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颈椎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颈椎骨折和(或)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通过观察横断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容积再现(VR)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颈椎骨折和脱位情况。结果 56例颈椎外伤患者中,无骨折型脱位8例,颈椎骨折48例。其中寰枢椎骨折13例,合并寰枢椎半脱位3例;下颈椎骨折35例,其中合并脱位8例。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多种重建技术,能够准确评价颈椎骨折、脱位及椎管形态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峰  唐天驷  王根林  杨惠林 《江苏医药》2006,32(11):1070-1071
高能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不完全等同于非脱位型的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治疗这类损伤时不易使脱位椎体复位,不能解决后方椎板骨折内陷、关节突交锁及硬膜囊撕裂等问题。我院2001年3月~2004年9月对17例骨折脱位型胸腰椎损伤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赖绍林  朱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35-2136
1992~2001年我科收治颈中央脊髓损伤患者25例 ,现就颈中央脊髓损伤的诊治进行分析和讨论。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中 ,男23例 ,女2例 ,年龄22~56岁 ,平均36岁。发生在颈椎屈曲型损伤后18例 ,发生于过伸型损伤后7例。屈曲型损伤系伤力作用于颅顶或颅后 ,颈椎屈曲 ,造成颈椎体骨折或骨折脱位 ,后方关节突脱位 ,脊髓受到脱位椎板和下一椎体的压迫引起中央脊髓损伤 ,出现中央症群。过伸型损伤系伤力作用于额顶或面部 ,颈椎过伸 ,前纵韧带撕裂或后方椎弓骨折 ,关节突骨折 ,甚至棘突骨折 ,脊髓后方皱缩黄韧带、骨折椎板、前方椎体、骨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36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经过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患者术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良好,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可使伤椎椎体高度得以恢复,尤其是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得到改善,Cobbs角改善明显,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92年应用Dick装置,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38岁。受伤原因:创伤3例、车祸伤4例、高处坠落2例。受伤部位:T_(12)骨折3例;L_1骨折3例;L_2骨折2例;L_5骨折1例。4例伴有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类;A级1例,B级1例,C级2例。骨折按Denis分类:压缩性4例;爆裂性4例;脱位型1例(脱位Ⅱ°)。所有病人均行AIS-ISS评分,平均为18分。本组病人全部实行Dick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经3个月至2年的随访,结果全组病例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无椎弓根及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AF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AF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3例,33例均行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融合,7例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术,平均随防17个月。结果AF钉复位固定治疗胸椎骨折脱位,伤椎术后椎体高度均得到完全或基本完全恢复,33例无断钉、钉松动或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AF钉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植骨融合或椎体内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祁金梅  童纪文  杨媚 《安徽医药》2011,15(7):919-920
<正>寰枢椎骨折及脱位在临床并不少见,因其解剖位置险要,临近延髓生命中枢,该部位脱位与骨折可造成寰枢椎不稳和脊髓压迫,轻者可有轻度肢体感觉运动障碍,重者出现高位截瘫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我科自2006年3月~2009年12月共对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加强术前护理,完善术前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是可能引起颈脊髓受压而导致病人生命危险的一类损伤。以往的治疗方法是枕颌牵引、颅骨牵引、头颈胸石膏固定,因其有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固定不确实且不易行融合术等缺点,现已少用。我科自1997年11月至1999年8月应用Halo-Vest架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3岁。包括齿突骨折6例,枢椎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4例,寰椎椎弓骨折(Jefferson骨折)2例;其中合并寰枢椎脱位或半脱位6例。行后路枕颈或寰枢椎融合术9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颈…  相似文献   

9.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较多,其共性为恢复颈椎正常序列,稳定颈椎以防止伤椎再次或继发损伤颈髓及周围结构,最终达伤椎间骨性融合。近1年来,我院对4例患者行后路手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41~58岁。损伤节段及类型:C5骨折并C4脱位2例,C5脱位1例,C6骨折脱位1例。4例均有C5棘突及椎板骨折,均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B级1例,C级3例。术中均行植骨融合术和椎板减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5~11天,平均8天。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俯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在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后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带锁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37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32例完全复位,5例复位90%以上;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植物并发症,28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获改善,3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级B级、2例ASIA评级C级及2例A级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无恢复,2例E级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无加重。结论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疗效满意,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在部队训练过程中,颈椎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由训练致颈椎损伤的病人18例,对其损伤的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做了讨论,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17~22岁,平均18.9岁。其中新兵15例,老兵3例。致伤原因:倒功训练损伤12例,器械练习损伤3例,擒拿对打训练损伤3例。受伤部位:寰枢椎骨折或半脱位6例,颈3~8椎体或椎弓根骨折脱位12例。受伤程度:单纯颈椎骨折8例,单纯颈脱椎位6例,颈椎骨折合并脱位4例。无颈髓或神经损伤15例,合并颈髓或神经损伤3例。X线片检查,本组8例均做颈椎正侧位、双斜位检查、部分加做开口位检查,发现有骨折或脱位17例,有1例未见骨折征象(后经CT检查确诊有骨折)。CT片检查,本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1998年至2007年本院收治23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前路减压脊柱稳定重建8例,后路减压9例,前后联合减压脊柱稳定重建6例,观察各组手术治疗前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JOA评分平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根据病理基础及受伤机理选择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外科针对性减压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2007年1至2011年3月,共收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41.5岁;病理基础:先天性颈椎管狭窄3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11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5例,后纵韧带骨化3例,颈椎不稳3例,黄韧带骨化1例,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例,颈椎不稳合并椎管狭窄3例;JOA脊髓功能评分为0-8分,平均4.5分。在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病理基础分别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前路减压融合、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侧块螺钉固定等手术方式进行减压治疗,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并获得8~55个月随访,平均38.6个月,JOA脊髓功能评分为9~17分,平均13.2分。改善率为64.4%;优良率为79.8%。结论针对不同病理基础所致的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进行有针对性减压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4.
骨折脱位是胸腰椎损伤中严重的一种类型,常伴脊髓损伤.新鲜骨折既往常选择行后路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4枚螺钉固定.但该类损伤脊柱稳定性结构严重破坏,跨越伤椎内固定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可靠性,常常复位不满意或达不到复位要求,出现平行四边形效应.2006年7月至2009年11月,我们采用椎弓根6枚螺钉固定(同时对伤椎固定)治疗骨折一脱位型胸腰椎损伤11例,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齿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本院2007年8月~2011年2月,选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共18例,对其采用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以及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经X射线、CT复查示螺钉无松动,无断钉,均获得骨性融合。1例螺钉偏内致左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1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余螺钉位置良好,无脊髓、椎动脉损伤。3例术中在行寰椎后弓下方操作时损伤静脉丛,但无临床影响。4例骨折脱位完全复位,1例不完全复位;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5例D级均恢复至E级,13例E级无变化;患者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均完全恢复,旋转功能稍受限。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为短节段固定,直视下置钉、复位,对颈椎影响小,寰枢椎的稳定性良好,提高了植骨融合率,脊髓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Hangman骨折是指枢椎椎弓根至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在暴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常伴周围韧带和椎间盘损伤,继而出现枢椎椎体不稳或脱位,又称为创伤性枢椎脱位.近年来由于车祸和高处坠落导致此类患者逐渐增多.我院2003年至今收治此类患者12例,应用Scofix系统进行救治,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管伟荣 《江西医药》2003,38(5):342-343
我院自1997~2003年收治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2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5例中男21例,女4例,年龄17~65岁,平均39.2岁,20以下2例,21~40岁12例,41~60岁10例,61例以上1例,致病原因均为车祸,依据Thompson和Epstein分型,Ⅰ型:脱位伴有或不伴有微小骨折10例。II型:脱位伴有髋臼后缘的孤立大块骨折7例;Ⅲ型:脱位伴有髋臼后缘粉碎骨折2例,IV型:脱位伴有髋臼底部骨折2例,V型:脱位伴股骨头骨折4例。合并伤:休克2例,颅脑伤1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下肢骨折4例,上肢骨折1例,血气胸1例。2治疗方法Ⅰ型10例非手术治疗。Ⅱ、Ⅲ、Ⅳ、Ⅴ型共15例手术治…  相似文献   

18.
我院骨科1985年10月~1987年10月对L_3、L_4骨折脱位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采用骶骨棒作为骨盆支撑点与Harrington撑开棒相连接方法治疗不稳定型下腰椎骨折4例,初步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23~37岁。受伤原因:车祸2例,重物砸伤1例,坠落伤1例。骨折部位:L_33例,L_(1、4)1例。骨折类型:屈曲型3例、旋转型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共21例.结果 经3年随访,术后21例无一例脱失,JOA评分提高7~12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66.7%,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4 mm.结论 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对于...  相似文献   

20.
丁建忠  罗建  臧峰  胡广  徐为刚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82-2783
目的观察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04年9月至2010年5月通过手术治疗的11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至6年,平均4.1年。根据Epstein等制订治疗后疗效评价:优8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0.9%。Ⅲ型1例一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Ⅳ型1例行髋臼骨折内固定联合股骨头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本组病例无感染、骨折固定无失败、无关节积液、无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应尽早手术,并骨牵引治疗。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方式为可吸收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