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艳芳 《中外医疗》2013,(18):141-142
目的探讨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心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1—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同2010年1—12月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实施前后物品与器械及器具的日处理量,还有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与其它科室的满意率等进行对比。结果该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心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各个区域的包装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及无菌物品的抽样合格率等都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器械及器具的日处理量,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和其它科室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未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其它科室的满意度,值得相关医院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医护人员洗手行为进行循环管理。结果 236名医护人员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88.21,P<0.01)。实施PDCA循环后,医护人员洗手执行率、洗手正确率、手细菌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8.97~609.75,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可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对全院可复用器械集中消毒供应进行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比较应用PDCA循环法前后我院可复用器械集中消毒供应质量。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知识掌握、包装质量、清洗质量、设备管理、环境管理评分与应用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对全院可复用器械集中消毒供应进行质量管理有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室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在院感方面,将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同2012年未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实施前后新生儿病区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卫生、奶瓶进行生物检测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新生儿科在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奶瓶采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之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优势。方法我院应用了PDCA循环法,从计划制定、实施、检查、处理总结四个方面进行,同时安排科室的工作人员填写问卷来得出应用结果。结果消毒供应室的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服务满意度也与实施前有了较大的差距。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使用PDCA循环法可以确保科室的器械灭菌合格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在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持续改进为节点,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科室满意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及环境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器械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及科室满意情况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持续改进,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增强护士职业防护能力,提高科室满意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样本各300例以及医疗工作人员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器械样本消毒情况以及医疗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供应室工作人员消毒液使用合格率、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消毒用品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喉镜室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科自2016年1月开始在喉镜室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分别在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随机抽取62份样本,比较其清洗消毒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前,消毒后喉镜合格率、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工作人员洗手合格率、储镜室空气质量合格率对比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在喉镜室中应用PDCA循环法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喉镜室的清洗消毒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5月起,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比较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护理人员的相关情况。结果和实施PDCA循环法前相比,实施PDCA循环法后,护理人员的职业懈怠感评分更低,职业感知效能评分明显提高,且实施PDCA循环法后骨科护理质量评分得以提高,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所具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调动骨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骨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进一步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 PDCA 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采用 PDCA 循环法进行管理的87份资料列为实施后组,同时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87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实施前组,比较两组灭菌清洗合格率。结果:比较实施 PDCA 循环法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实施后的合格率87.3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8.6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法管理消毒供应室各工作,对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提升作用,确保工作整体水平,进而提升科室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卫生管理,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医务人员342名作为观察对象,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卫生管理干预,并对比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洗手依从性、手卫生合格率等结果。结果经统计显示,我院医务人员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手卫生合格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对医务人员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洗手合格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PDCA循环管理前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管理后(P0.05)。结论基层医院因医疗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认知度不足等各种因素成为医院感染高发区,是感染预防管理重点对象;本研究显示,对医务人员采用PDCA循环法加强对手卫生的管理,可极大改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中应用PDCA持续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循环法(PDCA)实施前后CSSD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环境管理、包装质量等相关内容的质量评分变化状态以及本院医疗手术器械消毒合格与病患手术感染情况,探析CSSD实施PDCA管理前后效果。结果 (1)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的环境状态、包装质量、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临床科室满意度等与实施前相比评分更高(P0.05);(2)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清洗、消毒灭菌、气管内套管、无菌干罐、氧气湿化瓶等指标的合格率均高于实施PDCA前(P0.05)。结论根据CSSD管理的具体情况实施PDCA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媛 《当代医学》2016,(34):148-149
目的:探讨PDCA循环改在改进外来骨科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自2015年1月起开始引入PDCA循环,严格按照PDCA循环方式对外来骨器械进行清洗质量管理,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管理情况作为实施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月期间采用传统清洗质量管理方式,将其记为实施前,对比PDCA循环实施前后外来骨科器械清洗质量。结果对比PDCA循环实施前后结果显示,实施后工作人员对外来医疗器械名称、拆洗及安装方法、清洗流程等的知晓评分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有效回收率、器械完整性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外来骨科器械进行管理可显著改进清洗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门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对我院分诊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结果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门诊护理质量合格率皆显著提高(P<0.01);改善了就医秩序,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降低了病人投诉及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结论导入PDCA循环法,循序渐进,是规范和提高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金佳芸 《大家健康》2016,(11):186-187
目的:应用 PDCA 循环法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对该科50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分析,对存在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应用 PDCA 循环法质量改进后手卫生依从率有了明显进步,手卫生洗手指征合格率和洗手步骤合格率分别上升了20%和16%,手卫生依从正确率上升了37%,错误率下降至3%,未执行率下降至2%。结论:PDCA 循环法对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慧  魏兆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62-136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喉镜室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进行效果评价。实施PDCA管理前后,分别随机采样清洗消毒后喉镜55份(每日初消毒后喉镜镜身)、使用中的消毒液50份、洗后工作人员手52份、消毒后储镜室空气50份并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清洗消毒后喉镜镜身、使用中的消毒液、洗后工作人员手、消毒后储镜室空气均达到《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总合格率达99.05%。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4项监测项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均高于PDCA循环管理前(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各个层面或某个切入点取得了显著效果,是提高喉镜室清洗消毒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手术室未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手术室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传统质量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比较2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后,环境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管理、药品器械管理等手术室护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不良反应、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共3例,总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术室质量管理,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权  康坦坦 《中外医疗》2014,(5):118+120-118,12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PDCA循环法的32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6月-2010年6月消毒供应室没有采用PDCA循环法时的30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器具、器械等工作效率、人员满意率等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清洗、包装、抽检等合格率以及日处理量、各个科室满意率、本科室学习主动性进行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125-127
目的检验科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检验项目合理化建议的执行率。方法将检验科执行临床对检验项目合理化建议的管理过程按PDCA循环法分为P(Plan计划阶段)、D(Do实施阶段)、C(Check检查阶段)和A(Action处理阶段)四个阶段,按照管理目标和改进计划开展工作。结果针对检验项目的合理化建议,检验科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改进,执行率从69%上升到79%。结论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检验科检验项目合理化建议的执行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仍未达到目标管理值,有待通过下一个PDCA循环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对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前和实施PDCA循环法后的手术室综合评分情况比较(P0.05);实施PDCA循环法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实施PDCA循环法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既能使满意度提高,还能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升,促进患者病症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