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输血是抢救与治疗病人的有效手段之一,血液是一个人给另一个人拯救生命的礼物——至高无上的礼物。安全的血液可以拯救生命,对受血者不会带来危害,不安全的血液则会引发严重的疾病,甚至使受血者死亡。因为血液本身是许多致病物质的载体,是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因素,所以如果血液是不安全的,则可通过输血或由其血液制成的血液制品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2.
血液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是广大输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称《献血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了采供血工作的重要性,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工作进入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加强血液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建立江苏省医疗机构三级血液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旨在解决当前医疗机构安全用血监控不完善以及采供血机构的输血服务与医疗单位的临床用血在信息反馈上脱节的现状,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输血传染病的发生,保障血液安全和输血安全,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血液管理新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晴  周奇  许建军 《现代养生》2023,(10):798-800
<正>采供血不良事件是指发生于输血链中的采供血环节,对血液质量、献血者或受血者的安全以及相关产品和人员的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偏差事件[1]。为了客观评估并持续改进血液安全,明确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后果、残余风险和变化趋势[1],预防事件的再发生,提升输血安全,有必要对采供血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优化献血服务过程,提升血站供血能力和采供血服务质量,全面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本文对血站2020-2021年度期间发生的49例采供血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输血前检测受血者传染病标志物,明确临床诊断,避免因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方法:输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受血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检测。结果:①传染病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3.59%;②HBsAg阳性率为11.97%,Anti-HCV阳性率为0.41%,Anti-TP阳性率为1.12%,Anti-HIV阳性率为0.10%;③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Anti-HCV阳性率和Anti-T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986例受血者中混合感染2例。结论:通过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有利于患者的治疗,避免因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同时防止交叉感染。进一步加强了输血管理,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是预防和控制经输血传播艾滋病及其它传染病,确保输血工作中献血者、受血者及职工安全最基本的因素。近年来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与输血有关的采供血纠纷案件逐年上升。血站如何更新管理理念,己成为血站管理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质量管理必须与国际接轨。我站于2003年11月积极导人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探索与建立起一套与血站工作相适应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血浆输注的安全有效性,规避输注无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该院近2年来临床输注血浆患者的血样进行溯源性血液相容性检测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有输血史与免疫史、妊娠/输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3.468、27.524,均P<0.05);男性与女性(仅包括输血史和免疫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为0.338,P>0.05);供血者与受血者的意外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2.856,P<0.05)。结论对受、供血双方应采取相容性血浆输注,方可规避血型物质再次进入受血者体内,才能保证临床输血疗效,保证受血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当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缺乏抗供血者的反应,输血后把供血者的血液误看来,你们对输血的理解还有些误区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眭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当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  相似文献   

9.
刘志勇 《中国卫生产业》2020,(7):139-140,143
目的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站输血的1000例患者,对患者采集血液样本后进行血液质量检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输血安全性。结果实验组500例中输血传染病有2例,占0.4%,而输血前后消毒中存在的问题有5例为1.0%,配血中存在问题,有2例、占0.4%,整体的安全例数为491例,安全率为98.2%。在对照组500例中,存在输血传染病25例,占5.0%。输血前后存在的消毒感染有24例,占4.8%。配血中存在问题有9例,占1.8%。整体的安全率为88.4%,有442例。对两组的安全率分析,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特殊化管理的输血检验和血液管理,输血安全系数高。结论加强输血前血液监测质量,做好血液输血和用血的管理,能够更全面地提高输血站的安全性和专业性,减少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血液作为媒介担负着机体新陈代谢所需营养物质供应,并清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废物,运输激素和其他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从而进行组织器官功能调节。血液中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和抗体等物质,担负着机体正常运转的保障工作。近年来,因创口细菌感染血液而导致的疾病呈上升趋势;因输血导致败血症和菌血症的病例也屡见不鲜,受血者安全输血也成为一大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