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亮点:
  1文章以传统的肢体转移性骨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为基础,从四肢恶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人性化、个体化、简单化的姑息性治疗方案,观察骨水泥填充法结合内固定治疗转移性恶性骨肿瘤的合理性、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背景:以往文献报道动脉瘤样骨囊肿刮除治疗后复发率较高。 目的:探讨LISS钢板内固定结合骨水泥治疗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疗效。 方法:对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的19例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治疗目的是彻底清除囊肿,防止复发,并通过植入物内固定修复重建受损组织结构和功能。 结果与结论:19例患者通过LISS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后随访1-3年,18例恢复较好,1例治疗后2年复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刮除彻底是预防治疗后复发的关键。LISS钢板的设计结合了交锁髓内针的优势和生物型锁定钢板技术融为一体,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治疗中具有许多优点。通过骨水泥填充病灶区域,对肿瘤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并且增加了病灶区域骨的强度。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外科治疗先清除囊肿病灶,然后通过LISS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可以减少病变复发。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的肢体功能康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患者保肢手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方法。方法6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保肢手术治疗,平均随访36.8个月。结果(1)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创伤大,膝关节屈伸锻炼最早在手术1周后进行,而异体半关节移植的患者手术3周内需用支架固定。(2)术后感染、皮肤坏死、关节退变和不稳是导致肢体功能不良的主要因素。(3)异体半关节移植、保留自体髁部关节面的异体骨段移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48.6%、81.3%、90.9%。结论保肢手术方法选择应注重恢复肢体功能,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保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9例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瘤段骨切除后分别采用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和人工假体置换术等方法进行保肢治疗.结果:2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根据Enneking功能评定标准两组术后功能评估分别优良率为77%和75%.结论:保肢术是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较理想方法,各种保肢术均有其优缺点,术前应充分评估,掌握个体化原则,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才能有效的达到保留肢体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意义。方法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灭活处骨缺损应用脱钙骨基质颗粒加骨水泥修复,局部用钢板或异体皮质骨板内固定,不用外固定。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术后24h开始使用CP对患肢进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B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结果7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缺损处无骨折和骨不连,内固定良好。至3个月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110°~160°,平均141°,B组膝关节活动度90°~140°,平均126°,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膝关节功能术后CPM能进一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意义。方法: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灭活处骨缺损应用脱钙骨基质颗粒加骨水泥修复,局部用钢板或异体皮质骨板内固定,不用外固定。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术后24h开始使用CPM对患肢进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B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结果:7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缺损处无骨折和骨不连,内固定良好。至3个月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110&;#176;-160&;#176;,平均141&;#176;,B组膝关节活动度90&;#176;-140&;#176;,平均126&;#176;,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持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膝关节功能,术后CPM能进一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陈涛  杨文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224-5224
目的针对骨巨细胞瘤行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观察术后肿瘤的复发状况及关节功能,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骨巨细胞瘤行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所有手术均由肿瘤组医师完成。结果49例患者中6例失访,据Campanacci分级Ⅱ期39例,Ш期4例,术后5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1.6%。术后肢体功能评价分数平均为95%。统计分析肿瘤的复发、肢体功能好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分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骨巨细胞瘤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2例肢体恶性骨肿瘤中,成骨肉瘤16例,骨旁肉瘤4例,骨巨细胞瘤(Ⅲ)2例,其中股20例,胫骨上段2例,16例行肿瘤切除。关节置换术(部分加长),6例行骨肿瘤切除灭活再植术,术前术后均采用最新的全面而系统的花疗方案进行。结果:19例获得了3年5个月的随访,1例复发,2例死亡(一例为肺转移,一例为再次手术失败者)。结论:骨恶性肿瘤切除彻底是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前提。而术前、术后系统化疗则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四肢转移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四肢转移性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明确诊断的102例四肢骨转移性瘤患者中,64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置换10例,单纯肿瘤人工关节置换10例,异体骨加带锁髓钉内固定14例,骨水泥加带锁髓钉内固定7例,异体骨加钢板内固定12例,骨水泥加钢板内固定11例.结果: 无术中死亡,术后无感染.64例患者随访6~60个月,平均29个月.1例股骨近端肿瘤人工关节置换和1例股骨中段异体骨植骨加髓钉固定于术后3月出现假体及内固定松动,2例股骨骨水泥加髓钉内固定分别于术后4、5个月出现松动.36例异体骨移植患者中,3例在随访结束时移植骨与宿主骨未达到骨性愈合,但不影响功能.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Enneking评分:功能为优75.2%,中18.3%,差6.5%.患者2年生存率为36.2%,5年生存率为18.75%.结论: 手术治疗四肢转移性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四肢原发性骨肿瘤及转移瘤的诊治过程中,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提高,其治疗手段及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以往本院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所采用的术式为病灶清除术、植骨填充术,截肢术等,对一些骨破坏范围大,合并有病理骨折的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科2007—2008年选择性地对骨破坏范围大,合并病理骨折的良性肿瘤、骨转移瘤的6例患者行病灶清除加植骨术加骨水泥填充术及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健兰 《全科护理》2011,(24):2165-2166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结合骨水泥填充固定治疗脊柱骨转移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脊柱骨转移癌病人采用切除肿瘤、脊髓减压结合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治疗,其中15例加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及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护理、并发症观察等,适时进行康复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全部病人术后疼痛均获完全或部分缓解,18例有神经症状病人术后均有改善,2例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无内固定失败,并发气胸1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切除结合骨水泥充填固定治疗脊柱骨转移癌,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轻病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骨质疏松患者有利无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在对伴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椎体添加骨水泥可有效增加内固定稳定性,但对相邻节段的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伴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进行椎体骨水泥强化内固定后,早中期随访中骨水泥强化对相邻节段的影响. 方法:以87例伴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后路椎管减压术,并分为3组:常规螺钉组,常规螺钉+骨水泥组,可灌注骨水泥螺钉+骨水泥组.样本平均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为9个月.测量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固定节段上位相邻椎间隙高度、固定节段上位相邻椎体变形指数、固定节段椎体上缘终板及相邻上位椎体下缘终板凹陷角度、固定节段Cobb角. 结果与结论:①常规螺钉组、常规螺钉+骨水泥组、可灌注骨水泥螺钉+骨水泥组3组内末次随访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前明显减小(P〈0.05),组间两两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骨质疏松患者脊柱后路固定时,是否添加骨水泥及不同添加方式,对早中期主观疗效影响无显著差异,且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②常规螺钉+骨水泥组、可灌注骨水泥螺钉+骨水泥组2组末次随访对术后3 d固定节段Cobb角变化小于常规螺钉组(P 〈0.05),常规螺钉+骨水泥组、可灌注骨水泥螺钉+骨水泥组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添加骨水泥辅助的内固定稳定性明显优于未添加骨水泥常规手术.③常规螺钉+骨水泥组、可灌注骨水泥螺钉+骨水泥组2组术后3 d出现上终板凹陷角度增大;末次随访观察到相邻上位椎体下终板凹陷角度、椎体矩形指数及相邻椎间隙均减小,且前两项指标的改变程度明显大于常规螺钉组.表明添加骨水泥辅助内固定对相邻椎间盘退变程度无显著影响,但明显改变了相邻椎体终板及椎体的形态,增加了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周政  刘傥 《中国临床康复》2014,(26):4115-4119
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价值日益提高,目前已替代截肢,成为当今肢体肿瘤外科治疗的主流与发展方向。但目前为止,对股骨近端肿瘤还没有统一的手术适应证,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联合瘤段扩大切除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病灶刮除,瘤体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混合植骨后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瘤段扩大切除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关节功能情况。2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转移复发率、死亡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3%)高于对照组(53%),术后2年内转移复发率(7%)和死亡率(3%)均低于对照组(30%,23%)。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已被广泛用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现在亦被用于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目的:评估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病例共24例38椎,分为椎体压缩≥1/4组9例11椎和椎体压缩〈1/4组15例27椎。在C臂机透视定位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采用分次灌注、温度梯度灌注方法注射骨水泥。以目测类比评分及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日常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椎的高度变化。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结果与结论: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平均单个胸椎内注射骨水泥(4±1) mL,单个腰椎内注射骨水泥(5±1) mL。治疗±后复查X射线片见骨水泥分布良好,无神经根损伤或脊髓压迫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 d、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改变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不论肿瘤转移椎体有无明显压缩,均能迅速缓解疼痛,是治疗椎体转移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在治疗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骨损伤中的应用已很普遍,对于其引起的肺功能变化,尤其是老年骨损伤患者,应积极防治。目的:观察骨损伤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骨损伤患者24例,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充填治疗,比较治疗后1d以及1周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变化。结果与结论:所有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骨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的骨损伤患者,在治疗后1d的肺活量(2.45±0.56)L、用力肺活量(2.20±0.39)L、最大通气量(50.9±23.9)L,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说明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这种改变可能与骨水泥的使用导致肺组织的微血管栓塞有关,需要加强监测以及通过在治疗前后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肺栓塞。  相似文献   

16.
背景:骨肿瘤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而且应最大限度的修复组织缺损并恢复受损功能,自体灭活骨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移植和重建材料。 目的:探讨改良Malawer法结合瘤段截骨灭活回植治疗腓骨近端骨肿瘤的效果。 方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7年以来收治5例6侧腓骨近端肿瘤患者,分别采用股骨下段截肢、瘤腔内刮除植骨、腓骨上段截骨肿瘤切除+瘤段截骨加热(70℃蒸馏水中加热15 min)灭活回植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1例截肢患者随访4年未见肿瘤复发和全身转移;1例瘤腔内刮除植骨患者术后1年复发;3例腓骨上段截骨肿瘤切除加热灭活回植内固定患者随访5个月,行走功能接近正常,膝关节外侧结构愈合好,拍片显示灭活骨截骨部尚未愈合,骨痂形成不明显,局部未见肿瘤复发,内固定无松动,灭活骨无骨折和吸收迹象。结果证实截肢和肿瘤刮除都有较明显的局限性;在Malawer术式基础上将瘤段截取骨灭活后回植能更好地保证小腿骨骼结构的完整性,原位重建膝关节外侧的股二头肌腱和侧副韧带止点,但灭活骨血运重建和愈合会随着灭活温度的提高而变得困难和缓慢,因而患者术后支具保护的时间应予以相对延长,允许剧烈运动的时间需要延迟,避免出现骨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背景:对于膝关节周围原发骨肿瘤患者,行肿瘤假体置入和病变切/刮除植骨钢板内固定后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临床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目的:探讨成人膝部原发性骨肿瘤切/刮除行假体置换或钢板内固定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血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收治首诊为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的成年患者,随机入选40例治疗前均无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再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0例,膝部原发性骨肿瘤切/刮除行假体置换或钢板内固定后予以常规护理及物理预防措施;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利伐沙班10 mg/d口服,连续14 d。治疗后1个月随访评价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 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0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提示利伐沙班可有效降低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患者治疗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早期积极有效的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置入内固定治疗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7例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治疗28例,Gamma钉治疗39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功能锻炼。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6—45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①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出现感染1例,经换药半年后拔除内固定治愈,Gamma钉1例肥胖患者治疗后3周下床活动时再次受伤,出现远端锁钉处骨折,经更换长Gamma钉后愈合,Gamma钉组有4例患者因大转子固定欠稳定,卧床时间超过6周出现重症肺炎,经转内科治疗后治愈。②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畸形2例,Gamma钉组3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③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较Gamma钉组治疗时间更长,治疗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和Gamma钉均是治疗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要根据骨折的稳定性、骨折愈合状况、骨质疏松程度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背景: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由于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较重,血运受到破坏,且骨折块解剖复位较困难,内固定不够坚强,导致骨折内固定后不愈合的发生率高于单纯线性骨折。 目的:检验骨形态发生蛋白预防长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后不愈合的效果。 方法:选择长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145例,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治疗。试验组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18-70岁,闭合骨折57例,开放骨折21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入含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骨修复材料修复。对照组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18-71岁,闭合骨折49例,开放骨折18例,仅用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术后随访6-18个月,对比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不愈合率。 结果与结论:试验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17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24个月,骨折不愈合率为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骨折不愈合率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长骨干粉碎性骨折周围,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骨折内固定后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