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三种形态学诊断方法——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TCT)、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宫颈环状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4月,对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妇女用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及LEEP术后病理检查这三种方法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结果进行总结、比较。结果共有6 651例妇女接受了TCT检查,发现异常者300例,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208例,非典型性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 grade SIL,ASC-H)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6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3例,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3例,鳞癌2例,腺癌1例。共有443例妇女接受了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其中宫颈细胞学结果异常的273例,病理诊断为CINⅠ105例,CINⅡ42例,CINⅢ20例,宫颈浸润癌8例。与TCT结果比较,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50.75%,高度病变为92.31%,宫颈癌为100%。另有162例妇女接受了LEEP手术,共计发现CINⅠ39例,CINⅡ20例,CINⅢ17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比较,CINⅠ诊断符合率为58.19%,CINⅡ诊断符合率为48.00%,CINⅢ为61.90%。结论三种形态学方法虽然大大提高了CIN的检出率,但仍有较高的漏诊率,且诊断符合率较低。所以诊断CIN不能仅仅依赖于形态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筛查、阴道镜下活检及病理检查模式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2520例妇女进行TCT筛查,阳性诊断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后病理检查。结果200例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者,活检中发现鳞状细胞癌(SCC)4例、腺癌(GCC)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Ⅲ(CINⅢ)15例、宫颈上皮内病变Ⅱ(CINⅡ)2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Ⅰ(CINⅠ)77例。结论TCT筛查、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模式是子宫颈病变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价值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均进行过HPV E6/E7 m RNA、TCT及阴道镜检查的宫颈异常患者753例,以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 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753例病例中有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53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203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18例;HPV E6/E7检出阳性407例,TCT检出阳性288例,阴道镜检查阳性206例;HPV E6/E7、TCT检查的诊断一致性为62.42%;与联合检测比较,HPV E6/E7、TCT及阴道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 358例妇科门诊患者行TCT检查,对85例阳性患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TCT检查阳性的85例(占6.26%)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7例(占1.9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49例(占3.6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L)9例(占0.60%)。CIN的电子阴道镜图像主要是不同程度的醋酸白色上皮、血管异常改变和碘阴性染色,不同程度的醋酸白色上皮在大部分CIN患者中被发现,病理学诊断CINⅠ41例,CINⅡ21例,CINⅢ6例,慢性宫颈炎15例,浸润癌(SCC)2例。结论应用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检查,能提高CIN的早期诊断率,对防治宫颈癌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来在本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1685例,所有患者均行TCT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对其中128例TCT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细胞学异常阳性检出率为7.60%(128/1685),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6例(3.32%),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U)42例(2.49%),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U)26例(1.54%),宫颈鳞癌(SCC)3例(0.18%),宫颈腺癌(ACC)1例(0.06%)。阴道镜下病理诊断慢性炎症48例,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41例,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1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CINⅢ)18例,宫颈鳞癌3例,宫颈腺癌1例。结论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明显提高了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联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及癌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宫颈细胞学与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12月对23 113例患者行TCT检查,123例结果为HSIL,其中97例在我院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活检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97例HSIL液基细胞学结果与活检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慢性炎症7例(7.22%),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癌的检出者共90例(92.78%),其中CINⅠ15例(15.46%),CINⅡ35例(36.08%),CIN Ⅲ(含原位癌)33例(34.02%),鳞癌5例(5.15%),腺癌2例(2.06%).细胞学HSIL高发年龄组与病理活检高级别(CINⅡ及CINⅡ以上)高发年龄组均为30~39岁及40~49岁组,二者相同.结论 液基细胞学HSIL与活检病理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对于30~50岁妇女应定期采用TCT液基细胞学进行妇科体检,并配合病理活检能及早发现CIN Ⅲ级或原位癌.  相似文献   

7.
王琴  陈惠英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23-1425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宁波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高危型HPV-DNA(HC2-HPV DNA)检查的5 5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CT结果异常530例,未能明确诊断意义非典型的鳞状细胞(ASCUS)28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7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6例,TCT阴性而HPV阳性患者264例,对上述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宫颈管搔刮,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结果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98例,CINII级92例,CINIII级57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527例。HSIL组的组织学符合率高于LSIL组。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两种检查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诊断CIN及宫颈癌的灵敏度0.9567,特异度0.9019,阳性预测值0.8209,阴性预测值0.9779。结论阴道镜联合TCT及HPV可增加CIN和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减少早期病变的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宫颈活检与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 )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妇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检查异常的483例患者,并同时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TCT检查报告采用TBS 诊断系统,结合病理检查报告,作出诊断。结果 TCT结果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351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出CINⅠ~CINⅢ223例(63.53%),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82例中,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检出符合CINⅠ~CINⅢ75例(91.46%),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44例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出符合CINⅠ~CIMⅢ41例(83.67%),在SCC 6例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检出符合SCC 6例(100.00%)。结论 TCT检查与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较高,对高级别 CIN及宫颈癌诊断准确率高,采用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TCT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筛查的安全、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与阴道镜活检和病理学诊断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膜式超薄液晶细胞学检测系统(TCT)收集宫颈抹片6621例检测,报告结果使用TBS分类系统,其中细胞学筛查为异常结果共253例,对其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细胞学检查ASC-US(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共180例,病理结果其中CIN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轻度)37例,CINⅡ(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度)13例,CINⅢ(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重度)1例,鳞癌4例。细胞学显示AGUS(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共7例,其中病理结果证实CINⅠ1例。细胞学显示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共46例,其中病理结果证实CINⅠ18例,CINⅡ1例,CINⅢ1例,浸润鳞癌2例。细胞学显示ASC-H(高度鳞状上皮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共17例,其中病理结果证实CINⅡ2例,CINⅢ3例,鳞癌2例,原位癌2例。细胞学显示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共3例,均经病理结果证实为癌,其中2例为浸润性鳞癌,1例为高分化腺癌。结论1)应用TCT辅助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的检出率。2)单纯TCT检查不能诊断宫颈癌,只有病理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3)在临床中ASC-US可于3~6个月后复查,而本研究显示及时行阴道镜下活检可尽早诊断宫颈癌,争取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阴道镜对妊娠期阴道流血患者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非产科原因阴道流血的患者进行了电子阴道镜检查,分析其镜检特征。结果正常转化区19例,其中宫颈炎伴活动性出血9例,宫颈炎无活动性出血10例;宫颈蜕膜异位3例;低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5例;高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例;宫颈赘生物17例,其中7例坏死,3例湿疣样改变。结论妊娠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因复杂,阴道镜检查能较快判断其宫颈病变性质,指导临床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