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及磁敏感成像(SWAN)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及弥散、磁敏感扫描,对比不同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准确率,并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患儿中cMRI共检出48例,其中25例表现为脑部皮层、皮层下和深部白质T1WI高信号,4例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表现,31例为颅内出血[包括新生儿脑室内出血(NIVH)、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NSAH)和新生儿硬膜下出血(NSDH)],33例为慢性脑水肿(T2WI弥漫性高信号,大脑半球灰白质界限略显模糊)。与cMRI相比,DWI序列对皮层、皮层下白质和深部脑白质发生缺血性损害的显示更加明显,DWI序列检出的71例患者中有25例在cMRI检查中未见异常。SWAN序列对颅内出血各时期的血液代谢产物均比较敏感,以低信号为表现,主要分布于小脑、丘脑、基底节或蛛网膜下腔,可呈现为点状、扇形或斑片状,SWAN序列检出的79例患者中有28例在cMRI检查中未见异常。结论:应用MRI+DWI+SWAN扫描序列诊断HIE,可较为全面地反映病变的范围、类型和病理变化,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优化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提供了重要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行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头颅B超定量观察评价。材料与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5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我院母婴同室、37周以上正常新生儿15例划入对照组,均接受不同部位脑组织头颅B超超声回声强度灰度值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不同部位脑组织头颅B超超声回声强度灰度值。结果:观察组额叶白质灰度值70.4±5.4,枕叶白质83.5±4.8,丘脑基底节88.9±6.4,脑室旁白质96.2±5.3,对照组额叶白质65.5±3.8,枕叶白质78.4±2.8,丘脑基底节83.1±6.3,脑室旁白质89.7±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正常新生儿不同部位头颅B超超声回声强度灰度值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新生儿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超声回声强度灰度值更高,在该病的动态监测与定量观察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DWI表现。方法:对8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行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可见双侧小脑、内囊后肢、枕顶叶深部白质、胼胝体、脑干等白质区域异常信号,常规MRI为长T1长T2信号,DWI弥散加权图呈高信号。结论:DWI可对海洛因中毒性脑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室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572例患儿,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结合检查的方法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及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7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阳性发现151例,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1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合并颅内出血18例,室管膜下囊肿40例;复查CT检查117例,阳性发现98例;临床诊断新生儿脑损伤共135例,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颅内出血53例。结论床旁颅脑B超检查无创且简便易行,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探头相结合,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实质内点状出血、硬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性不如CT,可作为新生儿脑损伤的首选影像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行MRI检查,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MRI表现:轻度HIE15例(35.7%),中度HIE19例(45.2%),重度HIE8例(19.5%)。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实质内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结论MRI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尤其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伍光春  黄满平  金科  李晓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267-2268,227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20例HIE病人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及DWI检查,比较两种MRI成像技术诊断HIE的敏感率,并测量病变与正常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MRI常规成像诊断HIE 88例,DWI诊断108例,敏感率分别为70%、90%,两种检查技术敏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受损组织中心与正常组织的ADC值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WI可以明显提高早期HIE的诊断检出率;ADC值指标能量化组织受损程度,对HIE临床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FA值在监测评价HIE患儿脑髓鞘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测定FA值,而各向异性弥散可反映脑的微结构信息,探讨DTI在随访复查婴幼儿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揭示HIE影响患儿脑髓鞘发育及预后状况的特征。材料与方法追踪复查45例6~30个月婴幼儿期足月HIE患儿,依据新生儿期初查时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进行DTI检查,测定3组患儿相同感兴趣区的分数各向异性(FA)值。结果FA值在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放射冠、额叶白质、顶叶白质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A值随病情加重而减低。在豆状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FA值,在HIE复查中可定量反映新生儿期不同轻重程度HIE患儿脑损伤对不同时期脑白质髓鞘发育的影响度,较常规磁共振成像评价更为准确、客观、敏感;初步提出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标志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诊断中常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IE足月患儿60例(病例组)以及健康新生儿6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受检新生儿分别进行常规MRI检查和DWI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HIE病灶检出率及阳性率、影像学表现及与HIE临床分度符合率,比较两组受检新生儿DWI检查在不同区域脑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值。结果:(1)以SWI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WI技术对HIE病灶检出率、阳性率高于常规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查方式的分度结果与HIE临床分度相比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9.
FA值在监测评价HIE患儿脑髓鞘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测定FA值,而各向异性弥散可反映脑的微结构信息,探讨DTI在随访复查婴幼儿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揭示HIE影响患儿脑髓鞘发育及预后状况的特征。材料与方法追踪复查45例6-30个月婴幼儿期足月HIE患儿,依据新生儿期初查时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进行DTI检查,测定3组患儿相同感兴趣区的分数各向异性(FA)值。结果FA值在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放射冠、额叶白质、顶叶白质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A值随病情加重而减低。在豆状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FA值,在HIE复查中可定量反映新生儿期不同轻重程度HIE患儿脑损伤对不同时期脑白质髓鞘发育的影响度,较常规磁共振成像评价更为准确、客观、敏感;初步提出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标志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肖华  刘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5):2199-2201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诱发儿童急性脑病的临床表现、MRI图像特点以及随访变化。方法对临床确诊为MTX急性脑病的9例患儿的临床与MRI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针对患儿的病灶位置、信号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例患儿中,全身抽搐3例,其中1例伴有左侧面瘫;言语障碍4例,其中2例伴有右侧偏瘫,1例伴有右侧面瘫,1例伴有左侧面瘫;左侧肢体无力1例;左侧偏瘫1例。多数患儿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为深部白质弥散受限,以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区为主。结论 MTX所诱发急性脑病以中风样综合征为典型临床表现,且深部白质非对称性DWI异常信号为其特征性MRI改变。  相似文献   

11.
黄文雅  陈桦  周晶  王海  伍光春  金科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12-2115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 (MRI )和扩散加权成像 (DWI )鉴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基底节累及的HIE新生儿28例和急性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患者30例的常规MRI及DWI特点.[结果]在T1WI上,HIE患儿苍白球和底丘脑高信号的出现率分别为35.7%(1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应用。方法对49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患儿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轴位T1WI、T2WI、FLAIR及SWI扫描,观察SWI上的所见并和常规MR图像对照,比较MRI不同序列对出血灶检出率和脑白质HIE病灶在SWI上的表现。结果 HIE所致深部白质病变在T1WI上为点片状高信号,在SWI上为中等稍高信号,与周围组织信号无明显差异。出血灶在T1WI上大部分为高信号,少部分为等信号,T1W上显示67个硬膜下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灶,脑实质内出血13个、脑室内6个;在SWI上出血灶为明显低信号,分别可显示84、19、12个病灶,T1WI、T2WI、FLAIR、SWI序列的出血灶检出率分别为65.8%、53.8%、70%、100%。结论 SWI提高了HIE颅内出血诊断敏感性,为早期诊断HIE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MRI表现。方法选取8例无窒息史的正常新生儿及3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行颅脑MRI检查,将正常新生儿MRI作对照,分析HIE新生儿的颅脑MRI异常表现。结果38例HIE患儿中,脑水肿20例;脑皮质、皮质下及脑室周围白质迂曲条状、点状短T1信号18例;基底节、丘脑T1WI异常高信号及内囊后支高信号消失14例;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皮质下及深度白质出血8例。结论 MRI能比较敏感且客观地反映HIE的各种脑损害表现,在HIE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利津县中心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患儿114例。回顾性搜集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资料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资料,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颅脑损伤程度和多模态磁共振序列的信号表现。结果: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显示114例缺氧缺血脑病患儿中有30例轻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轻度组)、74例中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中度组)、10例重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重度组)。三组缺氧缺血脑病患儿在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男女比例、分娩方式(剖宫产)、宫内窘迫、脐带异常、5 minApgar评分、磁共振损伤部位(分水岭区、脑室出血、硬膜下出血以及可疑静脉窦异常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机械通气、1 minApgar评分、磁共振损伤部位(基底节/丘脑、内囊后肢、脑干、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磁共振图像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诊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头颅CT扫描加薄层扫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行常规头颅CT扫描,对兴趣区加薄层扫描,观察常规头颅扫描结合局部薄层扫描条件下颅内脑组织密度变化情况。结果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平扫时,脑叶低密度区显示不明显。18例小脑幕缘高密度影显示模糊。2例单纯脑沟可疑高密度影,加薄扫后病灶清晰显示。结论常规头颅CT扫描结合对脑叶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显示模糊的层面进行薄层扫描,能清楚显示常规头颅扫描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灶,特别是对脑回、脑沟显示更清晰,能够观察微细的脑组织密度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常规MRI和DWI表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HIE患儿42例,并对其头部实施常规的MRI和DWI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患儿的弥散加权成像(DWI)中,轻度窒息的异常现象主要位于患儿沿侧脑室壁、侧脑室三角部的室管膜下的小斑点状和条状高信号,并且患者的皮层和皮层下的白质片状高信号。对于重度窒息患儿的弥散加权成像(DWI)中,患儿的早期特征为内囊后肢呈现明显高信。此外,对于出生日期不同的患儿进行检查,出生3天以内的患儿的敏感性依次为DWIT1WIFLAIRT2WI,而出生4到7天的患儿的敏感性依次为T1WIDWIFLAIRT2WI。结论:根据研究显示,足月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疾病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中显示的脑内非出血性病灶的敏感性高,而且在缺氧缺铁性病灶的早期显示中比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的敏感性高。对有窒息使患儿的早期干预治疗非常的有帮助,对患儿的预后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2月-2013年7月收治39例经临床诊断为HIE患儿的DWI图像,其中23例(59%)出现了异常信号,根据异常信号的形态及范围分为A、B、C组,并与临床分度(轻、中、重度)之间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DWI异常信号分组与临床分度分组一致性较好(Kappa=0.797,P<0.001)。结论 DWI阴性不能排除HIE的存在,但DWI出现异常时通过观察所出现异常信号的形态及范围有助于推断HIE患儿的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早期MRI弥散成像诊断的影像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方法:HIE患儿60例(轻、中、重度);用PHILIPS1.5TMRI头部扫描分别于24 h、3、7日龄各扫描1次;对60例HIE患儿的临床、头颅MR、MR氢波谱(1H-MRS)、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 h内影像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性差;3、7日龄影像分度与临床分度高度一致;3、7日龄一致性差异无显著性;继发颅内出血,24h与3、7日龄MRI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MRI弥散成像影像分度与临床分度有高度一致性,早期MRI弥散成像影像分度依据是以3及7日龄MRI弥散成像影像为准,早期MRI弥散成像影像分度应参考胎龄因素及继发颅内出血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及其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NBNA)评分动态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在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该院诊治的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根据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标准将患儿进一步分为轻度组(65例)、中度组(38例)和重度组(17例),选择同期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1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对照组出生后1d及观察组出生后1、2、7d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生后1dsLOX-1、cTnI和CK-MB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在出生后1、2、7d的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及NBNA评分。分析sLOX-1、cTnI、CK-MB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出生后1、2、7d,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依次升高,NBNA评分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r=—0.907、—0.855、—0.835,P0.05)。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联合检测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随病情加剧逐渐升高,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之间的关系,对2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BAEP检测。结果25例患儿中,BAEP正常1例,异常24例,异常率96%。且异常程度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显示了BAEP有助于临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病情程度的判断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