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提高再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4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36例.结果 对36例病例进行6月-4年随访,按优、良、可、差评定,优良率达80.56%,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掌握腰椎间盘再手术适应证,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精细操作,松解粘连,椎管减压彻底,早期康复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手术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的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情况分析和总结.结果 随访2-6年,29例病情缓解,恢复正常,6例术前症状有所减轻,5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复杂性高,明确术前诊断、严格手术指征、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是引起腰部和下肢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亦有小数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我院自1992年6月-2005年6月施行再次手术的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探讨其相关因素,以期达到降低再手术率的目的 ,探讨再手术的指征、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7年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6例中再手术者43例(6.46%),分析再手术的原因及效果.结果 原位复发30例(69.77%),是再手术最主要的原因.19例再次开窗椎间盘切除,18例手术效果优良.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彻底摘除突出的组织,对可能突出的组织做相应处理.控制好再手术指征,提高操作技巧,仍能获得良好疗效.再手术时,重复的椎间盘切除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棘突定位法.方法 总结6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棘突定位法的经验.结果 以棘突定位法为主的综合定位法准确率达100%.结论 以棘突定位法为主的综合定位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约为2%~19%。严格意义上的脞椎间盘突症术后复发应指原间隙原侧的再发。本院自1998—2007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13例.其中属于本文定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并经再次手术治疗的有72例,再手术率为3.97%。此型患者病因复杂,再手术困难。本文重点对其手术技巧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对四○一医院1982年12月~1995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人分析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首次减压不彻底、髓核未取净是主要原因。再手术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6%。结论:初次手术前要仔细检查,准确定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中减压充分髓核摘除干净,术后创口引流,直腿抬高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 我科近10年来采用小切口、有限椎板间开窗法施行腰椎间盘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467例.结果 本组无神经根和硬脊膜损伤,伤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优良率达99.4%.结论 小切口、有限开窗法,遵循微创外科技术行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椎及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23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全椎板切除侧后方入路9例,侧前方入路8例,胸腔镜下手术6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5年.根据Otani′s等分级方法评价:优12例,良9例,一般2例,手术优良率为91.3%.结论 胸椎及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方式多且手术难度大,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发病节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术后恢复慢等缺点.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光学和医疗器械等学科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显微镜与开窗手术相结合,具有微创技术的优势,其适应证也相对较宽.我科2003年11月~2004年6月采用德国的显微镜,配用MED手术操作器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失败患者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疗效及再手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寻找初次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12例再次手术患者获得随诊,随诊时间12~24个月.硬膜损伤2例,神经根损伤2例,经严密缝合、对症治疗,痊愈出院.1例椎管内粘连严重,术后症状无改善.其...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获满意疗效.但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症状无缓解或复发需再次手术率为2.0%~9.2%~([1]).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2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22例分析吴文华,吴伟峰,林其仁虽然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能获良好疗效,但一部分患者术后症状长期不能缓解,有少部分需再次手术治疗。本文对我院自1983年1月~1991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2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手术失败后再手术患的诊治情况。全部病人随访2-10年,根据术后感觉,运动等恢复情况评定,优15例,良9例,优良率75%,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原因是多元性的,有医源性,也有非医源性的因素,根据本组病人分析,医源性因素为主要原因,提示应严格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指征,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2000年11月~2002年11月间5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后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原因分析: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1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近期术后纤维环、神经根水肿1例,椎管内伴行病变3例.再次手术治疗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14.7个月,按Nakal疗效评价,优4例,良1例.结论:PLDD是一种微创、有限治疗,术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可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宋跃明,杨静,徐成君,饶书城,石道原我院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44例。本文就其再手术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4年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7.
微创切口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从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发展到显微腰椎间盘摘除和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我科从2004年开始在原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开展微创切口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简单、迅速而有效的方法。近期效果满意,但是手术后有约5-19%患者需再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多因手术并发症及继发性退变,使效果逐渐变差。我院自2001年元月至2004年元月共进行腰椎间盘手术376例。其中20例为第二次手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长明 《颈腰痛杂志》2003,24(6):375-37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手术已成为其常用的治疗手段,本文复习了相关文献,着重对传统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显微腰椎间盘摘除术、微创椎间盘摘除手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异体椎间盘移植等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旨在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庞健刘时麟由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不严,术式选择不当,检查定位不确切和技术失误,而致部分病例术后症状不缓解或治愈后复发,需要第二次手术治疗。我院1980~1994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8例,其中31例进行了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