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患者,男,20岁,于2004年1月10日就诊.右手被机器挤压,食指指体离断,但无昏迷、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即在臂丛麻醉下行右手清创缝合术,手术顺利,术后血压15.96/10.64kPa.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和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静滴,滴速1min60次.5min后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血压10.64/6.65kPa,脉搏110次/min,呼吸24次/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不同原因昏迷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内科2000~2008年收住院抢救的102例AOPP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不同原因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农药所致中枢神经性昏迷79例,服毒后5~10min出现腹痛、多汗,而后进入昏迷及出现肌肉纤颤颤动。中间综合征致昏迷10例,出现于中毒后2~4d,患者呼吸困难、昏迷。阿托品中毒致昏迷2例,有大剂量使用阿托品史,伴有口干、皮肤干燥、脉搏〉120次/min,体温不升,出现烦躁、昏迷。肺部感染高热致昏迷1例,患者痰多、高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第1天服用300 mg,后75 mg/次,1次/d,共10 d;尿激酶150万U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30 min内滴完,共1次;硝酸甘油10 mg加入500 ml的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10~20 μg/min持续静滴3 d后,改为静滴1次/d,治疗4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500U/次,2次,d,共3~5 d;静滴极化液(5%葡萄糖500 ml+氯化钾10 ml+胰岛素6 U),1次,d,共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黄芪注射液10 ml,1次/d,1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遍学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黄芪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心股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任某,女,25岁.因食不洁酸奶3h后引起腹痛、腹泻6h,于2005年4月14号晚于肠道观察室输液治疗.医嘱给予5%葡萄糖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654-2 10mg,氟美松10mg静脉点滴;5%SB 250ml静脉点滴;10%葡萄糖500ml,ATP 40mg,VC 1.0,10%KCl 10ml静脉点滴;环丙沙星10ml静脉点滴.输液速度60滴/min,接续环丙沙星后,滴数调至30滴/min.10min后病人突感胸闷、呼吸不畅,R 24次/min,P 110次/min,BP 10/8kPa,病人大汗淋漓,注射部位周围出现小米粒样皮疹,继之漫至左上肢.即刻停输环丙沙星,给予输氧,静脉注射氟美松50mg,肾上腺素1mg,10%葡萄糖20ml加1%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肌注,接输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经上述处理后,5min后病人自觉症状减轻.观察24h无不适感回家.  相似文献   

5.
柴胡、安痛定配伍注射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兰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0):627-627
患者女,45岁。因患感冒,给予柴胡、安痛定各2ml配伍肌肉注射。注射5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发凉、口噤发绀、惊厥抽搐、昏迷等休克症状。查体:心率180次/min,呼吸24次/min,体温37.8℃。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  相似文献   

6.
服仙鹤草煎剂出现过敏反应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平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0):627-627
<正> 患者女,45岁。因患感冒,给予柴胡、安痛定各2ml配伍肌肉注射。注射5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发凉、口噤发绀、惊厥抽搐、昏迷等休克症状。查体:心率180次/min,呼吸24次/min,体温37.8℃。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 【基 金】  相似文献   

7.
鱼腥草注射液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26例, 2004年 7月 10日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加入鱼腥草注射液 (江西保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031142)40ml静滴.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用药 5min后患者突感全身瘙痒,烦躁不安,全身满布红色粟粒样丘疹,轻度憋气,唇舌、手足麻木,血压 110/65mmHg,心率 85次 /min,立即停药,改为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加入维生素 C 4.0g、葡萄糖酸钙 20ml静滴,并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mg,肌注非那根 50mg,吸氧.但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冷汗出,脉搏细速,血压 60/40mmHg,心率 130次 /min,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考虑为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 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10mg静注,另开通一条静脉通路,予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l加多巴胺 40mg静滴. 15min后患者神志渐清醒,面色红润,皮疹渐消退,测血压 120/80mmHg.患者仍头痛,全身乏力,皮肤有痒感,留住观察室,即给予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加双黄连粉针 3g静滴,每日 1次. 5d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31岁,因"剖宫产术后6小时,昏迷1小时"于2008年5月13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7年8月3日,预产期2008年5月10日.孕妇因"胎儿宫内窘迫"于2008年5月13日凌晨在当地医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因胎儿娩出困难,子宫切口出现右侧角撕裂,裂口达右侧阔韧带,缝合子宫切口后子宫收缩差,出血约1200ml,当地医院给予输全血600 ml,术中血压维持在51~76,40~65 mmHg,术后血压维持在60~97/40~65 mmHg,产妇一直诉腰痛,未引起重视,术后6小时产妇出现意识淡漠,血压继续下降,心率160次/分,因患者休克难纠正,故转我院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 所治本病3例均为男性,年龄59~75岁。其中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例,糜烂出血性胃炎1例;2例肝硬变患者伴腹水形成;3例发病后均有呕血、黑便、昏厥、心悸、血压下降等出血性休克表现。出血总量1000~2800ml(平均1666ml),心率104~110次/min(平均108次/min);Hb46~82g/L(平均60g/L);Bp10~12/6~8kPa(平均10.6/7kPa)。 治疗除抢救失血性休克,恢复血容量外,非静  相似文献   

10.
1 案例患者徐某,男,56岁.因胸痛3小时于2010年9月17日步行来诊.门诊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拟行溶栓治疗收住院.查体:心率122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72/128mmHg,神清,表情自如,双肺无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入院诊断为:①急性心肌梗死(广泛前壁),②高血压病,③极高危组.入科后即予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化验及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扩管降压,但患者病情变化快,很快出现烦躁、气促、冷汗、面色紫绀并迅速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仍有自主呼吸),心电监测示室颤.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呼吸囊加压给氧,予肾上腺素1mg静推,胺碘酮150mg静推,同时准备电除颤.予单向波360J除颤1次,失败.持续胸外按压,2min后心电监护仍显示室颤,再次360J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心率15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00/60mmHg,血氧饱和度85%,患者稍烦躁,予吗啡5mg 静推镇静治疗,微泵,注射胺碘酮控制心律,速度为1mg/min.30min后患者神志清,可对答,心率11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85/56mmHg,血氧饱和度91%,患者血压较低,停硝酸甘油,予氯化钠500ml+10%氯化钾15ml静滴补液,氯化钠30ml+多巴胺200ml微泵注射速度为12ml/h,予拜阿司匹林、倍他洛克、氯吡格雷、立普妥口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2h患者未再出现心律失常,心率10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12/76mmhg,血氧饱和度95%,转上级医院行PCI术.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6岁,因咽痛、扁桃体红肿、轻咳,于2003年11月9日来院就诊。体格检查:T37.9℃,P84次/min,R20次/min,BP14.7/10.7kPa,咽充血明显,扁桃体Ⅱ°肿大,有脓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遵医嘱给予5%GS250ml+白霉素0.6g及5%GS250ml+双黄连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患者在滴完白霉素液体后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换上双黄连液体滴入约15min时患者出现嘴唇肿胀及麻木感,随即感胸闷、呼吸不畅。考虑为双黄连过敏反应,立即停止原有的输液,改用10%GS25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滴,给予氧气吸入,流量为4L/min,并加…  相似文献   

12.
1病历介绍 患者,男,20岁,因左耳外伤缝合术后9 d出现左耳上部黑紫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无昏迷、呕吐、高热等症状,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3 ℃,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90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我们应用超大剂量醒脑静联用纳洛酮抢救不同原因所致急重症昏迷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1.1患者男,56岁,因半小时内饮白酒约150ml昏迷而入院。既往Ⅱ型糖尿病确诊1年未经系统治疗。查体:体温35℃,脉搏104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99/105mmHg,脉洪数。患者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被动体位,颜面部轻度紫绀,呼气有明显酒气味。四肢厥冷,双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0mm,光反射及角膜反射消失。自汗,颈软。双肺满部干湿罗音。心率104次/min,偶闻早搏。神经系统生理及病理反射均未引出。入院诊断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期。紧急洗胃及…  相似文献   

14.
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隆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73-773
1资料1.1病例石某,女性,27岁,2003年1月5日就诊。症见头痛,恶寒,鼻塞,咽部疼痛,咳嗽。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双黄连注射液犤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23020553)批号:02111002犦40ml兑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林可霉素2.4g、地塞米松15mg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当双黄连注射液一组静滴至200ml时,患者诉心烦、气紧,头面部出现大面积风疹团。查体:P112次/min,R38次/min,Bp80/50mmHg。立即停止输液予肾上腺素1ml、扑尔敏100ml肌肉注射。葡萄糖酸钙2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快速滴入。20min后查体:P110次/min,Bp96/70mmHg,R2…  相似文献   

15.
麻黄汤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在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选择离子质谱法(GC-MS/SIM)测定人体血液中麻黄碱(ephedrine,E)、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的浓度,以此进行麻黄汤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用GC-MS/SIM法,HP-5弹性石英毛细管(25m×0.2mmID),载气He,柱流量1.0ml/min,无分流进样,柱初温80℃,1min后以15 ℃/min升至200℃,再以20℃/min升至240℃,保持5min,选择离子(SIM,m/z=154,265),进样量1μl.结果:E、PE分别在5ng/ml~1000ng/ml,2.5ng/ml~500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r=0.9994),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2ng/ml,1ng/ml(S/N=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7.5%~96.2%,102.5% ~93.9%.两者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10%.血浆样品60天内稳定性RSD<10%.用本法测定了12名志愿者口服麻黄汤后血浆中药物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并对其药动学参数进行估算.结论:本法稳定、准确,灵敏度高,适于E、PE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白秀英 《北京中医药》2006,25(9):576-576
患者,女,80岁.于1983年正月初二晚10时俯卧床上与家人聊天时,突然不语,呼之不应,约5~6 min后被其女(天津某院内科主治医师)发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置患者仰卧位掌击心前区10余下后,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约10min后人工复苏成功,患者意识恢复,苏醒后心率54次/min.当时在石家庄家中只找到2片颠茄,服下后一夜安睡.  相似文献   

17.
<正> 甲胺磷属有机磷杀虫剂,毒性较强,可经口服、皮肤或呼吸道吸收中毒。 甲胺磷进入机体后,可使体内乙酰胆碱不能分解而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一般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肌肉振颤.甚至昏迷。经洗胃,应用有效解毒剂.血液透析等处理,一般均能脱离危险。但遇有病史不详,临床症状又不典型患者,就会给抢救带来麻烦。 1995年12月我们收治了1例甲胺磷中毒患者,现将抢救经过介绍如下。 患者,男性,19岁,主因患感冒,服用速效感冒胶囊2粒入睡,4小时后发现呼之不应,急送医院急诊。 来院查体:T37℃,P96次/min,R20次/min,BP17/10kPa,神志不清,呈中度昏迷状态,双瞳孔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2月龄。因服罂粟壳等药后出现昏迷、呼吸弱2小时就诊。于11天前患儿腹泻蛋花水样便日10余次,经院外治疗无效,但神志清楚。于4小时前其父以粟壳、乌梅各30g,大枣10g,煎水约60ml,患儿约一次服下30ml。2小时后啼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约半小时转入嗜睡、无反应,呼吸慢。体检:T38.40℃,前囟平,浅昏迷状,压眶反射减弱,面色苍白,双朣孔针尖大,对光反射弱,唇发绀。心率160次/min,律齐,无杂音。肺呼吸音减弱,浅表,呼吸20次/min,不规则,无罗音,腹(-),脑膜刺激征(-)。血常规:Hb184.8g/L,RBC6.40×10~(12)/L,WBC  相似文献   

19.
鱼腥草注射液I型过敏反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经静脉注射给药后是否出现全身主动过敏反应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方法 豚鼠分别腹腔注射鱼腥草注射液5 ml/kg,0.9%NaCl注射液5 ml/kg及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注射液 5 ml(60 mg)/kg ,隔日1次,连续3次进行致敏.末次致敏后12 d各组静脉单次注射2倍剂量的以上相应受试物进行激发,观察30 min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SD大鼠皮内注射相应抗血清0.1 ml被动致敏48 h后,分别静脉注射鱼腥草注射液10 ml/kg,0.9% NaCl注射液10 ml/kg和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10 ml(100 mg)/kg,及1%伊文思蓝溶液1 ml进行激发,30 min后处死动物,观察注射点皮肤蓝斑直径.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致敏期间豚鼠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给予激发剂量后亦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未引起豚鼠死亡;鱼腥草注射液组和0.9%NaCl注射液组大鼠背部皮肤内层均未出现蓝斑.结论 在该试验剂量条件下,鱼腥草注射液豚鼠全身过敏反应、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冰片薄荷脑溶液治疗口腔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真 《山西中医》2001,17(3):42-42
1 药物组成冰片 1g,薄荷脑 2 g,5 0 %酒精 (或 48度~ 5 2度白酒 )30 ml,溶解后蒸馏水加至 10 0 m l,备用。2 使用方法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后 ,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 ,每日3次。3 典型病例患者杨某某 ,男 ,6 5岁 ,退休干部。因头晕、头痛 17年 ,左侧肢体瘫痪、昏迷 6 h入当地卫生院治疗 2天 ,效果不著 ,于 1998年 2月 2 5日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 ,T37.3℃ ,P84次 /分 ,R2 1次 /分 ,BP2 1.3/13.3k Pa,舌质暗、苔黄腻 ,脉弦滑。入院后诊为中风 (中脏腑—闭证 )。给予开窍启闭 ,平肝潜阳 ,佐以止血治疗。入院第 2天 ,患者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