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药物微粒载体在黏膜给药中的黏液屏障与传递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液是一种黏弹性和可黏着的凝胶,用来保护呼吸道、胃肠道、生殖道、眼睛和其他黏膜表面免受外来微粒及病原体等有害物质的侵入,同时也能阻碍和限制药物微粒载体在其中的有效扩散及吸收,因此,黏膜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往往较低。本文简述了黏液的生理学特性和阻滞微粒渗透的机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黏膜药物载体——穿透黏液粒子(MPP),以及纳米粒子在黏液等复杂的生物屏障中传递方式及扩散速率的定量方法——多粒子追踪(MPT)技术。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与胃黏膜屏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正常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早在1954年Hollander提出双层黏障学说,“双障”是指黏液屏障和黏膜屏障,它可使黏膜上皮免遭机械损伤和各种化学刺激,并可中和胃酸和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慢性肠道病变,肠上皮黏液屏障受损是该病的重要病理机制。黏蛋白2(MUC2)是肠道黏液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杯状细胞是分泌MUC2的“主力军”,可维持和更新肠黏液层,保证其完整性。因此,通过促进杯状细胞合成MUC2从而修复肠道黏液屏障,是治疗UC的重要策略。中医学者认为肠道中存在一层固有的“脂膜”或“脂膏”,湿热等病理因素导致该结构变薄,是“腹泻”“肠澼”发生的根本病机,这与现代医学中肠道黏液屏障受损导致UC不谋而合。本文通过总结中药复方或中药活性成分调控肠道黏液屏障干预UC的作用机制发现,黄连解毒汤、芍药汤、复方苦参汤等中药复方以及苍术挥发油、芍药苷、木瓜三萜等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促进杯状细胞合成分泌功能,达到“厚肠”的目的,进而改善UC症状。  相似文献   

4.
黏液腺囊肿是临床常见病,以下唇黏膜发病最多,其次为颊黏膜和舌部,而囊肿直径常在1cm以下,>1cm以上囊肿罕见。其肿块为半透明状,色浅蓝,含有透明的黏性液体。口内黏液腺囊肿有的可自破,但不久又复发。我科自2002—2007年采用CO2激光技术治疗口内黏液腺囊肿患者共89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启艳  朱日然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279-1282
口腔黏膜黏附制剂是一种新的药物释放系统,系利用生物黏附材料与口腔黏膜间的生物黏附力,延长制剂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药量,使制剂产生最佳疗效.本文就口腔黏膜黏附制剂的特点、生物黏附材料的选择及近年来口腔黏膜黏附制剂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药物口腔黏膜吸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黏膜给药途径已成为目前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笔者检索国内外文献,简要介绍口腔黏膜的屏障结构和药物吸收途径,进而对口腔黏膜的吸收机理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最终归纳出扩散理论、pH分配学说、黏膜结构变化理论、酶抑制理论、生物黏附理论、解聚理论和新型载药体系等七大理论,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药物口腔黏膜吸收机理的理论,使其系统化;研究和开发新型安全低毒有效的吸收促进剂以及新型载药体系;根据不同的吸收机理,改进促透剂、黏附剂、酶抑制剂等辅料筛选方法,建立合理的处方设计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4,(17):111-112
目的:探究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对患儿机体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例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患儿(观察组)和15例无此功能障碍的患儿(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观察期期间发生发热、感染等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反应、感染、脓毒症等不良反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 P=0.031)。结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易引起患儿临床症状出现发热、感染等不良症状,在临床中应该高度警惕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有可能引起的不良症状,有效预防以便能够减少患儿的不良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胃肠道黏液的屏障作用,系统阐述了黏液对口服纳米粒药物吸收的影响,以及克服胃肠道黏液屏障的口服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赵军魁  张小平 《河北医药》2009,31(22):3134-3136
肠道屏障是指肠道能防止肠腔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等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它可分为肠黏膜外防止细菌易位的支持系统和肠黏膜本身两部分,包括:肠黏膜上皮、肠粘液、肠道菌群、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肠道相关淋巴组织、胆盐、激素和胃酸等。肠道屏障通常可以归纳为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四大功能。临床上对肠屏障损伤治疗的需要,以及如何正确测定和评估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程度,一直是医学界不懈追求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生物黏附给药系统(GBDDS)是指利用聚合物与胃、肠黏膜黏液层/上层细胞表面之间的生物黏附,延长药物制剂在胃肠道停留时间或特定部位作用时间的给药系统,在缓控释给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现对胃肠道生物黏附作用的机制、影响因素、生物黏附材料的种类和生物黏附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开发新型口服给药系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肠道作为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其屏障功能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肠黏膜屏障由物理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以及免疫屏障四部分组成,防止腔内有害物质侵入黏膜下组织,同时能选择性滤过营养物质和电解质。肠道的这种特性被称为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会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且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乳糜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肠黏膜屏障构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刘德杰  张慧  安飞  翟光喜 《药学研究》2016,35(8):479-483
生物黏附微球能特定黏附在多数黏膜组织上,延长药物保留和释放时间,实现药物局部或全身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频率,提高病人的顺应性.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生物黏附微球通过消化道黏膜、鼻黏膜、口腔黏膜、阴道黏膜等给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细胞黏附微球的研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口腔黏膜黏附制剂是一种新的药物释放系统,系利用生物黏附材料与口腔黏膜间的生物黏附力,延长制剂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药量,使制剂产生最佳疗效.该文作者就口腔黏膜黏附制剂的特点、生物黏附材料的选择及近年来的口腔黏膜黏附制剂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人体的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腺及杯状细胞常分泌一些液体,用以湿润黏膜和黏附空气中的灰尘及微生物。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不断地向外扇动,将气管的分泌液扇到咽腔,随唾液吞咽进入胃部,通常无咳嗽。然而,当气管和支气管受到刺激,甚至引起发炎时,则分泌液大大增加。已非上皮细胞纤毛所能扇走,并形成痰液。  相似文献   

15.
肠黏膜屏障能够有效阻止肠内的有害物质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及其他组织,在维持机体与外环境的稳态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机体在遭受严重应激后,易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近年来,中医药的介入为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中药可通过调控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激发肠道免疫应答等作用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本文对中药在受损肠黏膜保护及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中药在肠黏膜屏障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口腔黏膜黏附制剂是以生物黏附材料为药物载体,通过生物黏附作用长时间黏附于黏膜而发挥疗效的药物制剂。该文就口腔黏附制剂的特点、药物口腔黏膜吸收的影响因素及近年来口腔黏附制剂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认为大风天气“吃点沙子”问题不大,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与我们常见的沙子不同,大风扬沙天气带来的浮尘极其细小,肉眼很难识别。一般大于10微米的沙尘吸入气管易被呼吸道黏膜纤毛和黏液黏附,  相似文献   

18.
黏膜黏附材料在阴道给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黏附材料使阴道黏膜给药系统更具有局部浓度高,作用时间长,减少给药次数和总量等优点.本文在讨论黏膜黏附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聚丙烯酸类、纤维素类及壳聚糖等各种黏附材料在阴道给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食醋保留灌肠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并比较传统高渗食醋灌肠液与改进的等渗食醋灌肠液对兔肠黏膜屏障的损伤程度。方法 选用成年家兔16只,随机分为2组,高渗组灌肠液为生理盐水和白醋混合成的高渗溶液;等渗组灌肠液为双蒸水和白醋混合的同等pH值和体积分数的等渗溶液。在相同灌肠条件下,使用不同渗透压食醋灌肠液给动物保留灌肠。通过肠黏膜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结构改变,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及紧密连接情况,比较2组肠黏膜屏障损伤程度。结果 光镜下可见等渗组直肠部位与远端结肠肠黏膜损伤程度较高渗组轻。电镜下,等渗组细胞形态正常,微绒毛排列整齐,细胞连接紧密;高渗组微绒毛减少或消失,细胞连接增宽或开放,细胞核固缩,并可见凋亡、坏死细胞。结论 等渗性食醋灌肠液对肠黏膜屏障损伤较传统高渗性食醋灌肠液轻。临床上肝性脑病患者可选用等渗性食醋灌肠液以减少渗透压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介绍了黏膜黏附聚合物在阴道给药系统各方面的应用,为阴道给药开发新的应用途径提供参考。方法:对近期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结果:黏膜黏附聚合物通过阴道给药用于改善阴道干燥、避孕、抗感染、免疫治疗、治疗不孕症、抗病毒治疗等。结论:黏膜黏附聚合物已广泛地应用于阴道给药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