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南鬼灯檠的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西南鬼灯檠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贵州、云南两省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西南鬼灯檠药材为对象,对10批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10批样品中有10个共有峰,10批药材相似度较高,色谱峰强度不同是药材的主要差别。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0批样品按采收期不同分为2类。结论:该方法能很好分离西南鬼灯檠的各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可用于西南鬼灯檠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贵州产荭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勇  郑林  王爱民  兰燕宇  王永林 《中成药》2008,30(7):945-949
目的:研究贵州产荭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模式识别方法。方法:利用HPLC-DAD方法,以贵州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荭草药材为研究对象,对20批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并通过对照品与药材样品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性和紫外光谱相似性比较,对其主要色谱峰进行初步归属,同时运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20批荭草药材的指纹图谱有12个特征共有峰,并指认了9个色谱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20批药材按采收期不同分为3类。结论:贵州产荭草质量较为稳定,荭草指纹图谱的模式识别直观、可行,为荭草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三桠苦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 采用HPLC法对19批三桠苦叶进行指纹图谱构建,运用指纹图谱参数共有峰和相似度进行分析,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三桠苦叶的HPLC指纹图谱,得到了12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69~0.98,19批药材聚成3类.结论 三桠苦叶的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的识别为更全面地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4.
草珊瑚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根顺  徐丽芳  李鹏 《中草药》2011,42(2):293-296
目的建立草珊瑚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采用HPLC法对19批草珊瑚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运用指纹图谱参数共有峰、n强峰和相似度进行分析,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草珊瑚的HPLC指纹图谱,得到了13个共有峰,建立了8强峰,相似度在0.82~0.98,19批药材聚成4类。结论草珊瑚的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的识别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为30℃。并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鸡血藤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鸡血藤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35个共有峰,并根据对照品指认6个共有峰。17批药材的相似度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可以快速、高效地评价不同产地鸡血藤药材的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梅花鹿茸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梅花鹿茸和马鹿茸的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方法利用HPLC-DAD方法,以不同产地梅花鹿茸药材为研究对象,对10批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梅花鹿茸和马鹿茸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10批梅花鹿茸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梅花鹿茸和马鹿茸分为3类。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模式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刺柏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鉴别其易混淆品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12批刺柏叶药材和4批易混淆品种,对测得的色谱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12批刺柏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的刺柏叶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其中指认13号峰为穗花杉双黄酮色谱峰;12批刺柏叶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范围为0.962~0.996,4批易混淆品种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范围为0.580~0.951;聚类分析中12批刺柏叶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777%的5个主成分,以这5个主成分计算所有批次刺柏叶的综合得分,得到刺柏叶药材的质量排序结果。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有效的鉴别刺柏叶正品和易混淆品种,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对刺柏叶药材的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鼠掌老鹳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鼠掌老鹳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收集了不同产地的27批样品进行测定,并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21批样品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鼠掌老鹳草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付小梅  孙菡  刘婧  裴建国  吴志瑰  黄潇 《中草药》2018,49(19):4653-4661
目的建立栀子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栀子及其主要混淆品(水栀子、大红栀子)的指纹图谱,并通过HPLC-ESI-MS对指纹图谱中的色谱峰进行鉴定。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样品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获得了栀子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17个,鉴定出15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能将22批栀子类药材区分为栀子、水栀子、大红栀子。结论栀子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识别为栀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枣仁安神胶囊HPLC指纹图谱,通过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全面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确定12批次安神胶囊指纹图谱的15个共有峰,鉴定其中3个共有峰的化学成分。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生产厂家12批枣仁安神胶囊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2批枣仁安神胶囊样品图谱与对照图谱比较,不同厂家相似度差距较大,质量不稳定。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均可将不同生产厂家的枣仁安神胶囊分为3类,且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高效、稳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可有助于枣仁安神胶囊的整体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移植珠子参质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珠子参的质量分析方法,为珠子参的栽培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样品用60%乙醇超声提取40min,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移植两年的珠子参中竹节参皂苷IVa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移植一年的;同一植株珠子参的串珠状根茎不同珠(颗)的根茎中竹节参皂苷IVa含量是不同的,其含量似呈正态分布。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栽培珠子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文燕  赵强  张铁军  朱宏吉  黎阳 《中草药》2009,40(12):1980-1983
目的 研究川芎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川芎药材的HPLC的指纹图谱,收集了不同批次的23批样品进行测定,并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建立川芎药材的指纹图谱.结论 该方法 可用于川芎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UPLC及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土茯芩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方法 分别采用UPLC与HPLC对12批土茯苓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计算不同产地样品之间的相似度.结果 分别建立了土茯苓药材的UPLC与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两种方法均可标示出16个共有特征峰,12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予0.9.结论 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土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并识别不同产地白三七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白三七指纹图谱,同时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对实验数据进行识别,以分析不同产地白三七药材间及同科同属5种药材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并通过总量统计矩法对白三七药材共有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白三七指纹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并指认了人参皂苷Rg1、Re、Rb1及竹节参皂苷V、IV、IVa色谱峰;其中竹节参皂苷V和IV在不同批次白三七样品中的质量波动较小;各产地白三七样品除产自四川大凉山样品(S7)外相似度在0.90以上;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均将白三七样品分为3类;五加科人参属5种药材成分总量统计矩参数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的白三七HPLC指纹图谱和化学识别模式可为其质量控制和区分同科同属5种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白芍的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燕  赵强  张铁军  朱宏吉  黎阳 《中草药》2009,40(11):1810-1814
目的 研究白芍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白芍药材的HPLC的指纹图谱,收集了不同批次的47批样品进行测定,并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样品分为药材和饮片两类.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白芍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元胡止痛片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厂家的元胡止痛片质量。方法:构建10个厂家共12批元胡止痛片HPLC指纹图谱,对共有峰化学成分进行质谱解析,并结合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对HPLC指纹图谱中的15个共有峰进行结构鉴定,其中12个成分来自延胡索,3个成分来自白芷;12批元胡止痛片指纹图谱相似度值范围在0.498-0.999之间,可以将样品分为3类;聚类分析结果将12批样品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采用3个主成分代表15个共有峰信息,将12批样品分为3类,分类结果主要受延胡索成分影响。3种分析方法对12批次样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结合3种分析方法结果可以将12批样品按照质量差异分为三级。结论:不同厂家的元胡止痛片质量差异较显著,相似度分析方法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均可以对不同厂家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评价,并深入分析样品差异的影响因素,可以作为不同厂家样品质量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中药三七的HPLC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用于三七不同药用部位(主根、剪口、支根)的区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HPLC获取35批不同部位三七样品的化学信息,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相似度,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别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35批三七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相似度>0.994);所建立的PCA模型可区分剪口,PLS-DA可将三者完全区分,并发现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等7个特征峰是导致三七不同部位间差异的标志物。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化学模式识别模型,能准确有效的区分三七不同部位,为三七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脉安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影响质量差异的特征化合物,探讨脉安颗粒质量差异。方法 收集19批脉安颗粒,分析并匹配指纹图谱,评价相似度;采用MetaboAnalyst 5.0在线分析系统及Sim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样品质量并找出影响样品质量的特征化合物。结果 建立了脉安颗粒HPLC指纹图谱,匹配21个共有峰,分别指认出8个化合物,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82~0.987。经分析,19批样品可分为3类,明确了影响脉安颗粒质量差异的特征成分。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可用于脉安颗粒质量综合评价及差异性成分分析,为其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萍    郑天骄    张文娟  焦坤  魏锋  刘斌 《中国药学杂志》2015,50(4):293-298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建立5种发酵虫草菌丝类制剂的核苷类成分特征图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Lichrospher RP-C18(4.6 mm×250 mm,5 μm),甲醇-水二元梯度洗脱模式,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为25 ℃,建立5种发酵虫草菌丝类制剂68批样品的核苷类成分特征图谱,同时指认了5个核苷类成分,并采用相似度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特征图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样品分析,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和心肝宝胶囊各自聚为一类,说明对于独家生产的品种质量差异小,样品质量较为一致。而多厂家生产的品种如至灵胶囊,样品的差异性较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厂家的同一制剂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样品差异性也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结论 所建立的发酵虫草菌丝类制剂的核苷类成分特征图谱的特征性和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各发酵虫草菌丝制剂的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