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本虚标实证,病机关键为脾虚食滞、食积化热、水湿内生等证,故治疗上从健脾益气、清热除湿着手。吾师自拟口腔溃疡方以治疗该病,达到健脾扶正、清热泻火、醒脾除湿作用,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病,与中医学中"口疮""口糜""口疳"类似.西医多采用局部对症治疗,全身治疗时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较大的不良反应.中医临床治疗时,不可纯用清热之法;遵《金匮要略》"狐惑病"之论,以甘草泻心汤加减,寒温并用,守"清热除湿,扶正解毒"之法,治疗该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吴小彬  雷开芬  梁超 《四川中医》2013,(12):112-113
目的:观察补气养阴除湿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自拟补气养阴除湿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C片、左旋咪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总体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程结束后3个月及6个月复发例数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养阴除湿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无毒副反应,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培教授是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擅长治疗脾胃相关疾病和内伤杂病,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李培教授认为,本病以湿热内蕴,阴血亏虚为主要病机,以清热除湿,养血活血作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大法,临床疗效显著。将李培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短,复发次数少,复发间隔时间长;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够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减少复发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通络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临床疗效。方法:7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以清热凉血通络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 50mg、维生素B225mg,一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中药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凉血通络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介绍熊俐教授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支原体感染为正气不固,湿毒之邪内侵,治当以除湿解毒,益气扶正,自拟除湿解毒扶正方联合阿奇霉素以治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挖掘季伟苹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用药参考依据。方法:1262例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经季伟苹教授治疗的患者,将其诊疗数据标准化,建立对应数据库。运用SPSS19.0、Clementine12.0统计学软件,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关联分析总结季伟苹教授用药规律及用药特色。结果:季伟苹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核心处方为:生地黄、玄参、黄芪、麦冬、甘草、白花蛇舌草、陈皮、泽泻、白术。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公因子14个。结论:季伟苹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用药原则为"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清热除湿"。同时注重"调畅肝脾气机,保护脾胃功能"。医案数据挖掘研究结果与季伟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学术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并复发性口腔溃疡,使病情变的更为复杂,常用养阴清热药及外敷冰硼散、西瓜霜之法,糖尿病及口腔溃疡症状可暂行缓解,但口腔溃疡常复发,迁延难愈。属于中医消渴病口疮,其病机为阴虚内热,津液不足,热毒内生,口腔黏膜失其濡润,络脉受损而发为口疮,经滋阴清热、解毒生肌治法用药,效果不理想。后用引火归元之法,以知柏地黄汤合交泰丸为方化裁,使病人血糖控制,口腔溃疡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阴虚火旺型的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滋阴清热汤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2%、对照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汤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半夏泻心汤新用三则:慢性胆囊炎,证属肝脾不和,湿热内蕴,治宜疏肝健脾,利湿降逆;复发性口腔溃疡,证属湿浊上扰,治宜升清降浊;感冒后咳嗽:证属气虚寒热夹杂,治宜益气解表,宣肺止咳。  相似文献   

12.
滑膜炎多实多热,或虚实夹杂。仝士颖主任中医师临证常用清热解毒、扶正托毒、健脾利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五法。喜用全蝎、蜈蚣、炮山甲等虫类药,搜络祛风。指出:病久疾深,非虫类药不能奏其功。  相似文献   

13.
刘滨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21,38(8):1046-1049
刘维教授以阴毒立论,选用地榆甘草汤加减方治疗白塞氏病。阴毒致病,常体现为毒邪伤及阴分。白塞氏病从临床所见,认为毒邪可侵犯太阴、少阴、厥阴经络,尤以太阴脾经受伤为著。地榆甘草汤能入阴解毒,敛疮止溃,对白塞氏病口腔、外阴及肠胃溃疡效果明显,在临床使用中还应依据毒邪的性质和所侵犯的部位随症加减。文章同时对地榆甘草汤治疗白塞氏病的免疫机制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辨证使用自拟汤剂及散剂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高热患儿予布洛芬混悬液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辨证施治以化湿解毒汤、清热解毒汤,有口腔溃疡及疱疹溃破者外用愈溃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发热、皮疹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转为重症患儿例数,总病程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自拟汤剂及散剂辨证施治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药剂价廉,无毒副作用,使用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张琪从脾肾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方法。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位在脾、肾两脏,脾肾虚损贯穿疾病始终,也是湿浊产生的基础,瘀血为基本病理表现;病理变化呈现出虚实错杂、湿毒内蕴、血络瘀阻等特征。结论:国医大师张琪采用化浊泄热、活血解毒、健脾补肾、温阳泄浊等治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下肢慢性丹毒为外科常见病之一,具有病程久、反复发作的特点,陈宝贵教授认为内有余毒血热,外感湿邪、火毒、风邪,内外合邪,瘀滞肌肤为该病主要的病因病机,用药上采用分期论治、外洗配合内服的治疗方法,诸法共施使阳气足、气血活、风亦平,湿热除,有效缩短病程、防止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药汤剂配合溃疡散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配合溃疡散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将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以清热解毒凉血祛湿中药汤剂内服配合溃疡散外敷;对照组35例使用意可贴溃疡贴,口服复合维生素B2片、维生素C。治疗1个月进行疗效判定,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8.57%。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配合溃疡散外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肝经及其分支通过直接循行入口或与脾经、胃经交会的方式影响着口腔溃疡的发生。肝经经气异常会导致肝血不足,肝气升降失司,气血不和,诸病皆起,在口则表现为溃疡的反复发作。肝气升发太过或疏泄不及都易致情志病,这些负性心理因素抑制人体内与溃疡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与调节,诱发口腔溃疡并影响其修复。肝胆相互表里、同居中焦,共具枢转气机功能。若疏泄失常,则脾胃之气升降异常,运化失司,聚湿生热导致口舌生疮。肝失疏泄亦可母病及子,累及于心,上达口舌,发为溃疡。"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肝血是月经来潮的重要保证,肝脏对经期体内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有重要调控作用,基于此,经行口糜这类特殊的口腔溃疡亦须从肝论治。免疫功能异常和微量元素缺乏同样被认为是引起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重要因素,这两者又与肝脏相互影响。总之,无论从中医学还是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肝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肝探析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具有现实意义,为临床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小鼠口腔溃疡情况及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2、IFN-γ水平,来评价补中益气汤对实验性脾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小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先用限制饮食和过度劳倦法建立小鼠脾虚模型,然后用抗代谢化疗药甲氨喋呤腹腔注射,3种方法联合应用复制小鼠脾虚型口腔溃疡模型;②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并取正常及有损伤的口腔黏膜组织,做病理检查;③再将剩余模型小鼠随机分为补中益气汤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每组小鼠一般症状体征及口腔溃疡变化情况,检测IL-2、IFN-γ含量。结果:模型小鼠口腔黏膜可见黏膜有上皮层坏死、脱落,表面覆盖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性渗出物,黏膜伴见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血清IL-2、IFN-γ含量水平显著下降(P〈0.01);补中益气汤治疗组一般情况恢复快,口腔溃疡愈合快,复发少,IL-2、IFN-γ水平显著升高。结论:①补中益气汤可以显著改善脾虚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症状,减少溃疡复发;②补中益气汤可以升高IL-2、IFN-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③脾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免疫功能下降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