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联合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拟剖宫产产妇200例,均于L2-3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PCEA方案为150ml药液(含0.75%布比卡因20ml,芬太尼0.5mg,)术后连接电子镇痛泵,镇痛48h。诱导哺乳方法,无毒无菌的塑料袋内盛入乳液,末端连接无菌软管,紧帖乳头固定于乳晕上方2cm处,使软管与乳头一起送入新生儿口中,挤压无菌袋,使乳液进入新生儿口中,诱导吸吮。结果PCEA能有效镇痛,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能增强吸吮反射,早吸吮成功率提高到95%,二协同作用下使泌乳素(PRL)分泌增加。泌乳时间提前。结论PCE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并能促使产妇尽早分泌乳汁,联合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能进一步促使泌乳素及乳汁早分泌,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足月妊娠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分别为PCEA 辅乳器组、PCEA组和对照组。对3组产妇术后VAS评分、术前术后PRL值的变化、术后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早吸吮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PCEA 辅乳器组、PCEA组产妇术后VAS评分、术后PRL变化、产妇泌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能促进病人康复和产妇PRL的分泌,加用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能进一步促使PRL及乳汁早分泌。  相似文献   

3.
早期频繁吸吮,有助于尽早下奶,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并使婴儿吸吮到营养和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促进胎粪的排出。但有33% 的新生儿只含吮乳房而基本上无有效的吸吮动作。为提高早吸吮成功率,对新生儿在早吸吮过程中使用辅乳器加以诱导,取得满意效果,使其早吸吮成功率由原来的533% ,提高到833%  相似文献   

4.
凹陷乳头母乳喂养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94例患有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孕妇,产前指导进行乳头伸展法练习,抽吸,抽吸器抽吸法纠正,辅乳器(乳胶奶头)诱导新生儿早吸吮,结果凹陷扁平乳头纠正,纯母乳喂养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母乳不仅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还能促进肠蠕动,使含有胆红素的粪便及时排出,减轻新生儿黄疸。临床上常可见出生后前3d新生儿缺乳现象,缺乳引起大小便排泄减少,使胆红素排出受到影响。为此,采用一次性母乳喂养辅乳器(简称辅乳器)为缺乳新生儿补充乳汁(遵医嘱),对增加新生儿大小便排出次数取得满意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1996年6月—1996年9月足月妊娠的第一胎剖宫产和自然分娩新生儿,除外消化不良、腹泻等合并症,其体重、阿氏评分正常,均为母乳暂时不足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用辅乳器补乳,对照组54例为正常母乳喂…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索辅乳器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100例产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应用“一次性母乳喂养辅乳器”辅助喂养为观察组,常规母乳喂养为对照组,观察两级有效吸吮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两组婴儿有效吸吮次数及母亲子宫出血情况相比较,有显性差异,分别P〈0.01,结论;辅乳对促进婴儿吸吮、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收到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乳旁置软管喂奶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寅芬 《护理学报》2006,13(10):34-35
目的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后12 h仍无乳汁分泌的初产妇,将单日分娩118例为观察组,双日分娩11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早吸吮和乳旁置软管喂奶,即将7号头皮针去掉针头,软管近针头端用胶布固定在母亲乳头旁,新生儿吸吮母乳时,将软管一同放入口中,软管另一端放入盛有奶的小杯中;对照组采取早吸吮和小匙喂奶。结果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新生儿乳量满足时间、新生儿第7天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产妇采取乳旁置软管喂奶可促进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8.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2 0 0 0 - 0 1~ 2 0 0 0 - 12在我院足月分娩的母乳喂养的母婴 75 0例 ,其中剖宫产 2 0 6例 ,年龄 2 2~ 37岁 ,新生儿体重 2 40 0~ 45 0 0 g。选择同期在我院足月分娩的非母乳喂养 10 6例 ,剖宫产率、产妇年龄、健康状况及新生儿体重与母乳喂养组无统计学差异。1.2 方法  1母乳喂养组 :产道分娩者 ,胎儿娩出后处理完脐带 ,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有吸吮动作时帮助早吸吮 ,母婴皮肤接触不少于 30 min,以后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2非母乳喂养组 :胎儿娩出后不进行母婴皮肤接触与母乳喂养 ,实行定时人工喂养。1.3 …  相似文献   

9.
目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防止新生乳头错觉。方法:研制了一次性辅乳器。将一切正常仅母服暂时不足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30例用辅乳器喂奶法,后40例用小勺喂奶法。结果:新生儿无乳头错觉观察组28例,对照组10例;有乳头错觉观察组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差异有高度显性(P〈0.01)。结论:一次性辅乳器既能满足婴儿需求,又不影响乳头吸吮,还不产生乳头错觉。  相似文献   

10.
应用辅乳器影响新生儿体质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新生儿的母乳喂养顺利进行,使新生儿出生后前3天不因缺乳而使体质量骤降。将采用“一次性母乳喂养辅乳器”补奶方法的婴儿30例为观察组,常规母乳喂养者54例为对照组,2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体质量骤降、下降及恢复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处理分别为P<0.005,P<0.001。说明应用“辅乳器”为婴儿补奶是保证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平稳,骤降者减少,下降低谷期时间相对缩短且恢复时间快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尚未建立呼吸的新生儿清理呼吸道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手法挤勒与电动吸引器接导管法清理呼吸道的方法进行分析、对照。结果 两组在建立良好呼吸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手法挤勒清理呼吸道使新生儿早吸吮明显多于电动吸引器导管组(P <0 .0 1 ) 且早吸吮提前 ,呼吸道粘膜无损伤。结论 在胎儿口鼻部娩出时立即进行手法挤勒能有效的提高新生儿早吸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30min内吸吮对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6月单月120例健康新生儿,据出生后开始吸吮的时间分为早吸吮组(生后30min吸吮)和非早吸吮组(6h后吸吮),观察两组产生乳头错觉的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乳头错觉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吸吮组乳头错觉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早吸吮组。结论有效的早吸吮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新生儿乳头错觉,让其得到初乳,还可刺激产妇泌乳,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364-4364
新生儿前3d常有缺乳现象,缺乳严重者需遵医嘱补奶,在补奶过程中,用奶瓶或小勺等喂哺方法极易产生新生儿乳头错觉。为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防止错觉的发生,我们应用“一次性母乳喂养辅乳器”给新生儿补奶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既保证了新生儿营养的需求,又未影响其对乳头的吸吮,同时有效地防止了乳头错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母乳喂养是喂养婴儿最好的方法 ,但在新生儿早期因母乳分泌不足而出现许多问题[1 ] 。作者观察了产后早期使用维生素B6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鼓楼医院妇产科 2 0 0 0年 9月 1日~2 0 0 0年 9月 30日住院分娩产妇 90例 ,其中 38例使用维生素B6 为观察组 ,52例未使用维生素B6 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乳房充盈时间。 90例中49例剖宫产分娩 ,37例使用维生素B6 为I组 ,1 2例未使用维生B6 素为Ⅱ组 ;40例经阴道分娩为Ⅲ组 ,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乳汁分泌的影响。两组在年龄、产次、母乳喂养宣教、早吸吮、母婴同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尚未建立呼吸的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的有效方法及其对新生儿早吸吮,产妇早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2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手法挤勒与中心负压吸引接一次性吸痰器法(以下简称负压吸引法)清理新生儿呼吸道,并进行皮肤接触观察,比较2组新生儿早吸吮,产妇早泌乳状况。结果2组在建立新生儿良好呼吸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手法挤勒清理呼吸道对呼吸道黏膜无损伤,而且新生儿早吸吮,产妇早泌乳时间较负压吸引器法新生儿组明显提前(P<0.01)。结论在胎儿娩出时立即进行手法挤勒能有效地清理新生儿呼吸道,并且可促进早吸吮、早泌乳。  相似文献   

16.
早吸吮是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我们通过对早吸吮的两种不同卧位进行观察 ,发现新生儿俯卧位早吸吮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侧卧位早吸吮 ,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9年1月~2000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顺产分娩产妇200例 ,均为足月初产 ,新生儿Apgar评分10分 ,产妇经母乳喂养宣教 ,无母乳喂养经验。随机分成2组 ,俯卧位组和侧卧位组各100例 ,观察早吸吮情况。1.2方法俯卧位组 :产妇平卧床上 ,床头抬高15°,一手以“C”字型轻托起乳房 ,使乳头尽量凸起 ,一手轻轻按抚新生儿背部。护士双手握住新…  相似文献   

17.
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按摩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产妇,比较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产妇母乳分泌量、新生儿胆红素及体重变化.结果使用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能同样产生婴儿吸吮时对乳房的刺激作用,达到促使乳汁分泌增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吮产妇初乳分泌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产后采取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照组产后仅采用传统的哺乳方式,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产妇初乳分泌及新生儿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胎盘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乳房充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产程末的一般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后初乳48h内分泌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新生儿腹泻、呼吸道感染、黄疸、湿疹的发病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相应发病例数,且两组患病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产后采取母婴早接触、早吸吮能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有利于母婴间情感沟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翁彩琴 《护理研究》2002,16(9):556-556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 ,内含各种免疫蛋白和促进表皮生长因子 ,完全能满足不同时期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通过新生儿吸吮乳头 ,可促进排乳和子宫收缩 ,但产妇因乳头扁平或凹陷、乳头破溃、乳胀 ,可致母乳喂养困难[1 ] 。作者自1 999年 1 0月— 2 0 0 1年 1 0月对因以上原因致母乳喂养困难者采用奶嘴助吸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经奶嘴助吸的 60例新生儿中 ,男 32例 ,女 2 8例 ,作为观察组。单纯直接吸吮 56例新生儿中男 30例 ,女 2 6例 ,作为对照组。平均出生天数为 3d~ 5d。1 .2 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按摩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产妇,比较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产妇母乳分泌量、新生儿胆红素及体重变化。结果:使用脉冲式乳房按摩促乳仪,能同样产牛婴儿吸吮时对乳房的刺激作用,达到促使乳汁分泌增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