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医学教育探索》2010,33(2):81-84
西药中药化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指导西药的临床应用。西药中药化研究既能够丰富和深化中医药学内容,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现代化的研究进程。本文对西药中药化的研究情况及进展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2.
试论西药中药化段晓颖(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郑州450001)主题词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中药鉴定学西药中药化,就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为指标,来研究当代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及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具体到一个药物讲,就是...  相似文献   

3.
中药方剂现代研究的两条道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已经分化为两条道路,一条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方剂研究,一条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西药化研究。要严格地区分两条道路的原则性差别,认识中药西药化研究的必然性和局限性,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决不能走中药西药化的道路。正确地把握自己独立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关键是要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论思路,坚持为辨证论治服务,揭示和阐明中药方剂的整体取性原理、因证论效原理、中介调理原理。  相似文献   

4.
所谓西药中药化,即运用中医药学的理论模式探讨西药,以中医药学的性能研究西药,这是医药学研究涉足甚少的领域。文章以氨茶碱为例,探析氨茶碱之西药中药化的方法和途径,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振兴中医药学的大举措——西药中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中医药学的大举措——西药中药化首先,西药中药化,能增加中药新品种。西药中药化研究的直接结果,就是吸收西药为中药,从而增加中药新品种。现有西药在千种以上,其中常用者大概也有四五百种。常用中药一般也认为有四五百种,且近二三百年来所增无几。可见,西药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回归自然”健身保健的呼声越来越高,中药在药品市场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中国人传统的用药习惯是“西药治标,中药治本”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一些不法分子、不法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迎合国人对中药的信赖,利用化学药显效快、作用迅速的特点,在纯中药制剂中擅自添加化学成分,并随意夸大疗效,以赢得医生和患者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学结合的可能就是西药中药化,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现在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内容,从而不仅能为西医使用,也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生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30日《杂文报》以头版头条刊登了曾学诚先生写的题为《中药为体西药为用》的文章。该文借以保健品“蚁力神”含有处方药万艾可质疑“有关部门”一事把话题转向中医中药,且不顾事实,违背真理,象市井闲汉那样调侃嘲笑,和那位方舟子先生一唱一和,说什么“药力不够,西药来凑”,还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翻版为“中药为体,西药为用”以抹煞中医中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些人喜欢把中西药“合”着吃,认为这样“火力猛”、见效快。但是有些中药和西药是不能一起服用的。  相似文献   

10.
郭随章 《开卷有益》2006,(10):35-35
有些人喜欢把中西药“合”着吃,认为这样“火力猛”,见效快。但是,有些中药和西药是不能一起服用的,总结数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中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药药理研究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方向,不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是采用了西药研究的方式来研究中药理论。正像一些老中医所说:“西医药学吸收中医药的有益内容,集中表现在吸收中药为西药,但对中医药学的理论却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和作法”。崔月犁同志在《继续振兴中医,努力发扬特色》一文中指出:“衡阳会议以后,中医事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目前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依我看主要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问题。”确实如此,作为中药药理研究,如果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那…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理论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分析探讨中药性能理论与中药法象理论的辩证关系。研究发现,药性理论与法象理论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二者属于“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其一,药性理论中包括中药法象的认识内容,但还有诸多特殊药象及其产生的特殊功能等法象认识是药性理论不能体现、也无法替代的。其二,中药性能作为“一般”理论,是抽象、深刻和更加体现本质的普遍性理论;中药法象作为“特殊”理论,则是直观、形象而反映丰富变化的具体性理论。因此,合理地运用“一般”与“特殊”的差异,使二者相互合参,对中药研究与应用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将近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中药和西药治疗组,中药组应用参苓白术散化裁方剂而西药组应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并将其疗效按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并经统计学处理进行x^2检验。结景经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的疗效在痊愈、显效、有效方面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且西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医则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础理论,运用益气固表的经典方剂“玉屏风散”加减化裁辨证治疗本病,其临床疗效显著,突显出中医药“治病求本”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中药和西药真正达并重的大举措——西药中药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和西药俗达并重,光靠国家政策倾斜,诚难真正达到,根本在于中医学工作者学术上争取。中药确实存在精华与糟粕,但西药不全为精华。中医药学工作者对西药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办法则为将西药放到中西药学理论体系中进行研究,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从而知其精华而吸取,知其糟粕而去除。如此则达学术上的平等,进而达地位的并重。  相似文献   

16.
任继英 《大家健康》2014,(8):260-260
祖国传统医学将盆腔炎归属为“热疝、痃瘕、带下”范畴,是女性多发常见病。该病缠绵难愈,严重困扰女性的身心健康。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高,笔者有效的使用西药及物理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辅助,收到了“活血化淤、止痛扶正”的临床效果;患者兼夹脾肾阳气不足、气滞血淤。中药起到了“清热利湿、补肾健脾”的辅助效果,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消渴丸是在古方“玉泉散”、“消渴方”基础上化裁而成的典型中西医结合药物。其主要中药成分包括:葛根、天花粉、黄芪、生地、玉米须、南五昧子和山药,西药成分为第2代磺脲类降糖药的代表药物:格列本脲,消渴丸中西药结合,标本兼治,因而可以起到良好的降低血糖和稳定血糖作用。其具有整体调整,改善症状显著和作用持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西药中药化是指用中医药理论研究西药,使之兼备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临床上观察到常用的平滑肌解痉药山莨菪碱的副作用虽较阿托品轻,但仍常见口干、面红、潮热、烦躁等,因其表现类似中医的阴虚证型,故猜想山莨菪碱属于中医中药理论中的热性药,因而会产生此类副作用,且多发生于阴虚体质者。现考虑用中医寒热药性理论分析其寒热性质,并据此指导临床用药,以期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中医药学的“宝库说”和“学科论”对于今后中医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以中药学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中医药学“宝库说”和“学科论”的意义。①中西药学的本质异同。两者都具有科学性、理论上的系统性、实践上的有效性,依存性、物质和生物活性的统一性;但中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而西药学则反之。提示未来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将是中医药学。②在西医药学的角度看,“宝库说”的实质是对中医药认识的概括和表述。③中医符合一门学科的所有条件以及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证明“学科论”是对中医药学本质的概括和表述。④“宝库说”和“学科论”是对中医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和前景。“宝库说”丰富和发展西药学,致中医灭亡,“学科论”是中药的现代科学化,能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最后结合中医药工作者的本质和前提指出正确态度是坚持“学科论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发热门诊小儿高热综合治疗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发热,持续高热可引起全身不适,头痛、惊厥等症状。对体温超过38.5℃小儿应及时选用安全有效的解热措施。我院为了使患儿尽快退热,特选用中西医结合的快速流程的处理方法,建立起发热专科门诊。我院的应急处理方法:中药退热液滴鼻、中药“退热灌肠方”治疗、推拿“特定退热穴”、中药穴位贴敷法、退热贴额头敷贴及物理降温、服用“中药退热方”或羚羊角颗粒、中药退热液穴位注射、针刺“退热穴”或三棱针放血、选择服用西药口服退热剂、选择使用中、西药静脉滴注或补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