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静  刘同芬 《中国药业》2008,17(12):69-69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新方法。方法结合护理同行的研究成果,对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进行科学计算与分析。结果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新方法为取80万单位青霉素1支,注入3、6-3.7mL生理盐水溶解,取0.625mL(或1.25mL)该溶液注入250mL(或500mL)生理盐水中。结论新方法配制出的皮试液浓度符合临床规定、剂量准确,配制方法方便快捷、污染机会减少,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4版第259页和《基础护理学》第3版第174页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方法,注入皮内的青霉素皮试液(0.1ml)浓度分别为20单位和50单位,以上两种情况分别以每支80万单位和40万单位的青霉素配制而成,但现在用于临床的青霉素多为每支160万单位。笔者认为,用每支160万单位的青霉素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稀释:取青霉素G16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4ml溶解,浓度为每毫升40万单位,抽出0.1ml,加生理盐水0.9ml,浓度为每毫升4万单位,抽出0.1ml,加生理盐水0.9ml,浓度为每毫升4千单  相似文献   

3.
<正>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因此,部分药品说明书、文献要求或建议进行皮试,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医院对两类药均进行皮试且多采用护理教材中介绍的青霉素G钠的皮试液配制方法[1],即传统的皮试液配制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药品规格变化时应如何  相似文献   

4.
胡承忠  刘云  苏以翔 《医药导报》2003,22(4):271-271
患者 ,女 ,11岁。因感冒并扁桃体炎于 2 0 0 1年 8月 2 4日下午 4时在松滋市人民医院门诊治疗 ,青霉素钠皮试阴性 ,用青霉素钠每次 160万U ,im ,bid。未发现任何不适。次日上午 9时 ,在我所治疗 ,凭医院处置单未再皮试 ,亦未询问青霉素使用史 ,继以青霉素钠 160万U(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C0 10 72 0 41)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 5mL稀释后作臀部肌内注射。注入后拔针 ,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昏迷、脉搏细微、血压未测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迅速将其置平卧位 ,重按其人中穴 ,立即给予肾上腺素 0 .3mg ,im ,…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只要不过敏,它的副作用小而疗效显著,因此在用药前的青霉素皮试的准确性非常重要。青霉素的皮试方法有多种,现讨论高浓度皮内试验皮试液的配制和常规皮试液配制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4版第259页和《基础护理学》第3版第174页青霉索皮试液配制方法,注入皮内的青霉素皮试液(0.1 ml)浓度分别为20单位和50单位,以上两种情况分别以每支80万单位和40万单位的青霉索配制而成,但现在用于临床的青霉素多为每支160万单位.笔者认为,用每支160万单位的青霉素配制青霉素皮试液,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稀释:取青霉素G16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4 ml溶解,浓度为每毫升40万单位,抽出0.1 ml,加生理盐水0.9 ml,浓度为每毫升4万单位,抽出0.1 ml,加生理盐水0.9 ml,浓度为每毫升4千单位,抽出0.1 ml,加生理盐水0.9 ml,浓度为每毫升400单位(每次稀释时均需将溶液混合均匀),注入皮内0.1 ml即为40单位,此浓度介于20单位和50单位之间,且方法简便易行,适合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原海燕 《中南药学》2004,2(6):377-378
1. 青霉素皮试液怎样配制? 答:青霉素皮试液是由青霉素G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皮试液浓度为每500 U·mL-1),以无菌操作法制成的.皮试液需新鲜配制,皮内注射0.1 mL,阳性反应者禁用[1].配制皮试液的溶媒只能用等渗的氯化钠,而不用注射用水和葡萄糖注射液,因为注射用水为低渗液,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注射后水分迅速进入细胞使其膨胀,引起局部疼痛,疼痛刺激皮肤,使局部充血、红肿,而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提高配制皮试液浓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各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加入定量规定溶剂,使溶液体积相同,测量溶解各类头孢菌素所需溶剂的体积。结果不同的头孢菌素稀释成同样浓度的皮试液所需的溶媒体积有较大差别。结论配制皮试液时应充分考虑到溶媒体积差异对皮试液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男,2.5岁。因右侧睾丸鞘膜积液于2000年4月4日收入院拟手术治疗。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尿、便常规、肝功、胸透、心电图均正常。术前常规用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液100 U/ml,于患儿前臂内侧中下1/3处皮内注射0.1ml,20分钟后皮试处皮肤未出现红晕、伪足、无胸闷、发麻、皮痒等自觉症状,观察结果为阴性。用4ml生理盐水溶解青霉素160万单位/支,抽  相似文献   

10.
青霉素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于患者,但由于药物特性,每次用药前需做皮内试验,间隔24h需重新皮试,生产厂家不同或生产批号不同都需重做试验,致使护理人员简单的操作多次重复,浪费时间,增加工作量。目前临床护理人员常用80万U/支青霉素配制成200~500kU/L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做皮肤过敏实验。配制过程步骤多,需要时间长,且存在误差。我们作为临床一线护士,也渴望青霉素皮试方法能与时俱进,高效快捷,方便操作,且更科学准确。通过计算认为青霉素粉剂小剂量包装,以8000U/支最为合适,使工作流程缩短,劳动强度降低,浓度误差减少,现将…  相似文献   

11.
张某,女性,46岁,工人,于1994年6月27日下午5时因低热、咽喉部疼痛急诊。体检:T 38℃、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余(一)。血常规:血红蛋白105g/L、红细胞420×10~(12)/L、白细胞11.6×10~9/L,中性0.80、淋巴0.20。肌注青霉素80万U,黑卫药准字(82)0016、批号920617。注射前按青霉素皮试常规配制皮试液,皮试后观察结果阴性后给予肌肉注射,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回家。当晚11时许感全身灼烧,继而全身皮肤出现荨麻疹,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我院临床配制的16份头抱吐批钢皮试液浓度。测定结果,皮试液浓度在500nd/nd左右的5份,占总数的21%;大于2000nd/。l的4份,占25%;浓度介于600~2000VUM之间的7份,占44%。其中最低浓度466Vg/M,最高浓度达7792Vg/nd。本文拟就临床配制皮试液浓度普遍偏高的原因进行探讨。过敏反应为临床常见的一种人体对药物的特殊反应。这种反应与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同,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可用少量药液试验其反应。但皮试液浓度的准确性与否对皮试的结果有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对我院临床配制的头抱哇琳钠皮试液浓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适宜的头孢类皮试液浓度。方法分别使用300、400、500μg/ml的头孢类药物皮试液进行皮试。观察并记录皮试结果及用药中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按皮试液浓度分组,各组的皮试阳性率及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头孢类药物分组,皮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过敏史者应用头孢类药物前,宜常规以头孢类药物原液作皮试。浓度为300、400、500μg/ml皮试液应用于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作皮试,在临床应用都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皮试液配置过程中液质比、液量变化与皮试液浓度三者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准确配制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皮试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了35种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品,记录每种药品在加入一定溶媒溶解后的液量变化,将液质比、液量变化率以及皮试液推算浓度的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液质比与液量变化率的线性回归方程:Y=-1.169+66.339/X(3.3≤X≤13.33);液质比与推算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ln Z=5.710-0.6/X(3.3≤X≤13.33)。结论液质比越大,皮试液的推算浓度越接近理论浓度。为了消除液量变化对皮试液浓度的影响,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液量变化值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多家医院破伤风抗毒素的皮试液浓度和皮试液配制方法,结合相关权威资料和研究进展,分析目前临床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过高,主要是由于皮试液浓度过高,溶媒选择不合理和注射器死腔造成药物吸取量增大等原因引起的,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邹兴国 《中国药业》2009,18(23):57-57
目的改进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方法以配制500μg/mL的皮试液为例,第1步抽取药物剂量4倍的生理盐水将药物溶解;第2步抽取上液0.2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mL;第3步抽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mL;第4步抽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mL。结果方法的第2~4步与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相似,有利于临床的操作和统一。只需调整第1步生理盐水的抽取量即可配制质量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及其他质量浓度的皮试液。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操作简单,便于计算,还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配制流程和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试验(以下简称"皮试")阳性率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多家医院破伤风抗毒素的皮试液浓度和皮试液配制方法,结合相关权威资料和研究进展,分析目前临床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过高,主要是由于皮试液浓度过高,溶媒选择不合理和注射器死腔造成药物吸取量增大等原因造成的,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李桂荣  熊代琴  迪丽拜尔 《中国药房》2006,17(22):1724-1725
目的探讨有关头孢菌素皮试的问题,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头孢菌素皮试液浓度及其过敏反应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提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液配制和皮试方法以及判断标准。结论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用拟用药物本身进行皮试,可防止药物过敏反应,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先锋霉素V为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其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青霉素的10%,其皮试液浓度为:0.5mg/ml(以下简称皮试液)在室温下的稳定性已有报道。但皮试液等恒温加速试验预测其在温室下能贮存多久,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用恒温加热实验对皮试液的稳定性和贮存期进行了预测[‘]现报告如下。1实验仪器与药品751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29C型酸度汁(上海第三仪器厂生产)三用电热恒温水箱(L海第三仪器厂生产)注射用先锋霉素v(鲍滨制药厂制造、日本藤识提供原料)2实验方法2.1皮试液的配制:精取注射用先锋霉…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一年余,为取出钢板于2008—05—02入我科。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术后采用标准青霉素皮试液,皮试阴性后,给予0.9%氯化钠250ml+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1/12h。第5天常规青霉素治疗15min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