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本文采用较为敏感的方法对20例镉接触4—16年工人作了检查。尿低分子蛋白β_2—微球蛋白(β_2m)测定有2例增高;尿蛋白园盘电泳测定,4例异常,尿溶菌酶测定,7例增高;尿钙及尿磷测定,20例皆增高,提示镉对肾小管的损害。X线片1例轻度骨质疏松伴左肾结石。尿总羟脯氨酸测定,可作为骨软化症早期生化指标之一,3例增高。职业史、临床症状、血及尿镉水平是慢性镉中毒早期诊断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用新显色剂5—NO2—BPAIP水相测定发中痕量镉安哲朱玲杨非①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化学教研室(黑龙江150086)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测定镉的报道较多;分光光度法测定镉随着测镉新试剂的不断出现,近几年发展较快[1,2],但多数存在着灵...  相似文献   

3.
巯基棉分离富集测定水中痕量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eso—四— (4—甲氧基苯基 )卟啉为显色剂 ,在 8—羟基喹啉存在下 ,巯基棉富集分离镉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正> 溶出伏安法测定锌、镉、铅是一种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的分析技术。在分析食品中的锌、镉、铅时,此法优于其它方法。本文应用阳极溶出分析技术对食品中的锌、镉、铅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在20毫升1 M 醋酸钠—0.2M 氯化钠体系中,锌、镉、铅的最低检出量可达2×10~(-10) M,且测定量在4.0微克以下呈良好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人尿镉,并与WS/T 32—1996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进行比较。方法尿样经1%硝酸溶液稀释后,用ICP-MS直接测定;1%硝酸混合0.2%磷酸二氢铵溶液稀释后用GFAAS直接测定尿镉。同时用冻干人尿镉标准物质(ZK018-1、ZK018-2)作为质控样。结果经t检验,P0.05,2种方法检测结果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GFAAS测定尿镉需要加入一定的基体改进剂,线性较窄,时间较长。用ICP-MS测定尿镉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测定周期短,完全满足分析的要求,适用于日常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镉 硒对NIH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镉、硒对NIH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变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Oyanagui和贺锐的方法测定Cu—ZnSOD和Mn—SOD活性。结果和结论 :镉能使NIH小鼠内脏组织细胞的Cu—ZnSOD活性降低 ,Mn—SOD活性相应增高 ,硒能拮抗这种作用 ,从酶角度阐明了镉的致癌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海鲜产品中铅和镉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硝酸—过氧化氢进行微波消解,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海鲜中的铅和镉含量。结果该方法线性良好,铅和镉的相关系数均>0.999;检测限分别为8.5、4.1ug/kg;相对偏差分别为1.7%、2.3%;回收率分别在93.3%~100.4%和90.0%~98.4%间,相对标准偏差均<5.0%。结论该方法具有高效、灵敏、准确、干扰少的特点,适合于高盐海产品中铅和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职业性镉接触工人尿锌和镁排泄的变化 ,采用配对设计的方法 ,分别对镉接触组和对照组测定血和尿中镉及 β2 —微球蛋白 ,测定尿中总蛋白、锌及镁含量 ,以及尿肌酐校正尿量。结果显示接触组工人血和尿中镉、尿 β2 -微球蛋白、总蛋白、锌和镁含量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准确、快速的测定批量土壤样品中的镉,建立电热恒温自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镉的浓度在0~8.0μ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A=0.0282C,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为0.09mg/kg,加标回收率为95%~105%之间。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能够快速测定大批量土壤样品中的镉。  相似文献   

10.
ICP—OES测定人发中微量元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测定头发中的硒、铅、镉含量,并采用两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湿消化法测定的回收率高,仪器测定硒、铅、镉的最低检测线分别为(μg/L)0.51、.74、0.20,方法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5.49%~12.1%,符合微量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头发中硒、铅、镉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瓯海区市售大米中的重金属元素铅、镉、汞,评估其污染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和镉,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卫生学评价依据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大米中铅、镉、汞的限量(铅≤0.2 mg/kg、镉≤0.2 mg/kg、汞≤0.02 mg/kg)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78份大米样品,其中铅、镉、汞的检出率分别为64.1%(50/78)、98.7%(77/78)、10.3%(8/78),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1,P0.01)。4个不同产地的大米中,铅未出现超标情况,检测结果较为接近;镉的检测结果差别较大,本地大米中镉的检出率较高,并出现2份不合格。结论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瓯海区市售大米中的铅、镉、汞对人体健康风险影响较小,镉对人体健康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食用菌中总砷和镉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同时测定方法,调查食用菌砷镉污染情况。方法:通过对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参数条件、反应介质的选择和优化。样品经硝酸—硫酸湿法消化,在硫脲—钴—硫酸—硼氢化钠体系中,采用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对食用菌样品总砷和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总砷浓度在0~40.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48μg/L,样品检出限2.4μg/kg,相对标准偏差0.82%~2.02%,回收率90.0%~97.3%;镉浓度在0~40.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7,方法检出限为0.067μg/L,样品检出限3.4μg/kg,相对标准偏差0.91%~1.98%,回收率92.6%~94.0%。有4份食用菌样品镉含量超标,超标率3.17%。结论:方法省时省力省材,各项实验指标满足要求,简便适用,适合食用菌中铅、镉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3.
番茄红素对镉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镉(Cd)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大鼠饲喂氯化镉(Cd-Cl2)和番茄红素,4周后处死,测定血清和肝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镉损伤组相比,番茄红素组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的SOD活性、GSH—Px活力上升,MDA含量降低,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番茄红素可以拮抗镉的毒性,提高大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镉中毒所致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湖南省三大湖区养殖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砷、铅、汞、镉、铬污染状况及其在蟹肉、蟹黄、蟹鳃的含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镉、铬;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模式,根据GB 2762—2017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共检测24份样品,其中砷、铅、汞、镉、铬的检出率分别为33.4%、75.9%、100.0%、100.0%、100.0%。结论湖南省三大湖区养殖的中华绒螯蟹的无机砷、铅、汞、镉、铬的测定值均低于国家相关限量标准,处于清洁级。5种重金属在三大湖区的分布无明显的地域特征,蟹黄中和蟹鳃中镉的富集明显高于蟹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类型水样中的总镉含量。方法:对样品采取微波消解前处理,并灰化温度1000℃与原子化温度1850℃的情况下对总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灰化温度在700℃时,吸光度最大,并最稳定。原子化温度升高,吸光度也随之升高,温度在2000℃时,吸光度最大。工作曲线在0—100μg/L之间,线性比较良好。精密度为0.9%—1.3%左右,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7.8%—104.7%。结论: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能够对地表水、地下水与污染中的总镉含量进行准确测定,该测定法具有重复性好、操作方便简单等效果,能够取得较好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6.
余泽文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30-2532
目的计算出血镉测定值的不确定度与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依据JJF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原理和方法计算血镉测定值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血镉含量X=(22.60±0.14)μg/L。其不确定度主要包括:①检测仪器的相对不确定度;②标准溶液的浓度;③样品浓度;④标准溶液稀释量具;⑤样品稀释量具;⑥有效数字修约。结论全面反映检测过程各方面的不确定度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再生水-土壤-蔬菜体系中镉的形态分布。方法选取辣椒盆栽实验,设置自来水对照组、再生水组、自来水+镉组、再生水+镉组(镉含量为0.05 mg/L)4种溶液进行灌溉处理,采用修正的BCR法,测定水样、土壤、辣椒和花盆底托里渗滤物中镉的形态。结果自来水和再生水中镉的形态主要是水溶态(B0),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水样中镉含量未超出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土壤和渗滤物中的镉以残渣态(B4)为主,且镉总量均超出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辣椒中镉主要以水溶态(B0)和可氧化态(B3)存在,辣椒各部分镉含量依次为叶果茎根,均超出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污染物限量》中镉的限量值。结论本次研究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一定风险,农田灌溉用水不仅要严格控制镉的总量,更要关注其不同形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及建立茶叶中镉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及其浸出规律研究。方法: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简化前处理方法,镉元素浸出率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良好、灵敏度高,是实用的测定茶叶中镉的方法,其浸出规律可为今后制定茶标准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包头市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按《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选取包头市城区、农区、牧区3个地区,采集农田土壤进行重金属铅、镉、铬的监测分析,依据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中的方法检测铅、镉,依据HJ 491—2009《土壤总铬的测定》中的方法检测铬。结果通过5年对具有代表性的3个地区的农田土壤进行检测,铅100%符合国家一级土壤质量标准;镉96%符合国家一级土壤质量标准、4%符合国家二级土壤质量标准;铬24%符合国家一级土壤质量标准、76%符合国家二级土壤质量标准。结论包头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总体水平不算高,但部分金属项目仍存在污染,通过对5年间数据比对,表明土壤质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氯化镉(CACl2)及其分别与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硒联合作用对猪肾近曲小管上皮(LLC—PKl)细胞增殖、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对照组、镉组、镉 Vitc组、镉 VitE组和镉 硒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LIE—PK,细胞活力的变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催化还原性谷胱甘肽(GSH)速度表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不同浓度cdcl2(0—100μmol/L)作用于LIE—PK1细胞12h,细胞存活率随CAC12浓度升高而下降,呈剂量一反应关系;VitC 镉组、vitE 镉组、硒 镉组分别与单独加镉组相比均可显著提高LIE—PK,细胞存活率;10—40pmol/L(ktCl2作用LLC—PK,细胞12h后的培养液上清MDA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同时,CuZn-SOD、Mn-SOD、GSH—Px活力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硒 镉组细胞培养液上清MDA含量与镉组相比有显著性下降。[结论]镉对LIE—PKl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镉可引起LIE.PK1细胞脂质过氧化,是导致肾细胞毒性机制之一;硒对镉引起的ILC—PK。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