炎性假瘤。术后痊愈出院,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与眼眶内肿瘤极为相似,易误诊,熟悉影像学特点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女 ,4 9岁。因左乳上腹及左股部发现无痛性肿物 1个月来诊。查体 :一般情况好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颈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左乳内下及外上象限可触及 0 .5 cm× 0 .8cm ,1.0 cm× 0 .8cm肿物各一个 ,上腹部及左股部可触及 1.0 cm× 2 .0 cm,1.0 cm× 1.0 cm肿物各一个。遂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 ,包膜完整 ,质韧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切除后将肿物分别剖开观察 ,见肿物为灰黄色 ,中心有坏死。常规送检后病理报告为 :灰黄色组织 4块 ,全取。镜下见纤维组织内有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结核误诊为肝肿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曾误诊为肝肿瘤的肝结核3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2例因上腹部胀痛伴发热就诊,1例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就诊。1例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3例行腹部超声、CT或PET-CT等均考虑肝肿瘤,其中1例行肝左外叶切除加肝门淋巴结清扫术。然后,3例经超声引导下病灶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等确诊肝结核,皆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肝结核临床少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仔细询问结核相关病史,尽早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病灶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或可减少或避免其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舌根部肿物误诊、误治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舌根部肿物患儿诊治经过。结果:21例舌根部肿物经病理证实分别为会厌囊肿11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6例,畸胎瘤2例,异位甲状腺1例,鳞癌1例,被误诊为气管支气管炎9例,腭扁桃体炎5例,新生儿肺炎3例,咽喉部异物2例,舌扁桃体炎1例,腺样体肥大1例。结论:小儿舌根部肿物诊断较困难,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此疾病的全面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收集误诊误治的颈部肿瘤病例,探讨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回顾我院口腔科1995-07~2006-07颈部肿瘤154例,选择其中误诊误治的7例,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对临床误诊误治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颈部肿瘤多样,病情复杂,是造成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误诊误治往往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结论:口腔外科医生应当掌握全面的颈部肿瘤医学知识,避免误诊误治,提高颈部肿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腮腺肿物26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泉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1):57-58
目的:分析腮腺肿物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91例经穿刺细胞学检查、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的腮腺肿物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误诊,占我院同期收治腮腺肿物的28.6%(26/91),误诊情况包括炎症误诊为肿瘤、肿瘤误诊为炎症、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良性肿瘤误诊为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类型不符等情况.结论:腮腺肿物因组织来源多样、病理类型繁杂,临床常无特异性表现,诊断必须结合病史、临床特点,联合应用CT、MRI、B超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等方法,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喉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喉结核误诊误治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2001年2月—2016年1月在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住院诊断为喉结核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年龄49.1岁。14例(87.50%)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2例(12.50%)以咽痛为主要症状。9例(56.25%)首诊误诊,其中4例误诊为早期声门型喉癌行支撑喉镜下激光辅助肿物切除术,2例分别误诊为任克间隙水肿和声带息肉,行手术治疗,此6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喉结核;1例误诊为喉乳头状瘤,1例误诊为喉肿物,均经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喉结核;1例外院病理检查误诊为喉癌转至我院,入我院后经胸部X线及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喉结核。误诊时间平均9.56 d。本组经病理检查确诊9例(56.25%),结合病史、喉部表现、胸部X线及细菌学检测确诊7例。本组确诊后均转至传染病医院进行抗结核治疗,12例治疗1~3个月喉部病变消失,4例失访。结论喉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耳鼻喉科医生应提高对喉结核的警惕性,胸部X线检查应常规进行,对于喉镜下发现的增生型病变应及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病理检查不能确诊但高度可疑病例可给予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盆腔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盆腔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盆腔肿物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盆腔肿物超声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特点,并与其他影像学资料或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盆腔脓肿误诊为卵巢癌4例;卵巢癌误诊为盆腔脓肿2例,误诊为畸胎瘤2例,误诊为浆膜下肌瘤2例;陈旧性宫外孕误诊为浆膜下肌瘤2例,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4例;月经黄体误诊为卵巢囊实性或实性肿物8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卵巢囊肿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子宫穿孔1例;巨输尿管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盆底直肠前壁畸胎瘤误诊为巧克力囊肿1例;腹膜后肿瘤误诊为附件囊实性包块3例;宫颈多发潴留样囊肿误为附件囊肿1例;左卵巢成熟畸胎瘤扭转误诊为右侧肿物扭转1例。结论临床经验不足是盆腔常见病误诊的主要原因,病变不典型及少见病易误诊。掌握盆腔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结合不同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前臂屈侧切割伤中,神经和肌腱同时损伤较多见,由于此处的肌腱和神经的形态有相似之处,易误诊误治。四年来我院收治误诊误治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三例。本文着重介绍误诊误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病例报告例1:男,28岁。三个月前右前臂屈侧切割伤,在当地医院拟诊“前臂屈肌腱损伤”,行肌腱吻合术。术后大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外展。来我院经临床与肌电图检查诊断为正中神经损伤。手术探查发现中指的指浅屈肌  相似文献   

18.
作者收集了我院1985年5月~1993年5月IO例肾脓肿误诊为肾肿瘤的资料,现就其误诊原因、紧脓肿与肾肿瘤鉴别诊断等问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20~72岁,平均35岁。病灶位于左肾6例,右’肾4例,均经手术探查和病理检查证实。病程2周~1年,均有单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指症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左拇指巨指畸形并同侧腕管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左拇指增大增粗30余年,左手拇、示、中指麻木伴腕部不适1年余入院。曾多次就诊外院,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入我科后结合临床表现、专科查体及左手X线片检查诊断为左拇指巨指症并左腕管综合征。行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术后麻木症状明显缓解。随访8个月,左手手指麻木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巨指症临床少见,合并腕管综合征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误治。全面详细了解病史并进行细致查体是避免或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1例以左侧颞部肿物伴左耳听力下降2年余就诊,1例以耳鸣、听力下降1年余就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见颞下颌关节区的关节外肿物,侵犯乳突、颞骨等。1例在外院和我院术前分别误诊为脑膜瘤和软骨母细胞瘤。另1例外院未明确诊断,我院术前考虑软骨来源肿瘤。两例术后病理组织学特点为弥漫排列的滑膜样细胞背景中散在多核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68、Vim(+),S-100(-),Ki-67阳性率2%。均确诊为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1~2年均无复发。结论头面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是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可以颞部肿物、听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可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