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评价颅咽管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CT和MRI表现。结果:37例颅咽管瘤中,27例呈囊性,CT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伴蛋壳样钙化,MRI25例呈长T1WI,2例短T1WI,均为长T2WI;7例囊实性,CT表现为混杂密度影,MRI T1WI呈低等混合信号,T2WI呈等高混合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质部分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则环状强化;3例呈实性,CT表现为等或略高密度影,MRI呈等T1WI,长T2WI,增强扫描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CT和MRI是诊断颅咽管瘤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和MRI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CT和MRI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及CT、MRI诊断的1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单侧发病7例,双侧发病6例,共19个病灶,MR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高信号而T2 WI呈等或低信号、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三种类型,CT表现为高密度、等低混杂密度两种类型.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和MR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定位及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临床症状、病理改变与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MRI表现并与临床症状进行对照。结果 (1)43例MRI共发现子宫肌瘤81个,手术病理证实92个,MRI漏诊率为11.96%;(2)子宫肌瘤MRD以T1WI、T2WI均显示低信号,其次为等信号最具特征;(3)肌瘤变性MRI平扫信号稍高,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4)肌壁间肌瘤和粘膜下肌瘤临床大多出现月经改变。浆膜下肌瘤临床大多无症状。结论 (1)MRI检查应采用多方位成像技术;(2)对肌瘤变性的诊断MRI表现较临床症状敏感;(3)子宫粘膜下及浆膜下肌瘤提倡MRI增强扫描,有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影像学对颅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认识。方法:1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经CT检查,其中3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肿瘤位于额颞顶部、额部、颅中窝、顶部各2例,额顶部、额颞部各1例,CT显示不均匀高密度区或混杂密度区,不均匀强化,2例伴颅骨破坏向颅外生长,MRI(2例)1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1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全部肿瘤边缘呈分叶状。脑血管造影(3例)见大脑前、中动脉受压或弧形移位,可见肿瘤血管显影。结论:对中老年颅脑CT、MRI等影像学表现酷似恶性脑膜瘤、胶质瘤或脑转移瘤者,结合病程短和病情急剧加重,应考虑本肿瘤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颅内三叉神经鞘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三叉神经鞘瘤的CT和MRI资料,9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结果颅内三叉神经鞘瘤分三型:颅后窝型(4例)、颅中窝型(3例)及骑跨型(9例);CT扫描肿瘤呈混杂密度、均无钙化;可见岩尖骨质吸收或破坏(4例)。肿瘤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病灶呈均匀强化,囊变(6例)病灶呈环状强化。结论CT和MRI能较准确地显示肿瘤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和增强表现,对颅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对神经鞘瘤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CT。  相似文献   

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CT扫描7例,MRI扫描2例。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平均9.5cm。2例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3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扣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5例有钙化。MRI2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实性成分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性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神经节细胞瘤的CT和MR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神经节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与方法:神经节细胞瘤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加增强;8例病人做MRI,其中4例做MRI增强。结果:CT上均显示为边缘清楚的卵园形肿块,其中3例低密度(CT值<20Hu),4例中等密度,2例混杂囊实性密度。2例有点状及粗大钙化.8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神经节细胞瘤典型的CT表现为低密度和点状钙化,在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MRI增强扫描.T1WI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AML)的多层螺旋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ML的MSCT及MRI表现.结果 MSCT扫描显示肾上腺区低密度肿块14例,混杂密度肿块11例,实性肿块2例,双侧肾上腺多发混杂密度肿块1例,12例有钙化,5例有出血及坏死,其中有2例患者混杂密度肿块内既有钙化又有出血及坏死,13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19例做MRI检查的患者中,有11例MRI表现为右侧肾上腺区肿决T1wI、TW2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影,7例表现为左侧肾上腺区肿块T1wI、TW2 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1例双侧肾上腺多发病灶者表现为右侧肾上腺T1WI、TW2 I混杂高信号影,左侧多发病灶T1WI、TW2 I呈混杂信号.结论 MSCT及MRI在AML中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CT扫描显示肾上腺区低密度肿块9例,混杂密度肿块7例,实性肿块1例,8例钙化,1例出血,11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4例MRI检查示右侧肾上腺区肿块T1WI、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CT及MRI在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SPT患者的CT和MRI资料,总结该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32例SPT均为单发,29例为类圆形,3例呈分叶状。CT平扫囊性部分呈水样低密度,实性部分呈软组织等低密度;MRI平扫T1WI呈混杂稍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渐进性延迟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结论:胰腺SPT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诊断SPT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小儿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 ,比较CT、MRI诊断准确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3 0例 ,分别行CT/MRI检查。CT检查平扫 /增强为 3 0 /12例 ,MRI检查 2 0例。结果 肝母细胞瘤的定位准确率 ,CT检查为 97% ,MRI检查为 10 0 %。定性准确率 ,CT检查为 93 % ,2例术前定性误诊 ,MRI检查为 95 % ,1例术前定性误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CT与MRI对肿瘤均能明确作出定性诊断 ,两者之间无差异 (P >0 .0 5 )。但MR由于多轴位成像 ,显示毗邻关系清晰 ,定位诊断准确 ,优于CT。结论 CT与MRI相结合 ,能更全面提供临床诊疗信息 ,有利于鉴别诊断 ,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MRI表现与伴随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内4540例膝关节MRI数据库,所有MRI检查由2台1.5 T磁共振机检查完成。由2名有多年经验的骨放射医师依据先前的MRI表现和关节镜结果诊断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韧带腱鞘囊肿、骨内腱鞘囊肿,评价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MRI特征表现以及与伴随征象的共存性。结果在所有4540例膝关节MRI中,34例(34/4540,0.7%)诊断为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13例(13/34,38%)为前交叉韧带单独黏液样变性,21例(21/34,62%)为黏液样变性伴有韧带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最大直径平均为16 mm (最小6 mm,最大30 mm),18例(18/21,86%)发生在近端,2例(2/21,9%)发生在远端,1例为近端与远端均有(1/21,5%)。24例(24/34,71%)伴有骨内腱鞘囊肿。11例(11/34,32%)伴有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结论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在MRI上表现为特征性的“芹菜梗”征,多伴有韧带腱鞘囊肿和骨内腱鞘囊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组织学检查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腹膜后淋巴结结核11例,均作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1例CT平扫中4例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5例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影;2例表现为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4例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呈环形强化,5例平扫示腹膜后病灶为多个淋巴结彼此融合而成,环形强化的淋巴结形成多房样征象;2例淋巴结钙化的病灶表现为无强化。3例MRI平扫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影,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呈多房样强化。8例合并腹内脏器结核,8例合并肺结核。结论平扫呈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或多房样强化是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最常见的征象,影像学表现比较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CT和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2例肾上腺神经鞘瘤均单发,其中左侧8例,右侧4例,肿瘤体积1.75 cm×1.64 cm×2.91 cm~12.56 cm×9.63 cm×25.26 cm,CT平扫8例为均匀等密度或略低密度,4例密度不均,内有坏死、囊变,其中1例伴少许钙化,平均CT值15~40 HU,增强后呈轻至明显强化,实质部分强化均匀,囊性部分无强化。MR平扫示肿瘤在T1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1例肿瘤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3例由于坏死、囊性变信号不均。结论 CT和MRI显示肾上腺区病变具有完整包膜、内部囊性变、出血、钙化及渐进式强化等为肾上腺神经鞘瘤主要影像学特征,可提示肾上腺神经鞘瘤诊断、并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骶骨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骶骨肿瘤MRI表现的分析,探讨其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骶骨肿瘤的MRI影像特征,所有病例均摄X线平片检查;14例骶骨肿瘤中脊索瘤5例,骨巨细胞瘤3例,转移瘤2例,神经鞘瘤2例,软骨肉瘤1例,畸胎瘤1例,部分行CT检查。结果:各种骶骨肿瘤的MRI征象包括病变不同的范围及中心位置,MRI信号强度,骶骨的骨质破坏,骶孔扩大变形,软组织肿块,病灶内钙化及骨嵴形成,髓腔浸润。结论:MRI可作为骶骨肿瘤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腺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腺瘤(HA)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HA的影像资料,其中CT和MRI扫描各8例.结果 CT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影4/6例; CT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明显高密度影4/6例;门静脉期表现为高密度或略高密度6/8例;3/5例在延迟期扫描表现为等密度.2例增强及延迟扫描均为低密度的病灶,病理显示其内明显脂肪变.7/8例在MR的T1WI为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影,8/8例T2WI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中高信号影; MRI的动态增强扫描与CT增强扫描类似.结论影像检查能够正确诊断大部分肝脏腺瘤病例,MRI对显示HA病理特征优于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2例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①临床资料:例1,39岁女性,发现盆腔包块8年余,月经量增多2年,经期及月经周期无明显变化.B超:子宫肌瘤,宫腔少量积液,后壁约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简称UE)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尿毒症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6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临床表现为出现神经、精神及不自主运动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异常,而行颅脑CT或MRI检查,其中CT扫描3人,MRI扫描16人,DWI扫描10例,增强扫描4例。结果:CT及MRI显示病灶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呈基本对称分布,脑内其它区域亦可受累。CT表现为稍低密度影;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表现呈较低或等信号,ADC图上呈较高信号;DWI表现呈高信号,ADC图上则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CT及MRI检查能够明确尿毒症脑病患者脑部病变的部位及性质,从而进一步指导治疗,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0例巨大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巨大肾上腺腺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巨大肾上腺腺瘤的临床和CT资料,回顾性分析肾上腺腺瘤较少见的影像征象,10例均做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10例巨大肾上腺腺瘤,均单发,右侧4例,左侧6例,肿瘤最小径5.4cm,最大径17.5cm,2例腺瘤内有出血、钙化、囊变;增强后腺瘤轻-中度强化7例,明显强化3例。结论:肾上腺腺瘤虽然为常见病,但有时也会长得很大,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CT表现不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