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蕊 《医学教育探索》2010,9(5):718-72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在女性肿瘤中排第二位。近年来,随着筛查手段的提高,虽然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仍居妇科肿瘤的首位。受经济及社会等因素影响,在我国浸润癌居多,且年轻宫颈癌逐渐增加。对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目前仍以同步放化疗为主,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卵巢及阴道功能造成严重毁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些新的治疗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就局部进展型宫颈癌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国内治疗以手术及放疗为主。但巨块型宫颈癌肿瘤负荷大,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小。术前放疗及放疗前超选择辅助化疗不但可以消灭播散野外的亚临床转移灶,缩小局部病灶,减少肿瘤负荷,而且化疗药物还可以增加其放疗敏感性,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并提高放疗的局部控制率。现将我院的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影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卫国 《浙江医学》1998,20(11):698-700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是指在手术治疗或放疗前采用的化疗,属于辅助性化疗的范畴,手术治疗或放疗则是其主要治疗。NACT近年来已成为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比较常用的辅助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也较多。对此,笔者复习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Ⅰb2、Ⅱa期26例宫颈癌根治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幅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指对外生型宫颈癌、宫颈局部肿块直径≥4cm及宫旁有浸润的患者。直接手术具有较大难度或不能彻底切除病灶,对此类患者在术前或放疗前进行2~3个疗程的化疗,然后再行根治性手术或放疗。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对Ⅰb2-Ⅱa期宫颈癌26例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病死率居癌症的第2位,是危害妇女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疾病。对宫颈癌是选择手术治疗还是放射治疗是多年来一直争论的问题,但大多数专家赞成早期病例(Ⅰ—Ⅱ)选择手术治疗,而对晚期(Ⅱh—Ⅳa)和局部晚期(局部肿瘤≥4cm)患者则采用放射治疗。近年来部分学者采用术前放疗、术前化疗和术前放化疗等综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首位⑴。近年来,对早期的宫颈癌进行手术治疗已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对局部晚期的病人仍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和同步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邹本红 《中外医疗》2012,31(14):186-186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宫颈癌手术治疗沿用至今,仍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同时,对于局部晚期及中、晚期宫颈癌来说,手术治疗也是部分病例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的高发肿瘤,手术和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在放疗指征把握、放疗模式选择、放疗靶区勾画、放化疗结合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宫颈癌放疗中的一些不确定问题及其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为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中晚期宫颈癌主要靠放射治疗,但单纯传统的腔内加外照射仍有近半数的患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我们自1994年10月以来对3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用榄香烯乳动脉灌注化疗结合腔内加外照射放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背景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因此,加强对宫颈癌流行趋势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十分必要。目的探究2015—2019年广东省户籍妇女宫颈癌患病率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政府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5月,选取2015—2019年广东省及各地市户籍妇女(20~64周岁)宫颈癌患病率为研究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年均增长率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空间自相关分析和Getis-Ord冷热点分析。结果2015—2019年广东省户籍妇女宫颈癌患病率由50.28/10万下降至49.84/10万,宫颈癌患病率年均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市分别是梅州市(76.05%)与潮州市(-52.81%)。2019年户籍妇女宫颈癌患病率最高的是揭阳市(210.40/10万),其次是茂名市(127.34/10万)和阳江市(108.05/10万)。2018年各地市户籍妇女宫颈癌患病率存在全局空间相关性(全局Moran's I值=0.364,P<0.05),即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显示,2015—2019年广州市始终呈现低值-低值集聚的局部特征,而且具有低值-低值集聚局部特征的地市范围整体上有所扩大。揭阳市和潮州市在2015年、2018年、2019年均是广东省户籍妇女宫颈癌患病率的热点地区。结论2015—2019年广东省户籍妇女宫颈癌患病率有所下降,但2019年的宫颈癌患病率水平仍高于全国(43.3/10万);相对而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户籍妇女宫颈癌患病率整体上低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宫颈癌患病率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粤东地区。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未控制或复发者约占6%~10%[1],其次是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局部晚期宫颈癌是一组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此时癌灶已播散,难以确定适当的手术边界,而且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传统治疗方法是放疗,疗效差,复发率高,而根治术后再放疗并不提高生存率,且增加并发症发生率[2],我们采用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已婚妇女,其发生和早婚、多产、性生活过频,局部卫生不良以及宫颈慢性炎症等有关。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大多数宫颈上皮内瘤变经治疗后可以消退,但少数可以发展为癌,故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认为是宫颈鳞状上皮癌的癌前病变。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hemotherapy,NACT)是指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或放疗前先进行全身化疗,这种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及在局部治疗前先应用化疗的方法也称先期化疗。对于宫颈局部肿瘤巨大的Ib期和局部有转移的中、晚期患者,NACT能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从而使原来无法手术的患者有可能进行广泛子宫切除术。近年来,一些学者研究了NACT前后宫颈癌细胞标志物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这些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其表达水平可以用来较好地预测宫颈癌对NACT的敏感性和NACT的疗效。目前研究较多的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环氧化酶-2(COX-2)、有丝分裂指数(MI)、Ki-67核抗原指数、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指数(AI)、凋亡相关基因Bax以及抑癌基因p53等。  相似文献   

14.
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1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年轻化,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常规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但大多数病例在就诊时已失去一期手术切除的机会。中晚期宫颈癌常见的阴道流血、排液和肿瘤浸润所致的腹痛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晚期约有半数病人常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近年来超选择性行子宫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的介入疗法,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受到高度关注。为探讨介入化疗栓塞中晚期宫颈癌姑息治疗的意义,我们对中晚期宫颈癌开展了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是导致全球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目前研究已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但并非必要条件,除了HPV持续感染外,局部免疫微环境异常也可导致宫颈癌变风险增加,阴道微生态系统、局部微环境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均影响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且这些协同因素间也相互影响,均有可能改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自然演变。有关局部免疫微环境异常导致宫颈癌变风险增加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姜峰  党振平 《新疆医学》2009,38(8):54-56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首位。由于治疗手段的发展和进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近年来育龄期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所以新的宫颈癌的有效治疗也是令人关注的。虽然常规化疗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疗效不够理想。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区域性化疗方法,国外在上世纪60年代已逐步开展。在我国一些有条件的医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展了宫颈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国内治疗以手术及放疗为主.但巨块型宫颈癌肿瘤负荷大,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小.术前放疗及放疗前超选择辅助化疗不但可以消灭播散野外的亚临床转移灶,缩小局部病灶,减少肿瘤负荷,而且化疗药物还可以增加其放疗敏感性,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并提高放疗的局部控制率[1].现将我院的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马亚南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21-2922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大约80%~90%的宫颈癌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包括体外照射和腔内近距离后装治疗(HDR),对进行根治性放疗的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其中后装治疗可使局部达到较高的剂量,保证局部疗效,是宫颈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在我国,大多数患者初诊时病变多为中晚期,预后很差。近年来,肿瘤学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普遍认为,对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应从原来的单一的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放疗、化疗、手术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目前对术前辅助放疗、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既能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愈率,降低其毒副反应,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吉西他滨介入治疗晚期和中晚期宫颈癌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为妇科常见肿瘤 ,传统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放疗或两者结合。早期宫颈癌的 5年生存率较高 ,但中晚期及巨块型病例 ,其 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至 50 %甚至更低 ,主要原因是手术治疗中晚期和巨块型宫颈癌切净的可能性小 ,而放射治疗也由于病灶大而局部控制率低 ,因此 ,只有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才有望提高生存率。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宫颈癌治疗中引入了新辅助化疗 ,主要用于中晚期及巨块型病例 ,尤其是晚期 (宫颈局部肿瘤最大直径≥ 4cm )的患者。本文对 58例使用吉西他滨 (Gemcitabine ,法国礼来公司生产 ,批号 :X19990 0 18FF1CM 9B)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