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建立并评估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多重PCR方法。 方法 应用分别针对MTBC的oxyR-ahpC基因间隔区、MTBC和NTM的rpoB基因可变区的3对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为473 bp、235 bp和136 bp。应用该多重PCR方法对6株MTBC标准株、50株NTM标准株、312株MTBC临床分离株和300株NTM临床分离株进行了初步菌种鉴定。 结果 经多重PCR 扩增后进行凝胶电泳,MTBC标准株473 bp和235 bp片段均可见,NTM标准株仅见136 bp片段。312株MTBC临床分离株中,310株扩增出473 bp和235 bp片段,敏感度为99.36%(310/312),特异度为99.32%(294/296);300株NTM临床分离株中,294株扩增出136 bp片段,敏感度为98.00%(294/300),特异度为100.00%(310/310)。 结论 该多重PCR方法可检测并鉴别MTBC及NTM,具有高度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有可能作为鉴别MTBC与NTM的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PCR-荧光探针法快速检测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对1015 例痰标本和56株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与Mtb核酸扩增(PCR)荧光(目前临床上认可惟一同类产品)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痰标本分枝杆菌灵敏度50.3%(373/741),特异度98.9%(271/274);菌阳肺结核标本检测灵敏度97.0%(257/265),菌阴肺结核标本检测灵敏度24.4%(116/476);1015份痰标本中检测出1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核酸阳性标本(占1.1%),经16S rDNA 测序确认,准确率100.0%。随机数字量表法抽取138例标本重复进行第2次检测,符合率100.0%。对56株临床分离株(1株Mtb临床分离株,55株NTM临床分离株)检测,准确率100.0%。对临床需要的226份标本同时与达安公司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总体符合率95.1%(215/226),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P=0.226)。结论 PCR-荧光探针法可快速检测和区分痰标本Mtb与NTM,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在鉴别诊断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334例收住于肺科住院部感染了分枝杆菌的肺病患者.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334例分枝杆菌感染的肺病患者痰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采用IGRAs测定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应答;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 在334例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中,240例的菌株为结核分枝杆菌,94例为NTM; 240例肺结核患者中痰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检测阳性率为74.58%(179/240),IGRAs检测阳性率为77.08%(185/240);94例NTM肺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检测阳性率为10.64%(10/94),IGRAs检测阳性率为20.21%(19/94).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和IGRAs检测鉴别诊断肺结核和NTM肺病的敏感度分别为74.58%(179/240)、77.08%(185/240),特异度分别为89.36%(84/94)、79.79%(75/94);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肺结核的敏感度为%.75%(225/240)、特异度为77.66%(73/94).结论 IGRAs对于鉴别肺结核和NTM肺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联合应用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和IGRAs可以显著增加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早期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诊断肺结核及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1-12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结核科就诊并连续3次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124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留取清晨痰液标本3~5ml,对痰液标本分别进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和基因芯片检测。以MGIT 960培养结果作为参照,分析基因芯片法的检测效能。结果1248例患者痰标本经MGIT960培养阳性1224例(98.08%),基因芯片法检测阳性1212例(97.11%)。以MGIT 960培养结果作为参照,基因芯片法检测的敏感度为98.94%(1211/1224),特异度为95.83%(23/24),符合率为98.88%(1234/1248),Kappa值为0.76。1212例基因芯片法检测阳性的患者中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60例(4.95%),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152例(95.05%)。60例NTM感染者中比较常见的菌种是胞内分枝杆菌(43.33%,26/60)。结论基因芯片检测与MGIT 960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可以快速、准确地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NTM,并可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二聚体蝎型探针荧光定量PCR与抗酸染色、L-J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直接试验(MTD)的检出率、检测时间等,探讨二聚体蝎型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DNA)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以建立的结核二聚体蝎型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为基础,对43例结核确诊患者的标本及11例非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检测,并与抗酸染色、L-J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直接试验(MTD)进行比较。结果二聚体蝎型探针荧光定量PCR能快速准确的检测临床标本中的TB-DNA。其标准品浓度在10^2~10^6copies/μl时,方法能够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4),阳性检出率(100%)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16.28%)和培养法(37.21%)的检出率,与MTD试验的检出率(100%)一致。MTD试验检测时间约4~5h,而二聚体蝎型探针FQ-PCR检测约需80min即可得到检测结果,检测费用仅为MTD的1/4。结论二聚体蝎型探针荧光定量PCR用于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检测具有快速价廉、敏感特异的特点,该方法作为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诊断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G-3荧光探针[β-内酰胺酶(BlaC)特异性绿色荧光探针]用于结核病诊断的潜在可能性。方法 为明确CDG-3荧光探针的特异性,选取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标准株H37Rv,牛和非洲分枝杆菌标准株,35种临床相对常见的不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标准株和6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标准株,与CDG-3荧光探针反应后进行检测;为初步了解CDG-3荧光探针临床应用效果,收集2016年1月至9月于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就诊的2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金胺O荧光染色法、培养法(罗氏固体培养联合MGIT960液体培养,二者只要有一种结果为阳性即认为培养阳性)和CDG-3荧光探针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H37Rv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牛和非洲分枝杆菌标准株结果均为阳性。试验的35种NTM标准株中,CDG-3荧光探针检测结果阳性的菌株仅有3株,分别是堪萨斯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其余32株的检测结果为阴性。6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5种检测结果为阴性,1种(诺卡菌)为阳性。在临床痰标本实验中,CDG-3荧光探针对痰MTB的阳性检出率为53.0%(106/200),高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29.5%,59/200)与培养法(35.0%,70/200)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33.587、21.121,P值均为0.000)。以培养法结果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的敏感度为84.3%(59/70),高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70.0%,49/70);特异度为63.8%(83/130),低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92.3%,120/130);以临床诊断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的敏感度为64.4%(96/149),高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39.6%,59/149)和培养法(44.3%,66/149);特异度为95%(19/20),低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100%,20/20),高于培养法(90%,18/20)。 结论 CDG-3荧光探针对MTB的选择性较好,受NTM干扰较小,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反应还需进一步研究;CDG-3荧光探针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检出效率高等优势,但特异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聚合酶螺旋反应(polymerase spiral reaction,PS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插入序列IS6110设计引物进行PSR检测。提取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加入Bst DNA聚合酶的RM2×反应液中,在荧光定量PCR仪上于63℃反应45min,通过荧光信号进行检测。通过对引物序列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引物序列,并对其检测特异性和最低检出限进行评估。于2019年5—8月间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连续收集200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样本(同一患者收集3份),对痰标本进行痰涂片、固体痰培养和PSR检测。以痰培养结果为参照,评价PSR对结核病患者的检测效能。结果 通过引物序列优化,筛选出一套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PSR引物,使用该引物进行PSR的最低检出限可达到103菌落形成单位(CFU)/ml;检测特异性实验表明该方法与1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无交叉反应。200例肺结核患者中,痰涂片检测阳性48例,阳性检出率为24.0%(48/200);痰培养检测阳性83例,阳性检出率为41.5%(83/200);PSR方法检测阳性87例,阳性检出率为43.5%(87/200)。以痰培养结果为标准,PSR检测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80/83)、94.0%(110/117),阳性预测值为92.0%(80/87),阴性预测值为97.3%(110/113),与痰培养检测方法基本一致(Kappa值为0.898)。结论 PSR检测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近年杭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优势菌种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PNB/TCH生长试验对1 972例患者分枝杆菌阳性培养物标本中NTM进行初步鉴定。采用分枝杆菌分子线性探针法和16SrRNA基因PCR产物测序鉴定NTM菌种。分析性别和年龄对NTM易感性的影响。采用浓度比例法检测NTM分离菌株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的敏感性。结果 9.8%(193/1 972)分枝杆菌阳性培养物标本PNB/TCH生长试验结果阳性。分子线性探针法和16SrRNA基因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193例PNB/TCH生长试验阳性标本中,66.3%为单一NTM、18.1%为2种分枝杆菌、8.3%为结核分枝杆菌、7.3%为非分枝杆菌属细菌感染。173株NTM(单一感染128株+混合感染45株)中,胞内分枝杆菌占57.8%,其次为脓肿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鸟分枝杆菌(12.1%、9.8%、9.8%和5.8%)。35例分枝杆菌混合感染标本中,28.5%和20.0%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或龟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NTM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1.67∶1),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80.4%)高于50岁以下人群(P0.01),肺部感染比例(95.1%)远高于其他部位(P0.01)。NTM分离株对INH耐药率为100%,对其他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也高达70.3%~90.6%。结论胞内分枝杆菌是杭州地区近年优势流行的NTM菌种,NTM主要引起肺部感染且中老年人易感,NTM临床菌株对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很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简称“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的价值。方法 从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山东省菏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83例肺结核和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中,选择萋-尼染色结果为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共215份(例)进行分离培养,对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的200株(例)菌株同时使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DST)和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对RFP和INH的耐药性。以DST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RFP和INH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和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 200株(例)MTBC分离株中,以DST检测结果为标准,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RFP耐药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6.4%(106/110;95%CI:90.7%~98.9%)、80.0%(72/90;95%CI:70.5%~87.1%)和89.0%(178/200);对INH耐药性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5.4%(123/144;95%CI:78.6%~90.7%)、96.4%(54/56;95%CI:87.7%~99.6%)和88.5%(177/200)。探针熔解曲线法与DST检测MTBC对RFP耐药性的Kappa值为0.78,对INH耐药性的Kappa值为0.74。结论 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MTBC对RFP和INH的耐药性均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探针熔解曲线法与DST检测MTBC对RFP和INH耐药性的一致性较高,有助于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及早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12—2017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趋势、分布特征、流行状况,为湖南省NTM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来自湖南省14个地级市、在湖南省胸科医院经BACTEC MGIT 960 法确诊为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15576例,其中男性11126例,女性4450例。分离出分枝杆菌菌株15576株(每例患者1株)。采用MPB64蛋白免疫胶体金法、对硝基苯甲酸(PNB)生长试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NTM的初步鉴别,应用16S rRNA、Hsp65测序法对初步鉴定为NTM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对NTM感染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NTM检出率为10.17%(1584/15576);男性NTM感染者占62.06%(983/1584),女性占37.94%(601/1584);年龄分布中,40~岁的中老年患者最多,占39.02%(618/1584);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6.67%(1056/1584)。2016年NTM菌种分布达24种,位列前4者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25.23%(84/333)]、脓肿分枝杆菌[24.62%(82/333)]、戈登分枝杆菌[18.62%(62/333)]、鸟分枝杆菌[16.82%(56/333)];2017年NTM菌种分布达21种,位列前4者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27.15%(104/383)]、脓肿分枝杆菌[22.46%(86/383)]、戈登分枝杆菌[21.15%(81/383)],鸟分枝杆菌[17.49%(67/383)]。结论 2012—2017年湖南省NTM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感染人群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为主,以致病NTM菌居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当前临床流行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病原谱特点及其主要NTM种类,为指导临床诊疗、有效防治NTM肺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来源于甘肃省不同地区的875株临床分离分枝杆菌菌株,经PNB/TCH方法初步鉴定为疑似NTM菌株,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875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中分离出疑似NTM菌株46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43株为NTM,3株为诺卡氏菌。43株NTM菌株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塞内加尔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戈登氏分枝杆菌、楚尔盖分枝杆菌、罕见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其中,胞内分枝杆菌有31株,占总NTM菌株数的72.09%。结论甘肃省非结核分枝杆菌群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应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方法能准确鉴定出NTM菌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分枝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的统称,其中部分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NTM毒力和致病性较低,属机会性致病菌。致病性NTM可引起全身组织器官感染而致病,90%侵犯肺部引起NTM肺病。我国已报道的NTM病也以肺病居多。NTM肺病多继发于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矽肺和肺结核等,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be melting curve, MeltPro)技术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收治的Gene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对每份标本同时进行涂片镜检、分枝杆菌分离培养、MeltPro技术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分析痰标本荷菌量对MeltPro技术耐药性检测结果的影响;培养阳性菌株行利福平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比较比例法药敏试验、GeneXpert MTB/RIF和MeltPro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率的差异;并以培养阳性菌株利福平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MeltPro技术耐药性检测的效能。结果:研究共收集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合格痰标本158份(例),经分枝杆菌分离培养获得阳性菌株130株。MeltPro技术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成功率为79.1%(125/158),且随着痰涂片结果等级的升高,检测成功率由“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BACTEC MGIT960系统的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Mycobacter Growth Indicator Tube,MGIT)加入对硝基苯甲酸(ρ-Nitro benzoic Acid,PNB)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可行性。方法 用含PNB MGIT检测5株标准分枝杆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浓度,并对111株临床分离菌株与传统改良罗氏(Lwenstein-Jensen,L-J)PNB鉴定进行比较。结果 以PNB300μg/ml为界,111株临床分离菌株PNB MGIT法与L-J PNB的菌群鉴定相比较符合率为90.09%;鉴定结果报告平均7.72 d,与L-J PNB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检测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 应用960系统PNB MGIT法鉴定分枝杆菌菌群的方法快速、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15.
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TaqMan荧光PCR检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分别建立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核分枝杆菌荧光PCR对H37Rv标准菌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结果呈典型阳性反应,牛分枝杆菌荧光PCR对牛分枝杆菌标准菌株、BCG菌株的检测结果呈典型阳性反应,对其它分枝杆菌菌株以及常见微生物样品为阴性反应。两种荧光PCR对对应阳性重组质粒模板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基因拷贝,对结核分枝杆菌或BCG标准菌株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菌细胞。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荧光PCR对模拟感染奶样、血样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单个菌细胞。所建立的方法,全过程包括血样、奶样、痰液等临床样品的前处理、核酸提取和荧光PCR检测,可在5~6h内完成。采用上述荧光PCR方法从临床采集的疑似病人痰液中检出多份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样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420例标本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并与抗酸杆菌涂片和分枝杆菌培养方法对照比较。 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灵敏度为48.5%(其中菌阳标本灵敏度为95.8%,菌阴标本灵敏度为14.5%),特异度99.3%,阳性预测值为99.1%,阴性预测值为55.5%;临床试验388例痰标本中检测出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阳性,经测序确认,准确率100%;同时对3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核酸检测,并经测序确认,准确率100%。 结论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能实现在1支管内同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核酸检测。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好污染性少的特点。可作为实验室辅助检测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BACTEC MGIT960系统的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Mycobacter GrowthIndicator Tube,MGIT)加入对硝基苯甲酸(ρ-Nitro benzoic Acid,PNB)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可行性。方法用含PNB MGIT检测5株标准分枝杆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浓度,并对111株临床分离菌株与传统改良罗氏(L wenstein-Jensen,L-J)PNB鉴定进行比较。结果以PNB300μg/ml为界,111株临床分离菌株PNB MGIT法与L-J PNB的菌群鉴定相比较符合率为90.09%;鉴定结果报告平均7.72 d,与L-J PNB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检测时间明显缩短(P&lt;0.001)。结论应用960系统PNB MGIT法鉴定分枝杆菌菌群的方法快速、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716例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鉴定情况及其宿主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716例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具有呼吸道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痰液标本,采用荧光PCR溶解曲线法进行分子菌种鉴定,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在716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占88.268%(632/716),NTM和MTB双重感染占1.397%(10/716)。以患者的临床诊断为标准,37例戈登分枝杆菌考虑为定植菌(37/716, 5.168%),另外3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为致病菌(37/716, 5.168%),其中胞内分枝杆菌占29.730%(11/37),脓肿分枝杆菌占32.432%(12/37),鸟分枝杆菌占16.216%(6/37)。NTM的风险因素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OR=5.018,95%CI:1.966~12.804)、艾滋病(HIV)(OR=3.855, 95%CI:1.224~12.143)、肿瘤(OR=6.226, 95%C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我院临床分离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株,探讨福建省NTM临床分离率和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9-2012年临床分离6 362株分枝杆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NTM鉴别,对鉴定为NTM菌株应用hsp65-和rpoB- PCR-RFLP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6 362株临床分离分枝杆菌共鉴别出649株NTM。鉴别出的649株NTM菌株,经hsp65-和rpoB-PCR-RFLP鉴定,菌种分布达24个种,其中菌株数量前3位菌种为:胞内分枝杆菌(M.intracellulare)302株(46.5%),鸟分枝杆菌(M. avium)138株(21.3%),脓肿分枝杆菌(M. abscessus)81株(12.5%)。结论 2009-2012 年福建省NTM临床分离率占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的10.2%,NTM种类多,以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为福建省NTM的主要流行菌种,占总数的67.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荧光定量试验方法(R/P分析),探讨R/P分析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质粒标准品。运用R/P分析检测54例确诊结核病人临床样本,检测的结果同时与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临床标本用R/P分析诊断结核病,其敏感性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6.3%、83.3%和55.6%。结论 R/P方法是一种快速、特异的直接检测方法,它可以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死菌与活菌,因此可以更好的指导医生进行治疗,更准确地做出公共卫生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