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质量级别的草珊瑚样品的DNA指纹图谱与其品质相关性,为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一定基础。方法 采用ISSR-PCR方法对UBC801~UBC900共100个I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23个。利用这23个ISSR引物扩增18份草珊瑚样品,以18份草珊瑚样品的ISSR扩增谱带为基础,利用Excel文件建立供试材料扩增条带指纹数据库。结果 共获得198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2.9%。从23个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中遴选出UBC811、UBC825 2个引物中7个位点为一个组合,UBC827、UBC834、UBC842共3个引物中7个位点为另一个组合,分别建立了18份受试草珊瑚样品的基因组的DNA 指纹图谱,并从184条多态性谱带中筛选了出u844-6条带与样品质量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ISSR分子标记可以有效辨别18份受试草珊瑚样品的DNA指纹图谱,并筛选获得一条与其品质有一定相关性的特征条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珍稀药用金钗石斛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遗传稳定性检测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技术对金钗石斛野生移栽苗和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从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能获清晰条带的引物组合,分别利用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对DALP-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发现两组苗扩增的DNA带型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变异,说明金钗石斛茎尖离体继代培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 DALP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石斛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葶苈子的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葶苈子鉴别上的应用.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药葶苈子及其常见混淆品荠菜和印度薄菜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与结论:选用16对EcoR I/MseI引物进行扩增,共检测到清晰条带1 34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 303条,特异性条带759条,多态率达96.8%.每对引物组合中样品均扩增出自己的特征带,引物利用率为100%.丰富的特异性条带组合可作为样品鉴定的依据.此外,利用UP-GAM法构建样品间聚类图谱,聚类结果显示南、北葶苈子首先聚为葶苈子类,然后再和荠菜聚在一起,在遗传上两者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印度蔊菜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4.
半夏不同种质资源AFLP指纹系谱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获得更多半夏DNA指纹信息,验证AFLP与其他方法是否一致,为半夏及其他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鉴定、亲缘关系研究、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分子水平生物学依据。方法:选择全国10个主要产地的野生或栽培半夏为材料,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AFLP方法研究,用NTSYSpc 2.1软件包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遗传系统树。结果:筛选12对引物,共扩增出1 673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利用总生物碱含量差异结果相吻合。结论:本研究所获得的特征带和缺失带体现了AFLP的高特异分辨率在中药半夏品种鉴定上的潜力,绘制的系统进化树不同种源之间遗传关系的远近与其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半夏栽培品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杰  徐涛  张建光  陈集双 《中草药》2007,38(12):1884-1889
目的构建不同地区来源半夏栽培品的DNA指纹图谱,探讨利用AFLP分子标记在半夏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种质鉴别上的可行性。方法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对我国17个地区的51份半夏栽培品和4份掌叶半夏样品(外群)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丰富、鉴别效率高的AFLP引物组合,构建了51份半夏栽培品的AFLP指纹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半夏栽培品完全被区分开,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表现出相对密切的亲缘关系,浙江等华东地区的栽培半夏同其他地区半夏有着明显遗传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获得了Bootstrap校验的支持。结论AFLP分子标记可用于半夏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种质鉴别分析,浙江、江苏等华东地区栽培半夏的遗传特性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上分析不同居群正品鸡血藤DNA遗传多样性;建立鸡血藤与其常见混淆品的DNA分子鉴别方法及DNA指纹图谱。方法对鸡血藤类药材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采用Ntsys 2.10软件,UPGMA法聚类分析不同居群鸡血藤种质间遗传多样性。结果从11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随机引物,8个不同居群鸡血藤的基因组DNA共扩增出100个DNA片断,其中多态性片断40个,占4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8个不同居群正品鸡血藤归为三类;鸡血藤与其常见混淆品的RAPD分析结果显示,其DNA指纹图谱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正品鸡血藤不同居群间DNA基因水平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鸡血藤与常见混淆品可从分子水平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梅炒炭炮制前后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组DNA样品。从10个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引物S362(5'-GTCTCCGCAA-3')对不同产地乌梅进行扩增。结果此种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可以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不同产地的乌梅生品DNA指纹图谱一致,均有900bp、750 bp、650 bp、550 bp、300 bp、200 bp条带;经炮制后的乌梅炭DNA指纹图谱与生品有较大差异,缺少较长碱基对的扩增条带,均多出了400 bp的条带。结论 RAPD技术可作为乌梅生品道地品种的鉴定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连翘的DNA指纹图谱构建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婷  魏珊  米丽华  李敏  张淑蓉 《中草药》2016,47(5):816-820
目的以不同产地的14批连翘Forsythia suspensa为材料,运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构建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APD技术,从45条RAPD随机引物中进行筛选,以14批连翘进行DNA指纹图谱的分析研究。结果从45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利用这11条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8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8%,是连翘药材资源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14批连翘药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在0.487 5~0.962 5,表明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聚类结果显示遗传多样性与连翘药材来源地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与其亲缘关系较近有关,符合植物种群分布的一般规律。结论以14批不同产地连翘药材资源的RAPD扩增谱带为基础,构建连翘药材资源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9.
枸杞基因组DNA提取及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RAPD分析的快速提取枸杞叶片基因组DNA的方法,并利用RAPD技术研究枸杞属植物基因组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枸杞冷藏幼叶的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10份枸杞材料基因组DNA均适于RAPD分析;可提供清晰的RAPD指纹图谱,利用筛选出的2个随机引物对供试材料DNA进行随机扩增,共得到5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多态性百分率为78.6%。结论表明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枸杞基因组DNA不需经氯化铯梯度离心或柱层析纯化,可以直接用于RAPD分析;RAPD对枸杞属植物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半夏和掌叶半夏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方法:通过RAPD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半夏特异的RAPD分子标记片段,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特异性引物转化形成稳定的SCAR标记。结果:获得1条稳定扩增的半夏特异片段T350,根据该特异片段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分别对半夏和掌叶半夏DNA进行扩增,引物可从半夏DNA中扩增获得约330bp的片段,而掌叶半夏未扩增出该片段。结论:T350成功转化为SCAR分子标记,可对半夏和掌叶半夏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20,(10)
目的探讨肿节风SCAR分子标记克隆与验证。方法从随机引物库中挑选出45条10碱基的随机引物,采用RAPD方法对4种不同产地肿节风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出S_(41)号引物扩增的RAPD分子标记,克隆测序后,经比对确定其同源序列获得SCAR分子标记,设计引物,对9种不同产地的肿节风和3种同科混淆品鸡爪兰、及己与金粟兰进行特异PCR扩增,验证引物特异性。结果 RAPD扩增获得中药肿节风的SCAR分子鉴定标记,据此设计出鉴定肿节风的特异引物,PCR扩增显示肿节风在500 bp左右处均出现有条带,与预期扩增长度基本相符,而3种同科植物均未出现条带。结论本研究获得肿节风SCAR分子标记,并设计出特异引物,可用于鉴别该药材与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竹节参及其近缘人参属植物种间快速鉴别体系。方法采用RAPD技术获得DNA指纹图谱,根据图谱中特异性条带,绘制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MCID)。结果从1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并且具有特异性条带的4条引物构建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4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条,多态性比率为91.30%。利用其中的多态性条带,绘制出图谱关系分析图,构成竹节参及其近缘植物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结果直观可靠,为竹节参及近缘品种的初步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半夏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半夏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21份半夏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结果29个引物共得到162条扩增DNA片段,其中123条(75.9%)的片段具多态性,揭示了半夏居群间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可划分为3类,根据RAPD遗传相似系数划分的类群同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结论半夏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RAPD标记可作为构建半夏DNA指纹图谱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天麻和栽培天麻的DNA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野生天麻和三种人工栽培天麻进行DNA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了解其间遗传变异的大小,并建立天麻品种的检定方法。方法:采用RAPD技术。结果:从45个引物中筛选出23个扩增稳定且谱带清晰的引物,共得到209个遗传标记。DNA指纹图谱显示,各样品间有遗传差异,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据此可进行鉴别。结论:RAPD技术可作为天麻鉴别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甘肃产秦艽的DNA指纹图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产于我国甘肃省的中药秦艽的3种基源植物秦艽、麻花秦艽与小秦艽进行RAPD分析,建立具有鉴别意义的DNA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秦艽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NTSYSpc 2.1和Popgene 3.2软件分析3种秦艽间的亲缘关系,构建树系图.结果 从8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4条具有鉴别意义的多态性引物,在3种秦艽中共得到39个DNA条带,其中共有条带2条,多态条带37条.据此获得了能有效区别3种秦艽的多态性RAPD指纹谱.结论 甘肃产秦艽的3种基源植物遗传分化明显,RAPD方法能有效地将它们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16.
香港市售蒲公英及其混淆品土公英的DNA指纹鉴别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包括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AP-PCR)和随意引物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方法扩增蒲公英及其6种土公英混淆品的基因组DNA,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根据琼脂糖凝胶上显示的DNA带型差异可鉴别蒲公英和土公英混淆品。  相似文献   

17.
野生天麻和栽培天麻的DNA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野生天麻和3种人工栽培天麻进行DNA指纹图谱鉴别研究,了解其间遗传变异的大小,并建立天麻品种的检定方法.方法:采用RAPD技术.结果:从45个引物中筛选出23个扩增稳定且谱带清晰的引物,共得到209个遗传标记.DNA指纹图谱显示,各样品间有遗传差异,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据此可进行鉴别.结论:RAPD技术可作为天麻鉴别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9,(2)
目的:采用RAPD技术对不同来源的25个无花果栽培品系进行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并从分子水平加以分类,为进一步构建无花果DNA指纹图谱和品种性状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25种无花果叶片为材料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40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RAPD扩增。利用DPS v7.5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0条引物共扩增出257条带,其中13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率为54.1%。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25~0.874,平均为0.449。在遗传距离为0.83时,可将25个无花果品系分为2大类:布兰瑞克为一类;其他24个品系聚为一类。大多数品系均聚集在遗传距离小于0.17的范围内。同时利用RAPD分子标记鉴别出了7、18、23号无花果。结论:25个无花果品系间遗传多样性较低,种群间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基于ITS序列对金蝉花与独角龙进行分子鉴定,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鉴别金蝉花及其混淆品独角龙.分别提取10批金蝉花与5批独角龙的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ITS序列并测序,利用MEGA 7.0软件比较二者的稳定差异位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HPLC建立金蝉花与独角龙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  相似文献   

20.
白术种质AFLP指纹图谱分析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中药白术种质AFLP指纹图谱的分析体系。方法:10份野生及栽培白术样品,采用EcoRI/MseI双酶切和银染技术,以获得指纹图谱。结果:1)2倍CTAB法提取的白术基因组DNA质量最好;2)从40对AFLP引物中筛选到了16对能扩增出较强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共获得了3003条多态性条带,并根据多态位点可将10个白术种质聚类为四种类型。结论:建立的白术种质AFLP分析体系,可为种质保存和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