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270例脑卒中或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各90例,中药组采用泻胃化瘀止血糊剂,2次/d;西药组给予法莫替丁注射液20mg静脉推注,2次/d;空白组不给予任何预防药物。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率、胃液pH值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认为中药泻胃化瘀止血糊剂有防止胃黏膜应激损伤和促进受损黏膜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和胃,理气化积”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4-09/2005-09河南商丘医专附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中药治疗组,中西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每组43例。均对干预方案知情同意。②中药治疗组:给予自拟“健脾和胃,理气化积”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砂仁12g,炒白术12g,陈皮12g,枳壳12g,茯苓12g,甘草6g,焦三仙各12g。该中药由本院中药房提供,1剂/d,水煎2次,取汁600mL,分3次饭前1h温服,7d为1个疗程。③中西药治疗组:给予上述中药,剂量、用法、疗程同上。西药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均20mg/次,3次/d;多潘立酮10mg/次,3次/d。多酶片,3片/次,3次/d。7d为1个疗程。④西药治疗组:给予上述西药,剂量、用法、疗程同上。各组均干预14d。⑤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进行胃部B超检查,计算半排空时间;采用多道胃肠电生理仪进行检测,记录指标为主频、慢波频率。⑥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中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治疗后胃半排空时间、振幅、频率和运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t=3.21~17.71,P<0.05),西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近(P>0.05)。②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胃电图的主频、慢波频率明显快于治疗前(t=24.03~48.15,P<0.01),西药治疗组胃电图的主频、慢波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药“健脾和胃,理气化积”汤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疏肝和胃法中药结合西药帕罗西汀(赛乐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帕罗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健脾祛湿,疏肝和胃法中药.2组均连续观察6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7.78%,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周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湿,疏肝和胃法中药结合西药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4.
中药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56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32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和比较2组疗效和血压、体重、血糖、血脂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比较,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压、体重、血脂、餐后2h血清胰岛素治疗前后的差值,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采用中药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背景:大量的研究结果已证实,内皮细胞如能够早期覆盖受损的血管内膜层,则可避免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目的:通过与西药作用对比,观察中药桃核承气改良方对兔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生长及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4/11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完成.材料: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体质量2.0~2.5kg,高酯饲料喂养4周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造模,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桃核承气改良方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剂产品;舒降之为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产品:阿司匹林为拜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品.方法:40只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造模后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饲料喂养,中药组予桃核承气改良方13.5mL/kg灌胃4周,西药组予舒降之、阿司匹林混合液13.5mL/kg灌胃4周,模型组、空白组予生理盐水13.5mL/kg灌胃4周.主要观察指标:①造模后1,28d采用硝酸还原法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血清一氧化氮含量.②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血管中内皮素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结果:32只新两兰大耳白兔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n=8)、中药组(n=10)、西药组(n=8)和空白组(n=6).①与空白组相比,其他3组造模后1d血浆内皮素1升高,血清一氧化氮含量下降(P<0.05).造模后28d兔中药组、西药组血浆内皮素1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明显升高(P<0.05).②血管中内皮素1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弱(P<0.05).模型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桃核承气改良方能够促进内皮素与一氧化氮之间的平衡协调,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3.0 g/d,疗程14 d;观察组(40例)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次/d,疗程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影响.方法:试验对象: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3例急性胃炎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中心随机系统.83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西药+中药组两个组别.西药组给予西药治疗;西药+中药组给予活血止痛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观察指标:(1)急性胃炎总有效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差异.结果:(1)西药+中药组相比于西药组急性胃炎总有效率更高,X2检验结果P<0.05;(2)治疗前两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相似,t检验结果P>0.05;治疗后西药+中药组相比于西药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改善更显著,t检验结果P< 0.05.结论:活血止痛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中药组内服清热化瘀汤、西药组口服洛赛克等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单克隆抗体CD3、CD4、CD8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2组CD3、CD4水平均上升,CD8水平下降,中药组比西药组更明显(均P〈0.05),且CD4/CD8比值亦明显增大,均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清热化瘀汤能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健脾和胃,理气化积”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①选择2004—09/2005—09河南商丘医专附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中药治疗组,中西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每组43例。均对于预方案知情同意。②中药治疗组:给予自拟“健脾和胃,理气化积”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苠30岛党参15g,砂仁12g,炒白术12g,陈皮12g,枳壳12g,茯苓12g,甘草6g,焦三仙各12只。该中药由本院中药房提供:1剂/d,水煎2次,取汁600mL,分3次饭前1h温服,7d为1个疗程。⑧中西药治疗组:给予上述中药,剂量、用法、疗程同上。西药给予维生素B。,维生素民,均20mg/次,3次/d;多潘立酮10mg/次,3次/d。多酶片,3片/次,3次/d。7d为1个疗程。④西药治疗组:给予上述西药,剂量、用法、疗程同上。各组均干预14d。⑤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进行胃部B超检查,计算半排空时间;采用多遭胃肠电生理仪进行检测,记录指标为主频、慢波频率。⑥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9例均进人结果分析.①中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治疗后胃半排空时间、振幅、频率和运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t=3.21~17.71,P〈0.05),西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近(P〉0.05)。②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和中西药治疗组胃电图的主频、慢波频率明显快于治疗前(t=24.03-48.15,P〈0.01),西药治疗组胃电图的主频、慢波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中药“健脾和胃,理气化积”汤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成骨细胞中ASK1、ERO1、Caspase-12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9只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每组3只。三组分别用中药提取液、雌二醇混悬液按中药剂量和同体积(约10 ml)蒸馏水灌胃,1个月后抽取含药血浆。选用1 d龄SD大鼠获取原代的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凋亡空白组、正常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予对应的含药血浆培养;凋亡空白组和正常空白组均给予常规血清培养。24 h后检测ASK1、ERO1和Caspase-12含量。结果:在ASK1方面,中药组、西药组与凋亡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西药组比中药组更能显著降低ASK1m RNA的表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RO1方面,中药组、西药组与凋亡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西药组比中药组更能显著降低ERO1蛋白的表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spase-12方面,中药组、西药组与凋亡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中药复方通过ASK1、ERO1所介导的方式对成骨细胞的凋亡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中药基本方辨证运用对崩漏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辨证运用对崩漏治疗作用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自愿方法,将352例崩漏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256例在辨证分型基础上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96例仅用与试验组同样的西药方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崩漏的疗效.结果:2组在总疗效和止血疗效方面,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直接的相关性(P>0.05).症状积分下降值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试验组在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总疗效、止血疗效和症状减轻方面,辨证运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崩漏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根据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胃内残留量探索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将80例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按所抽出胃液量3个方案分别给予持续喂养(<50 ml);间隔2~4 h(50~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继续喂养;暂停4~8 h(>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喂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食、禁水,并给予抑酸剂治疗.观察2组消化道出血24~48 h控制效果、胃肠道耐受及预后.采用SPSS 10.00分析结果.结果 实验组24~48 h出血控制率明显增加(P<0.01),胃肠道耐受率明显提高(P<0.01),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可根据胃残留量,给予不同的方案营养.  相似文献   

13.
张随玉  艾莉  刘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28-3929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后多系统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6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给予洗胃、吸附、导泻、血液灌流常规治疗的同时,于5%葡萄糖液250 ml中加入川芎嗪300 mg,静脉滴入,1次/d,连用10~14 d.对照组不用川芎嗪,其他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两组肺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肝脏、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肺、肾脏、肝脏、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嗪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多脏器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根据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胃内残留量探索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将80例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按所抽出胃液量3个方案分别给予持续喂养(<50 ml);间隔2~4 h(50~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继续喂养;暂停4~8 h(>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喂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食、禁水,并给予抑酸剂治疗.观察2组消化道出血24~48 h控制效果、胃肠道耐受及预后.采用SPSS 10.00分析结果.结果 实验组24~48 h出血控制率明显增加(P<0.01),胃肠道耐受率明显提高(P<0.01),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可根据胃残留量,给予不同的方案营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3例给予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圣通平10mg,每日2次,对照组62例给予圣通平10mg,每日2次,2组疗程都为1 5d,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血压治疗前后、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的75.80%(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化疗后胃肠黏膜损伤大鼠胃、回肠黏膜的组织形态及血清IL-10、IL-1β水平,探讨参芪薏苡仁粥对化疗后胃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膳组及空白组,每组12只.复制5-氟尿嘧啶所致胃肠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后,药膳组给予参芪薏苡仁粥10ml/kg/d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5 d后留取大鼠胃黏膜、回肠黏膜,通过HE染色后比较黏膜组织形态差异;采用Elisa检测血清IL-10、IL-1β浓度.结果:3组大鼠胃黏膜及回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程度呈现模型组>药膳组>空白组的变化趋势.3组大鼠血清IL-10、IL-1β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薏苡仁粥可能通过调控血清IL-10、IL-1 β水平,修复化疗所致胃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7.
背景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的观察调脂增寿汤干预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中医科和心内科.对象2002-02/2004-01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和中医科血脂异常住院患者及血脂门诊患者120例.方法12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3例,给予调脂增寿汤,1剂/d,早晚饭前分服;西药组40例,给予普伐他汀钠,10 mg/片,1片/d,每晚睡前口服;中西药组37例,给予普伐他汀钠和调脂增寿汤,其药物剂量、组成及服用法均同前.各治疗8周,观察其疗效、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120例,因是外地患者失去联络及未能及时复诊共失访27例,其余的93例患者全部完成数据采集.①各组疗效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效率相似(81%,80%,P>0.05),且均小于中西药组(97%,P<0.05).②各组治疗前后血脂系列变化的比较中药组三酰甘油由(2.59±1.64)mmol/L降至(1.56±0.72)mmol/L,血清总胆固醇由(5.30±1.71)mmol/L降至(4.35±0.85)mmol/L(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1.32±0.37)mmol/L升至(1.50±0.22)mmol/L(P<0.05);西药组三酰甘油由(2.84±1.50)mmol/L降至(2.04±0.98)mmol/L,血清总胆固醇由(5.50±1.22)mmol/L降至(4.71±0.89)mmol/L(P<0.05,P<0.01);载脂蛋白A1由(1.24±0.21)g/L升至(1.49±0.15)g/L(P<0.01);中西药组对降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升高载脂蛋白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疗效显著(P<0.01,P<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中药组不良反应例数低于西药组(1例,7例).结论调脂增寿汤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加减味煎剂、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大鼠的作用效果。方法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白头翁汤加减味煎剂组(中药组)和思密达混合液组(西药组),各10只;空白组不造模,对照组、中药组与西药组制成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第2天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液、白头翁汤加减味煎剂、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2mL/次,1次/d;观察各组一般征象并评分,并于灌肠后第8,14天分别解剖部分大鼠,观察直肠组织病理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水平。结果灌肠后1~7d,中药组、西药组一般征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8~14d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血清IL-6,IL-8低于对照组和西药组(P<0.05),且直肠组织病理表现较对照组、西药组明显改善。结论白头翁汤加减味煎剂灌肠可改善放射性直肠炎大鼠改善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管内注入中药糊剂配合静脉应用止血、制酸药物,观察用药48—72h内消化道有无继续出血现征象。结果:60例患者用药48—72h内消化道无继续出血征象,血压脉搏平稳。结论:采用胃管内注入中药糊剂配合静脉应用止血、制酸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过强的创伤应激能引起免疫调节失衡,导致免疫抑制.补益类中药复方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减轻创伤早期过强的应激性损伤,控制伤后早期炎性细胞的过量释放.目的了解补益、镇静安神及大黄等中药组方对创伤应激早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设计析因设计.单位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急诊科和统计室.材料实验于2003-03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动物为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36只.方法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n=6)不造模,灌胃生理盐水0.5 mL,2次/d.②模型组(n=6)制备骨折创伤模型,伤后1 h灌胃生理盐水0.5 mL,2次/d.③补益+安神中药组(n=12)同前造模,伤后1 h灌胃中药(炙黄芪50 g,当归20 g,石昌蒲30 g,质量浓度1 g/L)0.5 mL,2次/d.④补益+安神+大黄组(n=12)同前造模,伤后1h灌胃中药(炙黄芪40g,当归15 g,酒大黄10 g,栀子15 g,石昌蒲20 g,质量浓度1 g/L)0.5 mL,2次/d.伤后6,48 h取血测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做腹腔吞噬细胞活性检测.主要结局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血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吞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结果经补充后36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伤后6 h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补益+安神中药组和补益+安神+大黄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至伤后48 h,模型组由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补益+安神+大黄组仍低于模型组(P<0.05).②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伤后6h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补益+安神中药组和补益+安神+大黄组则低于模型组(P<0.05).至伤后48 h,模型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两组无差异(P>0.05).③吞噬百分率补益+安神中药组和补益+安神+大黄组均高于模型组(0.46±0.17,0.56±0.15vs 0.21±0.02,P<0.01).④吞噬指数补益+安神中药组和补益+安神+大黄组均高于模型组(21.2±6.77,23.3±6.34 vs 13.8±2.76,P<0.01).结论两种组方对断肢应激鼠伤后早期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增高均有控制效应,并可使创伤鼠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得到保护.证明当归、黄芪、大黄等药与镇静安神药组方,具有控制创伤应激后过强全身炎性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