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脑5例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败血症患血小板计数与预后关系;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的临床分析;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评估;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从99例败知症看院内感染的新动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院同感染及败血症发展的新动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7月1995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99例105次败血症。结果99例105次败血症中际内败血症占74.75%,与本院80年代初期主末期相比较,表明目前院内败血症仍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输液后败血症2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输液后败血症是输液系统被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污染,再通过输液引起的严重医院内感染败血症,临床报告少见。1994年1月1日到1999年7月31日间,我院所收治输液后败血症21例,均经细菌培养证实。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5~81岁,平均49.8岁。21例输液后败血症均发生于5~10月份,输入液体种类均为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液和平衡盐液,其中4例因基础疾病在外院治疗过程中发生败血症,患者携带所输残留液体转入我院,17例发生于我院住院期间。全部患者均有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4例感染(包括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感染组)和20例非感染(对照组)新生儿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并与IL-6、C反应蛋白(CR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败血症组CD64表达明显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败血症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败血症组经抗感染治疗后CD64表达下降.CD64表达水平与IL-6、CRP均呈正相关.提示对感染新生儿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并判定其疗效.  相似文献   

5.
医院内、外感染败血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败血症是易继发于临床多种危重急症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尽管新型抗生素不断地应用于临床 ,但败血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并未降低 ,且耐药菌株逐渐增多 ,给治疗带来困难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为了观察医院内、外感染败血症的动向 ,探索其发展趋势、诱发因素、细菌耐药和转归 ,我们对 1995年 3月至 1999年 3月间经血培养证实的 10 4例( 10 9例次 )败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从 1995年 3月~ 1999年 3月间共获得阳性血培养12 5份 ,分别来自我院内科、外科、妇科、产科、重症监护病房 (ICU)及五官科住院患者。分医院内、医…  相似文献   

6.
从99例败血症看院内感染的新动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及败血症发展的新动向。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99例105次败血症(占同期入院总人数的0.79%)。结果99例105次败血症中院内败血症占74.75%(74/99例),与本院80年代初期(67.1%)及末期(677%)相比较,表明目前院内败血症仍占重要地位。本组有严重基础病及易感因素者的比例增加,占90.19%。与80年代初、末期比较,本组菌种分布变化特点是:(1)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呈上升趋势,由24.29%至32.43%至34.34%;(2)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则有下降趋势,但仍以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主;(3)复数菌比例变化不大;(4)真菌的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占10.08%。本组败血症的总病死率为38.38%,与80年代相比无明显变化;败血症相关病死率与并发症密切相关。感染性休克与多脏器功能衰竭是预后不良的先兆因素。结论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则有下降趋势,真菌的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败血症的总病死率无明显变化。应重视用药前的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药敏特点,探讨其防治措施,以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19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致病菌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反应差为主要表现,辅助检查中C-反应蛋白为最敏感指标,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3.2%,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36.8%。未发现一例真菌性败血症。19例中治愈11例(57.9%),好转4例(21.1%),死亡4例(21.1%)。结论加强新生儿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手卫生,加强物表消毒,减少与患儿不必要的接触等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机会。合理使用抗菌素,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严密监测生命征,早期识别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以及快速足量扩容(1 h之内)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败血症引起的胆汁淤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感染往往伴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黄疸可以由细菌产物直接作用而引起,也可以是宿主对感染产生免疫应答的结果。此外,肝脏的感染因常伴有肝细胞损伤,也会发生黄疸。本文对败血症出现的黄疸及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败血症与胆汁淤积的联系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16例临床分析;败血症休克大鼠组织中性内肽酶与肾上腺髓质素的相关关系研究;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25例分析;急性白血病继发败血症的临床研究;235例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外来建筑工人流脑病原菌带菌状况调查;用周期性回归法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的季节节律;超敏CRP及IL-6水平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中的价值;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10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败血症死亡高危因素分析;外科危重病患者获得性真菌败血症早期诊疗的临床探讨;败血症患者止凝血功能改变的研究;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62例诊治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观蔡;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害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8~2007年68例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中,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侵袭性诊疗操作、激素应用及大剂量化疗、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情况等.68例分离出10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9株(75.24%);革兰阳性球菌19株(18.10%);真菌7株(占6.66%).细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有严重耐药,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有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产酶率较高,分别是89.2%、76.9%.结论 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多,病死率高.革兰阴性杆菌仍是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易出现多重耐药,防治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关键是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以防止交叉感染,加强抗菌素的合理应用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苑文雯  陈澎  王晗  朱剑功  杨宁  李妍  曲芬 《肝脏》2014,19(1):12-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肝硬化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3例肝硬化败血症的患者(败血症组),48例肝脏肿瘤高热患者(肿瘤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对肝硬化败血症患者PCT与血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并重复检测肝硬化败血症患者高热开始及高热后24、48、72 h的PCT水平,比较细菌、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及治疗变化。结果感染开始时,败血症组PCT阳性率为82.3%,显著高于肿瘤组16.7%和健康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诊断肝硬化感染革兰阴性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7%;84.8%,革兰阳性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5%、84.6%,真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86.7%,PCT的检测结果回报时间约2 h,明显短于细菌培养和鉴定时间48~72 h。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CT水平在细菌阳性组明显下降,而真菌阳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PCT诊断肝硬化感染具有准确、特异、快速的优点,有利于指导临床早期应用抗生素,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死率的灰色灾变预测模型,49例小儿败血症致病菌谱及耐药性分析,65例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临床特点与耐药分析,复数菌败血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菌谱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春季金华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脑5例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败血症患血小板计数与预后关系;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的临床分析[编按]  相似文献   

16.
东莞市2004年流脑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3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早期应用肝素治疗休克型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白血病并ESBL阳性大肠杆菌败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血液病患儿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调查分析;64株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与钝化酶基因型的分析 。  相似文献   

17.
小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心肌酶变化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与临床药敏试验的分析;上海市母产前发热与早期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多中心研究;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11):101-110
肝硬化钠代谢紊乱52例结果分析,肝硬化、重型肝炎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分析,瑞代对肝硬化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及感染的影响,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的糖代谢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念珠菌败血症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念珠菌败血症10例报告贾杰侵袭性念珠菌病为最常见的严重真菌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败血症具有极高的病死率[1~3]。现将我院1994年1月~1996年3月确诊的10例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资料10例患者临床均有明显感染征...  相似文献   

20.
肝病患者89例血、腹水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腔感染、败血症是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的严重并发症 ,常是致死的原因 ,需及时有效的治疗。现将我院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严重肝病住院患者腹腔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组成及耐药情况作一总结 ,为临床医生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89例为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因肝硬化、重型肝炎和肝癌本院住院患者。从 2 330个腹水、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 92株 ,其中 3例患者同时从腹水、血液中分离出同一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 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 ,由我院检验科完成。结果一、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