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3个月后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肌力进行重新评估,观察两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及肌力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加快脑卒中患者受损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分别在入组时、治疗8周对两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网络重建仪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以使偏瘫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每日1~2次,每次25~30分钟;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每10天对两组患者进行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将所得数据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肌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有利于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患者康复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HBO)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高压氧治疗;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结果: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改善,康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改善与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相关性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干预组53例。对照组53例患者进行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等多种治疗方法在内的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5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另外进行呼吸肌反馈训练。每周5次,共训练4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评定、上下肢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对治疗后的患者呼吸功能与肢体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评定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 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水平与肢体功能FMA、MBI评分呈正相关(r=0.425、0.478,P<0.05)。结论 呼吸肌反馈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与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呈正相关,可以在临床上通过改善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水平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在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天和治疗后6周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能力(ADI)。结果:经6周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ADL(Barthel指数)两组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期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2 0 0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 0例 )。治疗组在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正规的康复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当天和治疗后 6周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结果 经 6周治疗后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FMA)、ADL(Barthel指数 )两组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舒晓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96-139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步态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5例偏瘫步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0例,加强组235例。按传统的脑血管病护理方法设计良肢位,患肢的被动运动和按摩,肢体的主动运动训练,知识和技术上的指导等达到主动训练。结果:对患者入院时和1个月后的患肢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加强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可降低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绯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1005-1005,1007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早期康复护理,出院前对比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了解肌体功能康复程度。结果:偏瘫患者肌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组病人在入院时与出院前肌力比较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康复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采用6级肌力评分法,于入院和出院前各自评定肢体运动功能,两组同时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早期给予康复护理。结果:入院3天内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7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随意运动训练,康复组患者在术后48h即给予康复卧位,72h病情稳定给予肢体运动护理。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28天,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和测定肌力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手术后早期采取康复卧位和肢体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浅析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良肢位摆放、饮食护理、康复治疗、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早期干预,分别定期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MESS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定法(FMA)等进行脑损伤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评定。结果:经治疗和康复护理3个月后康复护理组患者MESSS、FMA和ADL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珍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6):149-150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发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早期康复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作者自定的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ADL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明显(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陈兰英 《安徽医学》2012,33(8):1082-108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根据Brunnstrom评定法作详细的功能障碍评级,针对患者的不同时期(即卧床期、离床期、步行期),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8周后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康复护理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病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其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常规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行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7周进行评测,患肢运动功能按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分期法判定.结果:经7周治疗后早期的康复活动在患肢的运动功能状态、生活自理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针灸、中频电加高压氧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67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头颅CT或MRI检查,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内出血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对比,FMA评定偏瘫侧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P〈0.01;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0.01。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技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有重要作用,达到了使患者意识、认知、运动、感觉等功能最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8.
詹新徽  韩淑芳 《农垦医学》2005,27(6):475-47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两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康复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于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针对性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康复组护理30 d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探析其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科2011年3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肌力均一定程度恢复,观察组恢复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恢复,观察组Fugl-Meyer和Barthe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