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围生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威胁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血小板计数和功能的降低,可引起严重的出血、贫血,甚至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从而增加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率和病死率.本院2006-2008年收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7例,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我院呼吸科共收治妊娠合并哮喘患者30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护理经验。通过一般药物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及胎儿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结果:26例轻、中度哮喘患者经积极治疗哮喘病情稳定,采用顺产。4例重度及危重哮喘发作的孕妇在症状控制后给予剖宫产手术,最终母婴平安。结论: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05年8月间6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50×109L-1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64例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27例;发生产后出血9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4%;无死胎或死产,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剖宫产非手术绝对适应证或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29例(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例(29%,重度子痫前期15例、轻度子痫前期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1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对血小板计数<50×109L-1者在分娩前后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制剂,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及产科指征决定。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视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程度及产科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转归。方法:对12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52例(占4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7例(占21.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占19.9%),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例(占8.7%),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6.3%),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占1.6%),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1例(占0.8%)。经阴道分娩56例,输注血小板后剖宫产70例,无1例死亡。产后4例因血小板持续减少转血液科治疗。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最多见。对于血小板持续50×109/L的孕妇,宜术前输注血小板后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8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良性血小板减少症(BGT)7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12%、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9%,其他血液疾病8%。BGT组基本未作特殊处理母婴均良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I、TP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治疗。结论BGT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及妊娠合并ITP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输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疗效好。在分娩方式上血小板>50×109L-1者可采取经阴分娩但避免阴道手术助产。对于血小板<50×109L-1者应采取剖宫产为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及分娩期处理。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间8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86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D64例(74.42%),子痫前期13例(15.1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9例(10.47%)。阴道分娩45例(52.32%),阴道助产2例(2.32%),剖宫产37例(43.02%),产后出血8例(9.30%),新生儿血小板减少2例(2.33%)。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类型,产后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常见的病因是妊娠期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50×109/L而无临床出血表现的病人无须特殊处理,经阴道分娩是安全的.血小板≤50×109/L时应给予综合治疗并在血源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术.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治疗上应视不同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及产科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血糖,降低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实施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佳,血糖控制好;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差,血糖控制差。结论运用护理干预可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降糖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中西医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痊愈。方法总结我院自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4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病例情况、痊愈情况及护理资料,总结中医护理及西医护理的方法及经验。结果 45例患者经过恰当的治疗及全面的护理,患者平安度过妊娠期、分娩期,均无母胎死亡。结论对患有心脏病的孕妇给予中医护理、饮食指导、症状监测等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渡过妊娠期、分娩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43例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根据隔离制度进行隔离,嘱患者卧床休息,做好急诊准备;给予患者合理饮食,尽量保护胎儿。患者在分娩前做好交叉配血试验。防止产后大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结果43例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能平稳度过危险期,母亲和婴儿平安出院。结论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做好早期护理干预,以及有效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6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探讨其发病原因寻求较好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测定其血小板、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监测分娩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妊蛛28周前发现血小板减少症有8例,妊娠28周后58例。其中血小板低于50×10^9/L 21例。自然分娩36例,剖宫产30例。1例产后出血量大于500ml。分娩足月)L61例,早产)L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死亡。血小板〈50×10^9/L孕妇的TEG各项指标较其他孕妇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应积极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出血倾向及加强胎儿监护。对于血小板〈50×10^9/L患者可予以糖皮质治疗,为避免大出血可在分娩前后输注血小板悬液;TEG可作为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 123 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血小板 计数(PLT)最低值分为轻度血小板减少组(79 例)和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44 例),分析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 减少病因构成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病因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 其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与轻度血小板 减少组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中重度组患者的 诊断孕周早于轻度组,更易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妊娠结局方面,中重 度组平均分娩孕周早于轻度组,中重度组产后出血率、早产率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分娩前及产 后第 1 天 PLT 数值低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妊娠期及分娩期血制品使用率、剖宫产率、 椎管内麻醉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随着血小板水平的下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不 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高,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者,特别是中重度患者需尽早明确病因,合理有效干预,个体 化选择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并分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来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参照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并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研究组中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36例)和高度组(34例),对比三组分娩结局。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比为58.33%。19.17%、12.50%。研究组的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 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显著(P 0.05),轻度组的发生率低于中、重度组(P 0.05),中度组早产、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重度组(P 0.05);中、重度组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可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风险,且血小板数量越少,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越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对所给予的具体临床护理措施作一系统的总结与回顾。结果在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合理的护理后,未发生甲亢危象、死亡、产后出血及感染,均病情稳定而出院。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在治疗同时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根据该院2018年6—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6例,将66例患者的病史、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66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干预,比如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方法。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后,重新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恢复状况良好。结论经实践,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并发症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寻求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21例孕产妇均消除了悲观、焦虑情绪,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及时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干预是疾病转归和降低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妊娠合并症,是因为血小板的质和量发生异常而引起的,以出血、贫血和感染为特点的疾病,重症者可危及母婴的健康和生命。现将2007年7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4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予加强心理、生活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方面的护理;术后予吴茱萸热敷、耳穴压豆的中医特色护理缓解患者术后不适,重点做好低钙血症、出血、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损伤的观察与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