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垂体腺瘤45例,肿瘤全切除37例(82.2%),次全切除6例(13.3%),部分切除2例(4.4%);Rathke囊肿3例,均全切(100%);颅咽管瘤3例,全切1例(33.3%),次全切2例(66.7%).术后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尿崩症11例,脑脊液鼻漏3例,术后鼻腔出血2例,颅内感染1例,全部病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鞍区肿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鞍区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下经鼻内一扩大蝶窦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是近年来在经口鼻蝶窦入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新技术。其手术路径更加简单,术中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因此应用日益增加。我院在进行神经内镜下经碟解剖学研究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的经验后,成功在神经内镜下经鼻内一扩大蝶窦入路切除6例鞍结节脑膜瘤,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上颌骨囊肿患者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效果、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切除上颌骨囊肿,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骨囊肿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探讨适应证选择、技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鼻蝶窦入路切除8例垂体腺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微腺瘤1例、大腺瘤6例、巨大腺瘤1例。结果8例均手术全切除,1例3年后复发再次手术治愈。随访3月至3年均治愈,术后3个月以上MRI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鼻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提高首诊准确率和治愈率。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1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检查特点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该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和视力障碍;影像学检查见蝶窦占位;病理检查显示:蝶窦炎8例,真菌性蝶窦炎21例,蝶窦囊肿9例,蝶窦息肉2例,蝶窦鳞癌1例。全部患者经鼻内镜蝶窦开放术。随访半年以上,绝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检查蝶窦开口通畅,窦腔无分泌物,窦壁光滑。1例蝶窦鳞癌病人术中只行活检,未完全切除肿块。结论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对该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CT、MRI和鼻内镜检查提高了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水平,经鼻内镜蝶窦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垂体腺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研究组行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3d血清去...  相似文献   

7.
正Rathke囊肿为一种先天性疾病,是起源于垂体Rathke氏囊的良性上皮性囊肿,又称垂体胶样囊肿、垂体囊肿、上皮粘液囊肿、上皮样囊肿等~([1])。妊娠可以使囊肿快速生长,颅内压力增大,加重视力视野下降、头痛等神经症状。经鼻蝶窦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2]),但此种手术方法主要的并发症为脑脊液鼻漏,发生率为15%~30%~([3])。产褥期进行重大手术,会因母子分离、术后创伤,极易出现产后抑郁。本科于2018年7月17日收治1例产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30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手术采用方式为鼻内镜下经鼻腔和筛窦入路蝶窦开放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到1年,蝶窦炎、蝶窦脓肿、蝶窦囊肿、真菌性蝶窦炎、蝶窦息肉等27例病人均无复发。其余3例蝶窦恶性肿瘤病人术中只行活检,未完整切除肿块。【结论】对孤立性蝶窦病变根据病变性质、鼻腔情况及术野要求采用不同的鼻内镜术式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内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通过总结我院2002年1月-2005年4月46例内镜下鼻内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患者的护理,介绍内镜下鼻内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及围手术期护理的要点及需要重点观察的指标和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全切除肿瘤35例,次全切(〉80%)6例,大部切除5例,无死亡,无视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3.3年,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视力不同程度改善21/23例,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降至正常24/32例。结论:内镜下鼻内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应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探讨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总结2010年7~12月35例患者在全麻下实施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护理经验.重视术前检查、心理护理及适应性训炼,指导其经口呼吸,严格进行口、鼻准备,预防感染;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鼻腔分泌物,注意视力恢复及脑脊液鼻漏的观察及护理.35患者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可减少垂体腺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03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03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中,3例尿崩症需药物治疗,其他并发症患者经治疗后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鼻蝶窦入路行手术切除虽然创伤少,但仍存在手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鼻腔结构的保护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9例,术中注意保护鼻腔结构,从较宽的一侧鼻腔入路,仅切除术侧中鼻甲后端,开放蝶窦前壁和鞍底后切除肿瘤,然后仅填塞蝶窦腔和术侧鼻腔上部。结果术中内镜下完全切除9例肿瘤,术后临床症状和内分泌检查结果均改善,患者无明显鼻腔疼痛及头痛不适,鼻腔结构形态良好,未出现垂体功能障碍、颅内和鼻部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在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注意鼻腔结构的保护,能减少创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 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23例出现暂时性尿崩症,8例电解质紊乱.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手术死亡、脑脊液鼻漏、术区出血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等优点,是鞍内肿瘤切除的良好径路.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64例行鼻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认为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和术中的良好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20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肿瘤均获完全切除,按照肿瘤切除Simpson分级,Ⅰ级16例,Ⅱ级4例.术后视力改善15例,视力无变化4例,视力恶化1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2例,术后颅内血肿4例.随访6~72个月,没有复发病例,均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 神经内经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97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其中神经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为105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治疗的患者为92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尿崩症、低钾血症、视力障碍、颅内血肿、鼻腔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显微镜组;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患者,采用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将扩鼻器直抵蝶窦前壁,将鼻中隔完整地推向对侧,凿除蝶窦前壁骨质,经鞍底切除肿瘤。结果:行肿瘤24例全切除,次全切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结论: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肿瘤切除完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6例鞍区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时关键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中出现尿崩4例,高热1例,静脉炎1例,术后脑脊液鼻漏1例,均经及时处理后控制。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减少到了最低程度。结论加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术后的早日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在治疗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方法:15侧垂体瘤患者采取神经内镜引导下的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结果:14例瘤组织得到了完全切除,1例因瘤组织侵犯鞍旁颈内动脉行大部分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尿崩,1例出现出现短暂性垂体功能低下,无余并发症发生。5例术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异常的患者术后血清水平低于5.0,随访3-60个月,1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下治疗蝶窦囊肿12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蝶窦囊肿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蝶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48个月,11例痊愈,1例出现窦口闭锁,行再次手术开放,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蝶窦囊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鼻内镜和CT检查有助于诊断。局麻下鼻内镜手术治疗蝶窦囊肿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