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发作类型、病变部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发作机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或MRI、脑电图(EEG)证实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卒中患者的6.24%,癫痫发作可发生在卒中后任何时期,早期发作多在卒中发病48小时内。皮质病灶较皮质下病灶更易引发癫痫。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脑电图检测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早期发作与晚发癫痫的治疗、转归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00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的总发生率6.00%,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53.33%(32/60),晚期发生率为46.67%(28/60),以部分发作为最多占65.00%(39/60),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10.65%)与皮层下(2.7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癫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皮层病灶较易发生癫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52例脑卒中病人中72例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8.45%,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出血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皮质范围的较皮质下的发生率高。结论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相关性,其病变影响皮质是重要的致痫因素,而与性别及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卒中后癫痫多数药物控制效果良好,其癫痫发作机制,认为早期多由于脑水肿和脑代谢异常,晚期多由于癫痫灶所致。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引起老年性癫痫最常见的病因,但卒中后癫痫与血管性痴呆(VD)相关因素临床报道不多,我们将卒中后癫痫发作的97例病人中VD患病率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例来源于“山东半岛沿海10县市VD流行病学调查”。在卒中后癫痫97例中,5年内患VD44例。其中缺血性卒中33例(75%),出血性11例(25%)。年龄65~82岁。男28例,女16例。脑卒中前均无癫痫发作史。1.2方法脑卒后癫痫者为癫痫组,在相同条件下无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脑卒中病例中,随机抽取97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经脑CT或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05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8.17%。卒中后癫痫的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见(55.81%)。蛛网膜下腔出血最易合并继发性癫痫(19.35%)。本组患者中病灶位于皮层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12.18%,皮层下病灶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为1.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癫痫的常见病因。癫痫的发生率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与脑卒中的临床关系。方法对45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49例,占10.75%,癫痫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见,脑卒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癫痫发作较多,占63.27%,脑卒中以皮层受累多见。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时间、类型、发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脑血管病即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特点,分析其临床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至2008年脑卒中后继友癫痫42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拳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69%;卒中后继发癫抵多在卒中早期(2个月内)出现,占52.4%;各种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脑出血5.7%,脑梗∥,7.9%,蛛网膜下腔出血6.2%;继发癫痫在脑叶卒中多见,共占76.1%: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笋,脑梗死病灶直径2cm以上及脑出血量10ml以上者分别占本组继发癫痫的83.3%和75%;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别。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类型多见,常于卒中早期发作,多发生于脑叶病变,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口服癫痫药,继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其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脑卒中患者并发癫痫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预后。结果脑出血后癫痫占5.66%;脑梗死后癫痫占6.42%;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癫痫发生率最高占21.05%(4/19)。卒中后2周内发作占多数,为68%。发病后4周内死亡率为12%,明显高于非癫痫组的3.52%,P〈0.01。另外,继发癫痫与病变部位有关。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的重要原因,且卒中并发癫痫较非癫痫组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继发性癫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7%~14%[1],尤其多见于大量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的老年患者.根据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把卒中后癫痫发作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一般以卒中后2周作为早期和迟发性癫痫的分界点[2].国内外研究[2-3]表明,早发性癫痫发作占卒中后癫痫的60%~75%,脑出血、脑栓塞及蛛网膜下隙出血易引起早发性癫痫.  相似文献   

10.
背景: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对卒中的康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部位以及卒中面积的关系。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9—01/2004-1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8&;#177;7)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方法:①根据入组患者卒中后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型癫痫(卒中后2周内发作);迟发性癫痫(卒中后2周后发作),分析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②根据影像学结果将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按梗死面积分为:〈一侧半球的1/4,1/4~1/2和〉1/2;按脑出血量分为小于20mL,20—40mL和大于40mL。分析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③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采用复诊形式进行随访6个月~4年,平均21个月。④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6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早发性癫痫患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数明显多于迟发性癫痫患者(10,2例;4,0例,P〈0.05),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3,36例,P〈0.05)。②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26,17,9例,P〈0.05);脑出血20~40和〉40mL患者明显多于〈20mL者(4,9,1例,P〈0.05)。③癫痫发作的预后:21例早发性癫痫患者中,6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15例患者2周内未再发作。47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18例1年后完全控制;23例癫痫控制良好;6例发作较频繁。结论:①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②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③早发性癫痫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作为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癫痫也越来越多,卒中与癫痫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62例经头CT及MRI证实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讨重症监护对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诊治疗效及预后结果分析。纳入重症监护病房中行脑电图(EEG)连续监测的脑卒中后患者122例,观察相应脑趋势图的改变与癫痫的关系,观察疗效和预后情况。122例重症监护的脑卒中后患者中出现癫痫15例,癫痫持续状态10例;抗癫痫药物及镇静药物在控制脑卒中后癫痫的发作方面有效率达92.0%,脑卒中后在早期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应重视脑卒中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脑卒中是导致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早期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预后较差,应积极控制癫痫发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2002~2005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部分发作的患者76例,脑卒中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癫痫诊断按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癫痫发作分类及1989年国际癫痛和癫痫合征分类方案;癫痫发作频率≥2次/年,卒中发生前无癫痫病史;男39例,女37例;年龄44~85岁,平均65.62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5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缺血性脑卒中入院的患者112例,为癫痫组,并选取同期脑卒中无癫痫发作患者144例作为对照组,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病灶部位、癫痫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研究。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病灶于皮层62例(55.36%),皮层下50例(44.64%);单次发作86例(76.79%),反复发作26例(23.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26例(23.21%)、中度59例(52.68%)、重度27例(24.11%),早发性癫痫49例(43.75%)、迟发性癫痫63例(56.25%)。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相关(P<0.05),且多次发作者神经缺损程度更为严重(P<0.05)。结论脑栓塞、病灶部位位于皮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因素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继发癫痫发作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背景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对卒中的康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部位以及卒中面积的关系.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9-01/2004-1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8±7)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方法[1]根据入组患者卒中后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型癫痫(卒中后2周内发作);迟发性癫痫(卒中后2周后发作),分析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2]根据影像学结果将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按梗死面积分为<一侧半球的1/4,1/4~1/2和>1/2;按脑出血量分为小于20 mL,20~40 mL和大于40mL.分析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3]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采用复诊形式进行随访6个月~4年,平均21个月.[4]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6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早发性癫痫患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数明显多于迟发性癫痫患者(10,2例;4,0例,P<0.05),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3,36例,P<0.05).[2]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26,17,9例,P<0.05);脑出血20~40和>40 mL患者明显多于<20 mL者(4,9,1例,P<0.05).[3]癫痫发作的预后21例早发性癫痫患者中,6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15例患者2周内未再发作.47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18例1年后完全控制;23例癫痫控制良好;6例发作较频繁.结论[1]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2]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3]早发性癫痫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与癫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是癫痫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同时癫痫发作也可诱发脑卒中。本文重点介绍脑卒中后癫痫发病机制、脑卒中后癫痫的定义与分类及脑卒中后癫痫与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大小的关系,对脑血管疾病积极的一级、二级预防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脑卒中后癫痫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相关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与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42例病例的发作时间、分类及治疗.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占同期住院卒中患者的 9.63%(42/436),以早发型、大脑皮质受损常见,迟发型易复发.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与卒中类型、病变部位关系密切,应进行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较常见,目前临床按首次卒中后癫痫初次发作时间,将其分为早发性(2周内)和迟发性(2周后)两种。我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728例,全部患者经头颅CT或MRI,或腰椎穿刺检查,均符合脑血管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其中出现继发性癫痫62例(8.52%),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癫痫发作作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作为影响卒中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发病机制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目前卒中后癫痫发作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现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卒中后癫痫病例共63例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作类型,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类型、部位、范围的关系,总结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可发生干中风后任何时期,但早期癫痫以出血性中风多见,而迟发性癫痫则更多见于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