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2016年6月,深圳17家医院试点医保移动支付,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在试点医院,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壹钱包绑定金融社保卡就可直接完成医保挂号和缴费支付。深圳由此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医保移动支付的城市。深圳医保移动支付工作推行近两年,总体情况如何呢?参保患者:使用医保移动支付省时方便"去年我在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看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7,(9):1308-1311
针对长期以来困扰患者看病难、排队时间长等问题,构建了医保移动支付与服务平台,实现在线挂号、医保移动支付、医患沟通等医疗O2O服务。以"南山看病易"为案例阐述了医保移动支付与服务平台的系统设计与医保移动支付流程,并分析了应用效果与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12月19日,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该局近年来大力推进"互联网+人社"提升服务质效,补齐民生业务短板。全国率先实现医保移动支付为解决看病就诊"三长一短"问题,深圳市在"互联网+医保支付"领域先行先试,与支付宝、微信、平安、建设银行、银联共5家支付平台合作,于2016年6月在全市开展医疗保险移动支付工作试点。目前全市有32家大型医院上线,预计年底将达到35家,全市使用医保移动支付绑卡人数超过160万,全部社会保障卡均可使用。深圳市借助生物识别技术,与支付  相似文献   

4.
门诊数字标准化管理与一卡通缴费终端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就诊一卡通的出现正是解决等待—排队—等待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医院现有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基础之上,通过改变患者就诊流程,解决了患者看病过程中需要多次排队等待的现象,以后患者到医院看病只需通过银行卡、城市一卡通、医院门诊就诊卡,在自助缴费终端上通过简单食指操作,可以免去挂号、缴费、就诊等排队之苦。  相似文献   

5.
到友谊医院就诊,患者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挂号、交费等多个环节,免去反复排队之苦。该院也成为本市首家试水手机支付并支持医保报销的医院。 日前,友谊医院联合支付宝、东华软件共同推进“未来医院”计划,该院手机支付服务正式登录支付宝钱包服务窗。患者到友谊医院看病时,无需多次排队,在手机上即可完成挂号、交费、排号候诊等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支付方式对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满意程度的影响,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缓解患者就医"三长一短"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现场随机收集了三甲医院2016年7—8月间1,148例门诊患者就诊信息,根据付费方式分为现场缴费和移动支付两组,比较两组人群的就诊满意度情况。结果移动支付的门诊患者就诊总体满意度(88.4%)高于现场缴费的门诊患者(65.0%)。结论移动支付方式对于缓解门诊患者看病不方便、排队等候时间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问题有积极作用,但若要惠及更多患者,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7.
7月20日,上海长海医院举办移动互联网医院启动发布会。今后,患者到该院看病不必非要到窗口排队,也不需下载、安装App,只需用手机以微信公众号为入口,绑定医保卡,即可随时随地挂号、缴费、查看检验检查报告等。通过关注"上海长海医院"微信公众号,患者可访问该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获取智能导诊、预约挂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医疗业务流程、创新居民腱康卡就诊支付方式,引入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融合了线上交易和线下医疗应用。结合医院就诊费用结算流程和无密支付的要求,设计了银联交易网关和银联在线支付异步交易转换算法,建设了委托代扣签约、余额查询、缴费、退货和支付撤销等服务,采取了无密消费有效期等措施保证了持卡人资金安全。对财务系统和各执行科室业务系统进行改造,建设了居民健康卡支付服务体系.患者持卡能够在全院范围内所有科室实时缴费。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看病     
简明 《医药与保健》2004,12(12):61-62
在国内,很多人一提到去医院看病就免不了生出几分烦躁:一来医院里人太多,二来太花时间:排队挂号、排队等号、排队划价、排队缴费、排队取药等,人们在弥撒着强烈消毒水味道的医院里焦虑不安、行色匆匆,如果再碰到医生情绪不佳,你不仅没法多问问自己的病情,说不定还会遭到冷落。美国的医院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气氛温馨而友善,有时甚至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支付的兴起带动了医疗领域移动支付的发展,医保直接结算的互联网化成为医院结算场景下的迫切需求。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医院费用与医保费用的快捷、移动支付,是新时期医保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医保支付效率,促进医保、医疗信息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国内主要"互联网+"医保支付四类模式的基础上,以平台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互联网+医保支付为切入点探讨医、患、保三方参与"互联网+"医保支付的形成条件,为推动"互联网+"医保支付有效应用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金融支付手段多样化、便捷化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患者在医院使用银行卡(借记卡或贷记卡)缴费的次数逐年增多,且刷卡金额占预交金总额比重逐年上升。对此,我院加强对窗口银联刷卡缴费业务流程管理和内部控制,并随着支付手段变化进行了相应调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患者充值缴费的非就诊排队时间,降低门诊大厅人流量,减少窗口财务人员工作量,通过构建移动支付体系,实现患者通过移动手机端进行充值缴费,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但在预付费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移动支付存在单边账发生率较高,退款程序繁琐等不足,通过采取即收即付财务管理模式,可进一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借助互联网支付实现诊间结算,提高看病缴费效率。方法:通过引入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方式,借助微型自助设备来实现诊间结算。结果:用户有序就诊,诊疗费用医保部分插卡结算,自费部分线上支付快捷、准确。结论:解决诊间结算的现金支付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减少因手工开写计价收费单而引起的缴费排队时间长、医保拒付和漏费问题.方法:采用Oracle 10grelease 2数据库,以Powerbuilder 9为开发工具,开发执行地计价收费系统,将手工开写计价收费单后去收费处结算这一流程纳入医院HIS管理.结果:通过建立计价模板对项目医保属性进行控制,各临床科室采用模板进行患者费用结算,提供了多种结算方式途径,减少了医保拒付和漏费,实现了对患者缴费的分流.结论:该系统的开发缩短了患者的缴费排队等侯时间,减少了医保拒付和漏费的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看病     
在国内,很多人一提到去医院看病就免不了生出几分烦躁:一来医院里人太多,二来太花时间,挂号、看病、缴费、取药等都需要排队,如果再碰到医生情绪不佳,你不仅没法多问问自己的病情,说不定还会遭到冷落。病人无奈之下,只好拿了药一走了之。美国的医院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气氛温馨而友善,有时甚至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第三方支付手段引入医疗结算中,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排队等候。方法构建一套完整的医疗聚合支付平台系统,通过主动式扫码与被动式扫码两种模式完成支付过程。结果在医疗结算中,移动支付能够快速、便捷完成各种缴费服务。结论移动支付功能方便患者,提供医疗新体验,其应用价值获得了广泛患者肯定。  相似文献   

17.
原来看病是自己先垫付,看完走医保报销;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用交自己的那一部分,其余由医保部门支付给医院。此外,原来住院需要交一大笔押金,现在只用签署《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就可以直接住院了。今年关于“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卫生部倡导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正对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医保患者到医院经常遇到这样的烦心事:患者因为看病排上很长时间的队,结果是本来不该检查的医疗项目,因为患者享受医保,医院便随便开出检查单,开出的药,价格奇高。患者不禁惊呼:到医院看病,既贵又难,医保根本也没保证什么。现在,为了保障医保患者的权益,很多城市纷纷打破医保定点医院"终身制",实行退出机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从此不再"一定终身"。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共80多家医院上线了智慧医院系统,让患者不同程度地在线上实现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和诊后随访等功能。比如,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妇幼)的移动智能医院后台系统显示,病人就诊过程中的非诊疗时间大大缩短,排队挂号时间甚至被消灭。"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这样的尴尬不再出现,这大大提高了患者就诊的体验。实际上,智慧医院的概念早在几年前便开始流行,但各地医院尝试的结果不尽相同。为什么困扰广州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医院自助卡的设计与实现,方便患者就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方法:将二代身份证放在自助发卡机上,插入相应面值的人民币,从自助设备中弹出诊疗卡,患者用诊疗卡直接到各科室进行看病缴费,并可以自助查询打印自己的检验结果。结果:实现了医院自助诊疗卡发放、充值、挂号、缴费、查询与发票、凭条打印,同时还实现了自助化验单打印、自助住院费用清单打印等功能。结论:在医院信息建设中通过自助卡的应用,实现就诊一卡通,并建立实名制账户。解决了患者看病过程中需要多次排队等待的现象,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有效避免医疗信息重复采集和资金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