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5年收治的3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初次治疗18例,不规则面颈联合等中心照射50Gy/25F/35d+颈部锁骨上野50Gy/25F/35d,体部真空垫、头部U形面膜同定后CT扫描,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部肿瘤靶区剂量为.复发癌12例,肿瘤复发区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区剂量60-70Gy/24-28F/35-40d.结果:初次治疗患者1、2、3年局控率分别为88.89%、83.33%、77.7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88.89%、83.33%.出现口干、咽痛等早期放射反应,都能耐受,未观察到明显的张口困难或后组颅神经损伤.复发癌患者再程放疗2年局控率为75.0%,2年生存率为83.33%.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8.33%(1/12,张口困难16.67%(2/12),吞咽困难8.33%(1/12).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改善鼻咽癌治疗靶区的剂量分布,提高靶区照射剂量,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减少放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腮腺受照剂量与口腔干燥症发生的关系.方法:61例鼻咽癌接受立体定向放疗,照射靶区为鼻咽肿瘤、鼻咽区、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靶区处于95%剂量曲线内,总剂量30-42Gy/10-14次/20-30天.腮腺处于50%-60%剂量线内.复查时进行面对面访谈方式的口干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口腔干燥症的严重程度.结果:全组1年局控率95.08%(58/61),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5.08%(58/61)、93.22%(57/61)、90.16%(55/61).左腮腺受照剂量l5.98Gy-31.06Gy(21.21±5.29).右腮腺受照剂量14.89Gy-26.69Gy(19.01±4.96),口腔干燥症的发生率为6.56%(4/61),中度发生率为3.28%(2/61),无重度发生.结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鼻咽癌可以保证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降低腮腺受照剂量,减少放疗后口腔干燥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5年收治的3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初次治疗18例,不规则面颈联合等中心照射50Gy/25F/35d+颈部锁骨上野50Gy/25F/35d,体部真空垫、头部U形面膜固定后CT扫描,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部肿瘤靶区剂量为。复发癌12例,肿瘤复发区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区剂量60-70Gy/24-28F/35-40d。结果:初次治疗患者1、2、3年局控率分别为88.89%、83.33%、77.7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88.89%、83.33%。出现口干、咽痛等早期放射反应,都能耐受,未观察到明显的张口困难或后组颅神经损伤。复发癌患者再程放疗2年局控率为75.0%,2年生存率为83.33%。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8.33%(1/12,张口困难16.67%(2/12),吞咽困难8.33%(1/12)。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改善鼻咽癌治疗靶区的剂量分布,提高靶区照射剂量,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减少放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各个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6月住院的30例初治鼻咽癌进行调强放疗,将鼻咽和颈部的靶体积勾画为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nd)、临床靶体积1(CTV1)和临床靶体积2(CTV2),处方剂量分别为70、66、60、60Gy/30F,鼻咽和上颈部靶体积采用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靶体积采用下颈前野常规照射。研究GTV、CTV的最大、最小、平均剂量和颞叶、脑干、脊髓、视神经、晶体、眼球的最大受照剂量及腮腺、颞下颌关节的50%体积受照剂量。结果 GTVnx的最大、最小、平均剂量(均值)分别为79.2、59.5、71.9Gy, GTVnd的最大、最小、平均剂量分别为77.1、63.6、72.1Gy,CTV1、CTV2的最小剂量分别为47.6、49.7Gy,颞叶、脑干、脊髓、视神经、晶体、眼球的最大受照剂量及腮腺、颞下颌关节的50%体积受照剂量63.2、48.6、44.7、59.3、6.9、25.9Gy和34.0、36.3Gy。结论 调强放疗可以使各个靶区得到足够的、均匀的剂量分布,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得到较好的保护,但是要注意CTV的低剂量区。鼻咽癌调强放疗剂量分布优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颞颌关节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u Y  Chen M  Zhao C  Lu LX  Han F  Bao Y  Huang SM  Deng XW  Lu TX  Cui NJ 《癌症》2007,26(1):64-67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张口时门齿距缩小.严重的张口困难可影响进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量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颞颌关节放射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14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放疗总剂量63~77 Gy,分次剂量为每次2.27~2.80 Gy,总疗程时间31~86 天.放疗前及放疗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分别用直尺测量患者门齿距.结果:全组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7.26%、94.83%、92.04%.颞颌关节平均剂量17.99~51.36 Gy.Ⅰ~Ⅱ级张口困难发生率4.73%,未观察到Ⅲ级和Ⅳ级颞颌关节损伤.结论:调强放疗技术使颞颌关节受照剂量显著下降,放疗后发生严重张口困难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颞颌关节损伤的长期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量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并分析颞颌关节放射损伤的情况.方法 2001年2月至2004年10月,21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处方剂量68 Gy,分次量2.27Gy/次,中位总疗程时间43 d(31~86 d).放疗前、放疗后6个月和每年测量患者最大门齿距.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为97.1%、90.7%、79.1%.颞颌关节区平均剂量6.18~51.36 Gy.1级张口困难发生率为5.2%(11例),2级为0.5%(1例,该患者因局部复发接受二程放疗),未观察到3、4级颞颌关节损伤.结论 调强放疗技术使颞颌关节受照剂量显著降低,从而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鼻咽部及周边解剖结构复杂,根治性切除术无法进行,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三维适形放疗开展日趋增多,本研究应用半野单中心面颈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病理证实鼻咽癌患者,均行CT定位,依据CT图像、MRI图像和融合图像确定相应靶区及危险器官,用3D-TPS制定计划,采用半野单中心面颈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患者,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无瘤生存率;并用RTOG标准判定放疗急性反应.结果:使用CT和MRI融合技术作为靶区确定的依据,从而提高了靶区勾画的准确性,鼻咽区平均剂量为69.8~71.2 Gy/34次.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年及2年总生存率均为9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5%和90%,1年及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和85%.皮肤、黏膜急性反应均以Ⅰ级和Ⅱ级为主.结论:应用CT和MRI融合技术勾画鼻咽癌靶区,半野单中心面颈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肿瘤区的照射剂量高且分布均匀并保护了危险器官,适于在非肿瘤专科医院的放疗中心推广.  相似文献   

8.
三维适形放疗宫颈癌盆壁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盆壁复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宫颈癌治疗后盆壁复发患者21例,以直线加速器6MV-X线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单次剂量5-8.5Gy,隔日1次,总剂量30-52Gy,平均剂量40.32 Gy。疗后1.5个月及3个月时行CT复查。结果:腰腿疼痛缓解率达100%,患侧下肢水肿缓解率61%,治疗肿瘤有效率(CR+PR)为71.4%(15/2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14%、4%,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能有效的控制宫颈癌盆壁复发肿瘤,较常规放、化疗疗效提高,没有增加消化系、泌尿系的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9.
胡静  邵秋菊  周惠敏  梁军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2):2088-2089
目的:比较鼻咽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效果及放疗反应。方法:共130例鼻咽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组81例、普通放疗组49例,定向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95%剂量曲线,分次剂量为3.0—3.5Gy/次,10—14次;普放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36—40Gy/18—20次/3—4周,耳前野补量至鼻咽区DT 70Cy;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Gy。结果:立体定向放疗组和普放组1年局控率分别为91.36%(74/81例)、89.80%(44/49例);1、3年生存率立体定向放疗组为96.30%(78/81)、91.35%(74/81),普放组95.92%(47/49),89.80%(44/49),两组比较局控率和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立体定向放疗组和普放组口干发生率分别为9.88%(8/81)和93.88%(46/49);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94%(4/81)和85.7%(42/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立体定向放疗与单纯普放局控率无显著差异,但放疗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影响放射颞颌关节损务伤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352例常规分割放疗结束后≥6个月的鼻咽癌病例,所有病例颞颌关节受照总剂量为51.90-78.89Gy,总疗程35-141天。以门齿距为观察张口困难的指标,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张口困难发生率与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关系采用二元曲线拟合,多变量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全组张口困难发生率58.5%,重度张口困难发生率7.1%;颞颌关节受照剂量为51.90-60.00Gy、>60.00-70.00Gy、>70.00-78.89Gy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6.4%、53.5%和62.3%(P=0.050);放疗后坚持张口锻炼和未锻炼者发生率分别为51.6%和61.7%(P=0.028);年龄≤42岁组和>42岁组发生率分别为54.1%和62.7%(P=0.040);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与否和年龄大小是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较高,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和病人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鼻咽靶区全部剂量都从两颞侧给予的照射方法应设法予以改进,放疗后应嘱咐病人坚持张口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