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动脉硬化病变与冠心病和(或)糖尿病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因心律失常、胸痛等症状入院的患者353例,根据有无冠心病和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无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和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于冠脉造影前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观察斑块形成和血管内径(D)。结果: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增高,无糖尿病亦无冠心病患者股动脉斑块发生率极低,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情况相似(P>0.05),斑块发生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亦无冠心病的患者(P<0.01),但明显低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多为多支血管病变。结论:检测下肢血管动脉硬化斑块,对糖尿病和(或)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腔内超声消融术治疗老年下肢动静脉阻塞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动静脉阻塞性疾病微创、有效的新方法。方法用腔内超声消融术治疗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老年患者,8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老年患者,对近期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例ASO经超声消融术后均达到血管再通而无穿孔,血管造影示动脉狭窄由(93±12)%减少到(35±6)%,肢体缺血症状明显改善。89例DVT超声消融术后血管均再通,静脉平均狭窄由100%减少到(28±8)%,肢体肿胀消失。结论超声栓塞消融术是治疗老年下肢动静脉阻塞性疾病患者安全、高效、微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血管受阻程度,为颈动脉狭窄和栓塞性脑病提供简便可靠及无创的检查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受检者来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或)住院的疑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共63例,男性41例,女性22例,年龄49~76岁。其中有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1种或1种以上者51例。1·2方法:采用百盛公司DU—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沿颈动脉走行,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CCA)主干、分叉处,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4.
王定仙 《云南医药》2005,26(2):142-144
对 5 6例患者行超声肝血管瘤扫查 ,以探讨超声在肝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5 6例 ,男 33例 ,女 2 3例 ,年龄 19~ 82岁 ,平均年龄 5 1岁 ,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症状 ,常因患其他疾病或健康体检超声检查时发现。使用仪器为SDU - 45 0型 ,5 70FDMKⅡ型超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156例临床确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与150例临床确诊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出斑块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检出斑块有硬斑、软斑、混合斑,其中软斑、混合斑比例高于硬斑;对照组仅检出硬斑与软斑,硬斑比例高于软斑。观察组以低回声斑块为主,对照组以强回声斑块为主。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值左、右均值为:(0.99±0.17)mm,对照组左、有均值为(0.63±0.07)mm,两组内中膜增厚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检出颈动脉狭窄60例,占38.46%,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狭窄28例,占比为18.67%。且严重狭窄率及闭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无创快捷的特点,能准确检查出斑块及斑块性质,对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及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采用MRA诊断脑梗塞患者颅内动脉硬化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内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34例脑梗塞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某院检查的34例身体健康的人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MRA进行检查,对比两组动脉硬化程度、血管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7例轻度硬化(20.59%)、13例中度硬化(38.24%)、14例重度硬化(41.16%),对照组出现27例轻度硬化(79.41%)、5例中度硬化(14.71%)、2例重度硬化(5.86%),P<0.05;观察组有18例血管硬化或狭窄(52.94%)、16例闭塞(47.00%),对照组有4例正常(11.76%)、27例血管硬化或狭窄(79.41%)、3例闭塞(8.82%),P<0.05。结论:将MRA应用到脑梗塞患者的诊断中,可有效反映出该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硬化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支持,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卵巢畸胎瘤疾病并非少见,由于诊断方法的进展,尤其近年来,B 型超声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卵巢畸胎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 对象与方法:①来源于我院1985—03~1989—12妇科住院病例,共28例。年龄2~65岁,平均33岁。并发扭转者(105°~180°)2例。大部分患者就诊时无临床确切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脑梗死患者颈动脉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了解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60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非脑梗死患者两侧颈动脉的硬化程度、斑块性质等。结果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硬化最为简捷的方法,有助于脑梗死的临床预防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血管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对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检测结果为依据,分别计算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度。结果经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总的准确度(89.0%)显著高于CT血管造影的结果(75.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操作简便、无创,准确度高,可以对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为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不同动脉硬化人群检测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比较,探讨CAVI评估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无动脉硬化疾病(Non-ASD)者20例作为对照组,动脉硬化患者110例纳入实验组,其中糖尿病(DM)组30例,冠心病(CHD)组30例,脑梗死(CI)组3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DM+CHD/CI)组20例。观察CAVI的再现性,比较不同动脉硬化人群中的CAVI值。结论动脉硬化患者的CAVI值均高于无动脉硬化患者,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CAVI值更高,说明CAVI可以定量反映动脉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67例患者的颈动脉分叉处,观察颈内、颈外动脉走行,内中膜厚度,了解斑块回声及内中膜厚度,测量相关参数。结果本组567例患者中,颈动脉无病变者308例(54.3%),有粥样硬化者259例(45.7%),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仅表现为内中膜增厚或同时伴有粥样硬化患者125例(48.3%),形成颈动脉轻度狭窄者110例(42.5%),中度狭窄者17例(6.6%),重度狭窄者7例(2.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77年3月至79年4月进行快速肝穿活检45例,现将78年以来资料较完整的16例作一分析,以探讨快速肝穿活检对原因不明肝肿大的诊断意义。一般资料: 本组16例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肝穿时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其中19岁以下1例,20~39岁8例,40~59岁7例。病程自15天到4年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不规则发热9例,肝区疼痛或上腹痛10例,除1例合并糖尿病外均有食纳减退。所有患者都有肝肿大。肝脏质地Ⅰ°2例,Ⅱ°7例,Ⅱ”~Ⅲ°4例,Ⅲ°3例。  相似文献   

13.
金飞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29-3430
心肌缺血能引起心脏出现明显的舒张功能障碍,并且与缺血严重程度一致[1].舒张功能障碍与冠心病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联系,是冠心病患者预后较为重要的预测因子[2].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监测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无创性检查手段超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其是否能代替心导管检查还存在一定的争议[3-4],本研究旨在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左心导管法评价冠心病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在东阳市横店医院住院治疗冠心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心导管检查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男性49例,女性43例,年龄(61.2±9.4)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其中稳定性心绞痛3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7例,心肌梗死21例;采用NHYA分级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显示,NHYAⅠ级患者42例,≥Ⅱ级患者5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冠脉造影正常组(冠脉造影正常或狭窄<50%,n=44)和冠脉造影异常组(冠脉狭窄≥50%).  相似文献   

14.
吴志亮 《淮海医药》2009,27(3):211-2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的超声表现。方法自腹股沟韧带中点,由近而远依次观察股动脉、腘动脉的内—中膜厚度(TMT)和形态、斑块及血流情况。结果5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50例共156支下肢动脉患有不同程度的硬化,32例96支动脉有硬化斑块,3例3支腘动脉为中度狭窄,血流频谱空窗缩小,频带增宽,峰值流速加快。结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能引起和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超声可以无创判定外周动脉硬化的存在与否,准确测量粥样硬化斑块的多少、部位、管腔狭窄程度和血供情况,为临床确定是否外科手术或内科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检测方法,并可作为发生脑梗塞、心肌梗死、肢端缺血坏死的预测参数,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胞二磷胆碱化学名胞嘧啶核苷二磷酸胆碱,为核苷酸衍生物,该药问世三十余年,主要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引起的意识障碍。国内用以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报道较少,现将我们用佳木斯晨星制药厂生产的胞二磷胆碱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与盐酸吡硫醇(脑复新)对比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料资和方法:①一般资料:12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均系1987—07~1989—07本院住院患者,分别用上述两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用胞二磷胆碱)100例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线阵探头与低频(凸型)扇形探头相结合对颈动脉动脉硬化斑块、狭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84例颈动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并单侧或双侧狭窄率〉50%的患者先后采用高频探头及低频探头对照检查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高频线阵探头有利于颈总、颈外动脉病变的检测;低频(凸型)扇形探头可弥补高频探头不足,增加颈内动脉的显示长度,有利于颈内动脉中远段病变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观察。结论:高频探头加上低频探头相结合使用,两者取长补短,更能准确地显示颈动脉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程度及血流改变,避免先用单一的高频探头致颈内动脉硬化病灶显示不佳造成的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动脉弹性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入院患者11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测评价大动脉弹性、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颈动脉病变情况。根据CFPWV水平分为两组:Ⅰ组(CFPWV<13.0 m.s-1,n=58)和Ⅱ组(CFPWV≥13.0 m.s-1,n=52),观察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结果Ⅱ组的年龄、PP、SBP和hs-CRP均高于Ⅰ组(P<0.05)。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年龄、SBP、PP、hs-CRP与CFPWV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PP、hs-CRP与CFPWV关系最为密切(P<0.01)。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或硬化伴斑块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与颈动脉病变有关,表明CFPWV可以反映颈动脉硬化的情况,与颈动脉超声一起可以对早期动脉硬化及其严重程度做出良好的预测,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各自条件选择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血管早期病变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8例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患者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22例,颈动脉斑块101例,闭塞5例;颈总动脉狭窄6例,颈内动脉狭窄23例,颈外动脉狭窄13例;颈动脉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4例;颈内动脉血流阻力增高2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经济、无创、可反复动态观察等优点,能准确获取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大小、位置和形态,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陈柯  王刚  高建松  许亮  李保华  雷志锴 《医药导报》2011,30(10):1312-1314
目的 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前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 方法 将172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的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均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包括控制体质量、血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每日清晨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qd,连续6个月. 比较各参数值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内 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稳定8例,明显变薄75例,略增厚3例;对照组经基础治疗后,IMT变薄4例,不同程度增厚57例,无明显变化25例. 治疗组IMT由治疗前(1.96±0.47) mm降为(1.57±0.23) mm(P<0.05),对照组由治疗前(2.01±0.36) mm降为(1.97±0.32) mm(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大部分斑块由软斑向硬斑转化,小部分斑块消失,仅小部分斑块无明显变化,极小部分斑块无转化并增大;对照组经治疗后软斑转化不明显,部分病例有新生斑块形成,无斑块消失. 治疗组治疗后斑块面积明显减小,由治疗前(29.56±7.56) mm2降为(23.67±5.66) mm2(P<0.05);对照组由治疗前(30.31±5.12) mm2降为(29.82±4.89) mm2(P>0.05). 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20.
鲁丽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0):1157-1158
<正>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0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38例,年龄34~74岁,平均(58±12)岁,所有患者心功能均为Ⅱ~Ⅲ级,糖尿病病程6~21年,平均(11±6)年,冠心病病程5~13年,平均(8±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