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探讨提高CT影像对中心型肺癌病理类型的诊断准确率的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2月14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的13个临床及CT图象特征逐一进行量化,利用计算机影像计量诊断技术,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并对另外1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应用研究。建立了中心型肺癌的CT图象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关系的数学模型,经验证其诊断符合率为57·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计算机影像计量诊断技术对中心型肺癌的组织学分型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提高CT影像对中心型肺癌病理类型的诊断准确率的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2月14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的13个临床及CT图象特征逐一进行量化,利用计算机影像计量诊断技术,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并对另外1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应用研究。建立了中心型肺癌的CT图象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关系的数学模型,经验证其诊断符合率为57.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计算机影像计量诊断技术对中心型肺癌的组织学分型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周围型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检查,对比研究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鳞癌、腺癌及肺泡癌在有无坏死、胸膜凹陷征、集束征及纵隔淋巴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周围浸润、毛刺征及分叶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及肺泡癌CT增强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密切相关,根据CT征象对周围型肺癌的鳞癌、腺癌及肺泡癌等病理组织学类型进行判断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肺癌患者160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观察CT片中患者肺部轮廓及病灶扫描图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准确率.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能清晰显示患者胸部各叶细节结构,肺部轮廓、病灶形状等.160例早期肺癌患者中,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确诊151例,准确率为94.37%,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确诊71例,准确率98.61%;88例中央型肺癌中,确诊80例,准确率为90.90%.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下,肺部组织轮廓、病灶显示清晰,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但在中央型肺癌早期筛查时漏诊率相对较高,需要采用病理检查等其他方式辅助诊断,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CT(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HRCT检查,并经针吸组织病理学或(和)手术切除后病理得到最终诊断。观察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多层螺旋CT和HR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观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HRCT检查的CT征象检出率。结果:243例患者检出周围型肺癌197例,炎性假瘤19例,炎性肉芽肿15例,结核球12例,肺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腺癌114例,鳞癌47例,小细胞肺癌23例,其他类型13例。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178例,漏诊34例,误诊15例;HRCT诊断肺癌186例,漏诊19例,误诊8例;多层螺旋CT和HRCT阳性诊断肺癌157例,漏诊43例,误诊3例;多层螺旋CT或HRCT阳性诊断肺癌209例,漏诊6例,误诊18例。多层螺旋CT、HRCT、多层螺旋CT和HRCT、多层螺旋CT或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2.74%、90.36%、78.17%和96.95%,多层螺旋CT、HRCT、多层螺旋CT和HRCT、多层螺旋CT或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特异性分别为67.39%、82.61%、93.48%、60.87%。HRCT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棘突征、细支气管气相、短毛刺征、分叶征等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P<0.05)。197例肺癌患者CT值增加幅度18~84 HU,平均(35.82±13.74)HU,CT值增加幅度>20 HU的为189例(95.94%),增加幅度超过30 HU的为132例(67.01%),强化均匀的患者153例(77.66%),有21例处于静脉期的时候在边缘点或结节中间出现高密度条状影。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HRCT均是周围型肺癌有效诊断方法,HRCT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具有优势,依据影像学征象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AUC均高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但螺旋CT增强扫描后肺癌CT值增幅明显,对肺癌的确诊具有参考价值,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1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先行X线片检查,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并记录2种方法肺癌阳性检出率,周围型肺癌临床TNM分期的诊断、检查时间及费用,以评价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的意义.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肺内病灶和肺外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P<0.05).根据外科病理TrNM分期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0.9%,X线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1.8%,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P<0.05),但X线所需检查时间及费用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于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较好地进行临床TNM分期,但费用较高,检测时间较长.为降低周围型肺癌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可以将X线和多层螺旋CT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与CT征像特点,探讨X线与CT检查在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直径<3cm,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及CT扫描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定性准确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对病灶的定性诊断CT扫描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x=5.47 P<0.025)。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病变的基本首选方法,发现病变后进行CT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确诊有重要意义,熟悉并掌握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基本X线及CT征象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与CT征像特点,探讨X线与CT检查在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直径<3cm,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及CT扫描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定性准确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对病灶的定性诊断CT扫描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x=5.47 P<0.025).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病变的基本首选方法,发现病变后进行CT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确诊有重要意义,熟悉并掌握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基本X线及CT征象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对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的意义。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周围型肺部肿块患者78例,其中经病理证实的肺癌62例。18F-FDGPET/CT显像后,目测和标准摄取值(SUV)相结合判断病灶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8F-FDGPET/CT显像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7%和75.0%;PET/CT显像发现62例肺癌患者恶性病灶共227处;PET和CT均有肯定诊断的恶性病灶178个。结论18F-FDGPET/CT对肺癌诊断及分期有较高临床价值。结合年龄、病史及其它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提高周围型肺癌组织学分型诊断符合率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 2 53例病历 ,列出组织学诊断的 16个影响因素指标 ,并对其量化 ,利用计算机影像计量诊断技术 ,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并对 12 1例患者进行应用研究。结果 :建立了周围型肺癌影像计量诊断组织学分型的判别数学模型 ,使其诊断符合率由 4 2 1%提高到 71 9%。结论 :计算机影像计量诊断技术能显著提高周围型肺癌组织学分型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识别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  方法  对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5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的29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肺癌与肺结核病灶的关系、确诊时间、病理类型、确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以痰中带血为其常见的临床特征,CT影像以双肺上叶结节多见,部分病灶呈团块样病变;肺结核与肺癌病灶在同侧同叶37例(12.4%),病灶在肺叶不同侧138例(46.3%),病灶在肺叶部分重叠123例(41.3%);已有肺结核病史后诊断肺癌者120例(40.3%),已有肺癌病史后诊断肺结核者28例(9.4%);2种疾病同时诊断者150例(50.3%),平均确诊时间为10.9个月~10.5年;病理类型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均通过痰检测癌细胞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获得明确诊断。  结论  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CT影像特征,应及早明确诊断,对2种疾病进行早期同时治疗,以便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肺癌和部分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PET/CT显像中肺外病变对肺癌的辅助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PET/CT检查的疑诊肺癌病例。初始诊断仅根据肺内病变的PET表现、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ean)和CT征象,然后根据肺外病变情况对肺内病变的诊断进行修正,比较修正前后诊断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PET/CT发现81例同时伴有肺外病变,肺外转移性病变使13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肯定恶性,1例良性修正为肯定恶性;肺外非转移性病变使2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肯定恶性,1例可疑恶性修正为良性。除2例全身结核被错误修正为恶性外,其它15例经病理证实均为正确修正。修正前后PET/CT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正诊断率为13.5%(17/126),修正诊断正确率为88.2%(15/17)。结论肺外病变的发现对肺癌的术前定性有着较好的实用价值,提高了诊断效能,但仍然要注意与全身多发结核等炎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螺旋CT轴位图像与后处理重建图像技术在周围型肺癌形态显示对比分析.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利用多种图像工作站后处理软件重建,分别观察肿块表面形态与周围的关系,并与轴位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左肺上叶18例(舌段5例),左肺下叶14例,右肺上叶16例,中叶9例,右肺下叶22例.HRCT显示周围型肺癌表面征象和内部结构优于SCT,处理重建图像的肿瘤表面征象与常规图像显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螺旋CT薄层轴位图像对肿瘤的边缘和内部细微改变显示佳,可为诊断提供更多依据;各种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很好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特征,及与周围支气管、血管束的立体解剖关系,是CT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CT扫描联合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诊断老年肺癌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94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老年肺癌患者均采用SIEMENS 64排CT行胸部扫描,并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等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及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含量变化,并研究CT联合特异性标志物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NSE、CA19-9及CYFRA21-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相比,周围型肺癌组与中央型肺癌组血清CEA、NSE、CA19-9和CYFRA21-1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断效能而言,血清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联合CT扫描诊断的灵敏度94.6%,特异度96.3%,均高于单项诊断。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A19-9及CYFRA21-1含量均升高,且周围型肺癌与中央型肺癌患者差异不显著,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影像学特征与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联合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老年肺癌患者均采用SIEMENS双源CT(Definition Flash)胸部扫描。取患者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变化,包括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结果:观察组血清CEA、NSE、CA19-9和CYFRA21-1含量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周围型肺癌组和中央型肺癌组血清CEA、NSE、CA19-9和CYFRA21-1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CT扫描与血清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CT扫描及血清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结论:CT影像学特征与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