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医药要得到进一步的接受和认可,疑难重症要获得更好的救治,中医学和西医学要不断发展,应进行中医药免疫研究。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需要有掌握中医学和免疫学理论的专业人才,需要从判定标准统一、理论相对肯定且确有疗效的中医药所治疾病入手,需要以整体观和平衡观为指导,逐步进行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时有其独特的疗效,特别是近10余年来,中医药被给予高度的关注,并得到广大专家和患者的认可。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免疫调节。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免疫学在基本理论、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有相似之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的优势,对于研究中医药的免疫作用及机理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医学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免疫学内容,运用现代免疫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祖国医学的有关内容,可以相互为用,能使预防医学在保护人体健康上及临床治疗疾病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本文解析了整体观在中医药学中的体现,分析了中医师的知识结构、医药一体、中药材本身、中药组方、临床诊疗上的整体性及特殊性。正确理解中医药的整体性,对中医药事业的管理、教育、科研、临床等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秋安 《中医学报》2016,(7):995-997
整体思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是中医学整体观的理论源泉,中医学整体观是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中医学在悠久的医学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观也做出了更加深刻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医药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缺乏客观系统的疗效评价体系,其临床疗效及地位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可。生存质量评价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及生存质量的改善,符合中医药抗癌的作用特点,与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论治"、"带瘤生存"的理念相一致,将其引入中医药抗癌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回归大自然,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作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在认识到中医药学发展前景,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医药事业及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所担负的历史责任的同时,很有必然要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上下功能、打突破。笔者以此为命师。笔者以此为命师,围绕系统地挖掘中医学的民特色,正确地对待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科学地弘扬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借鉴性超越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理论地对待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等方面展开叙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作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有效手段,其在减少抗生素、激素等副作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协助患儿恢复健康有独特优势和特点。中医学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外因多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内责之于小儿肺气虚弱,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而致。本文回顾近年来中医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并对各医家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的整体观,在《内经》时代主要表现为共宗主性结构、同基源结构、阴阳五行结构三种各具特色的思维模式,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们具有注重万物的联系,追求宇宙统一的基本特征。优势是接近于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缺陷是轻视严密的逻辑分析,限制了人们向微观领域迈进,客观上阻碍了中医学向自然科学的更高层次发展,使中医学至今还完全依赖于传统哲学的思辩,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思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要从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艾滋病辨证论治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研究以及治疗艾滋病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中医学的精髓是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涉及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只有在方法学上有所提高和突破,才能迅速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能。  相似文献   

10.
整体观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它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整体观对发展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来学术界视“天地一体观”、“五脏一体观”、“天人一体观”为中医学整体观的三支柱。那么,有没有第四根支柱呢?笔者通过对祖国医学理论的再认识,认为人与人的联系也应该是中医整体观不可忽视的一根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1.
《内经》学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大文化、大科学、大医学的高度 ,从与西医学比较中和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对《内经》学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评价。认为中医学以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实践环境、发展历程 ,和异于西医学的角度、思路和方法 ,发现了人类生命活动的部分规律 ,在生命科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同时也如同太极的阴阳两仪 ,中医学鲜明特色之中优势与缺陷并存 ,在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上与西医学优势互补。从《内经》学术体系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学术体系的形成基础、学术特征、科学内涵、优势不足、发展规律及研究成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进而认为中医学的发展 ,应当首先下功夫探明其科学内涵 ,发扬其本质优势 ,还要清理理论缺陷 ,融会新知新法 ,然后再言理论变革 ,但要慎防体系西医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吴孟超院士肯定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思想.方法:分析吴孟超院士有关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相关言论,归纳其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思想.结果:吴孟超院士认为中医药在治疗肝癌的全过程中均可发挥积极作用.结论:吴孟超院士对传统中医学十分重视,主张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结合西医治疗肝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梳理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对中医药常用动物模型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为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从中药药效研究常用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药药效学研究用模型的困境、理想的研究模型应具备的特点、现有动物模型特点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与思考。[结果]当前中药药效学研究常用模型的造模方法主要有中医病因学造模法、现代病因病理造模法和病证结合造模法,常用模型有整体动物模型、离体器官组织动物模型、细胞株动物模型、模式动物模型、类器官模型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不同分类模型应用在中医药领域各有其特点、优势和不足。其中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药药效研究中具有诸多优势,成为中药药效研究的发展趋势。[结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将西医疾病与中医证候有机结合,更好地体现中医整体化思维,更符合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是较为理想的中药药效研究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肿瘤微环境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综合动态系统。在整个肿瘤进程中,肿瘤微环境不断进化重构,宿主与肿瘤互相斗争,这与中医学机体内环境"阴阳失衡"所致的恶性循环过程,即正邪交争的动态演化过程存在着共通点。中医学在整体观指导下辨证论治,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为总则,可"重塑"肿瘤微环境,达到阴平阳秘的稳态,从而有效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与发展。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不仅可发挥抗肿瘤复发转移以及减毒增效、逆转耐药的效应,还可改善肿瘤微环境乏氧、酸中毒、慢性炎症以及免疫抑制的状态,在重塑肿瘤微环境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中医药抗肿瘤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与现代免疫学梁华龙(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中医学/分析,正气/分析,变态反应与免疫学/分析产生于中华民族的,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学,历来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抗御疾病的能力,即正气。这种抗病能力,发生调节失常,出现不足时,就发...  相似文献   

16.
生存质量评测及其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生存质量的概念和特点、中医学的健康观与生存质量评价的内在联系,说明生存质量评测体现中医学的健康观,有利于突显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有较广泛的可应用领域。认为随着生存质量评测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应用的逐渐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借助生存质量评测得到证实或进一步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论中医阴阳平衡与Th1/Th2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整体观,其核心内容就是平衡。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之间平衡的破坏,而纠正阴阳失衡,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的原则。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证明了Th1、Th2细胞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消长,双方任何一方的增强均可抑制另一方。多种疾病的发生会出现Th1/Th2的漂移,同样可以通过恢复Th1/Th2细胞间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许多疾病通过中医药治疗,发现Th1/Th2失衡得以纠正。所以Th1/Th2平衡与中医阴阳平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整体观。意象思维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之一,在理论及临床治疗上,注重将人与自然相结合,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疾病的诊断强调从整体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着眼于正邪相争而引起机体的反应状态。西医学起源于希腊学术,吸收了古希腊文化中的原子论、元素论等理论知识。抽象思维是西医学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注重生物学内容、形态、结构和局部,注重实验、定量、分析,强调特异性、还原论的思想。临床实践多通过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借助科学仪器,对人体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进行观察和研究。中西医各有优势和不足,可互相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医、中药的特点。比较中、西医在思维方式、观察方法、功效认识途径、认识过程、中医祛邪与西医病原疗法的不同。提出对中医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中医药有宏观优胜和微观劣势,只有尊重中医药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保持中医药的各种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泻病与肠道茵群紊乱密切相关,其研究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并已取得创新性进展。在中医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药治疗手段和方法,通过单味药有效成分及组方群调整肠道茵群紊乱以恢复肠道内环境稳态,是当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新趋势。但尚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其临床及实验研究,为揭示其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优势,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