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痛泻参苓白术汤(自拟方)加西药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中药痛泻参苓白术汤(自拟方),配合西药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等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独给予中药痛泻参苓白术汤(自拟方),与治疗组中药同样,每天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70%);有效15例(3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30例(60%);有效16例(3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参苓白术汤(自拟方)联合西药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可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比参苓白术汤与匹维溴胺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2例予参苓白术汤进行治疗,对照42例组予匹维溴胺片进行治疗。2组患者的用药疗程均为4周。采用肠道症状尺度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观察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9.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参苓白术汤的疗效优于匹维溴胺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颗粒。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汤结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4例,两组均口服加味参苓白术汤,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00%,对照组8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汤结合针刺治疗IBS-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胺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5人,对照组只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颗粒口服。共6周。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访6个月发现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用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匹维溴胺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梁钢 《广西中医药》2006,29(3):15-1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洛哌丁胺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7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金双歧治疗,2组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治疗组复发率为1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8%,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易蒙停加谷维素治疗,疗程1月,对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交叉法,再治疗1月,观察疗效。结果:3月后随访复发率,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运用黄连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各行主要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升阳除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思密达、乳酸菌素片口服,治疗组予升阳除湿汤,5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对两组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主症积分、综合疗效、临床疗效进行评测。结果治疗组主症积分、综合疗效、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升阳除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可靠,具有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侯延军  黄玲 《河北中医》2014,(2):219-221
目的:观察黄芪补胃汤加减联合贴脐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予蒙脱石散治疗,中药组20例予黄芪补胃汤加减治疗,联合组20例予芪补胃汤加减联合贴脐散治疗。3组均7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中药组总有效率85.0%,联合组总有效率95.0%,联合组、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3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联合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联合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中药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0.05)。结论黄芪补胃汤加减联合贴脐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白头翁汤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用奥替溴铵口服,14天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7%,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头翁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附子理中汤加茯苓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辽宁中医杂志》2011,(9):1817-1819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加茯苓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附子理中汤加茯苓,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两组均以1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45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30例,有效29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76.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附子理中汤加茯苓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其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敏  周涛 《河北中医》2011,33(11):1655-1656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子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予四逆散合痛泻要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并记录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IBS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耿瑞兵 《山西中医》2009,25(9):14-15
目的:观察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谷维素、整肠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7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肝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改善IBS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采用加味柴芍六君子汤(柴胡、白芍、陈皮、法半夏、党参、白术、茯苓、合欢花、扁豆、木棉花、炙甘草)治疗。结果临床痊愈30例,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痊愈率37.5%,总有效率95%。结论加味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情志干预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情志干预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例采用情志干预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1组20例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2组20例仅用安慰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40%,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加味苓桂术甘汤,对照组使用思密达配合谷维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70.4%。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丽珠肠乐胶囊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丽珠肠乐胶囊等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中药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80例中显效56例(70%);有效24例(3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50例中显效30例(60%);有效16例(3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西药丽珠肠乐胶囊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爱军  朱叶珊  陈彤君  石志敏 《河北中医》2010,32(11):1613-1615
目的观察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便秘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予聚乙二醇4000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单项症状改善率,统计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腹痛、排便形状异常、排便通过异常、黏液便、排便时腹胀或胃胀单项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IBS,可明显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使用方便,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