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L-8和IL-12与急性胰腺炎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早期监测指标。方法 :用 EL ISA方法测定 10例重型胰腺炎 (SAP) ,18例轻型胰腺炎 (MAP)和 10例正常健康者 (N)血清中 IL- 8及 IL- 12含量。结果 :SAP组 IL- 8,IL- 12水平明显高于 MAP组(P<0 .0 1) ,MAP组 IL- 8明显高于 N组 (P <0 .0 1) ,MAP组 IL- 12明显低于 N组 (P <0 .0 1) ,但 SAP组与 N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提示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 ,既存在抗炎反应又存在促炎反应 ,两者的结果与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2.
杨健鹰  方茂勇  徐周纬  刘雷 《安徽医药》2013,17(7):1185-1187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并结合患者的康复周期,了解抗炎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在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探讨其对预后判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发病时间不超过1 d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按照有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APACHEⅡ评分小于或大于8分,CT分级为A、B、C、D级,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轻型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抽取入院后SAP患者于入院后第1、3、7、10、14天空腹抽取外周血,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由于康复周期较短,住院时间较短则于1、3、7、10 d空腹抽取外周,用于检测血清IL-1、IL-6及IL-10水平。结果促炎-抗炎细胞因子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AP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的作用结果决定了胰腺炎的转归,治疗SAP的重点在于快速使二者达到低水平的动态平衡,加强对二者的检测,尤其是IL-6及IL-10的检测,有重要意义。结论促炎—抗炎细胞因子检测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钟宏  陈喜志  刘国伟 《中国医药》2006,1(8):472-474
目的探讨TNF-α和IL-6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和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及20例对照组血清TNF-α、IL-6的水平变化。结果入院时SAP患者TNF-α水平(59.1±15.5)pg/ml显著高于MAP组(38.9±9.72)pg/ml和对照组(14.2±4.5)pg/ml,MAP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但IL-6水平SAP(45.5±11.7)pg/ml和MAP(43.4±13.3)pg/ml较对照组(39.3±11.0)pg/ml无明显升高;SAP血清IL-6在入院的第7天升高最明显(188.5±51.7)pg/ml,分别高于MAP组(115.8±27.8)pg/ml和对照组,MAP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入院第14天SAP血清TNF-α(36.4±7.6)pg/ml,IL-6(112.6±25.2)pg/ml仍然高于MAP(15.4±3.7)pg/ml、(44.7±13.2)pg/ml和对照组,而MA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建光 《江西医药》2021,56(9):1523-1525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宜春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SAP患者,入院当天检测患者血清PCT、IL-6水平,入院次日,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并发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未并发感染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PCT、IL-6水平,分析血清PCT、IL-6水平与SAP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性,评估血清PCT、IL-6水平对SAP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的68例SAP患者,并发感染28例,占41.18%;两组血清PCT、IL-6水平相比,感染组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其他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IL-6水平高与SAP患者并发感染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显示,血清PCT预测SAP患者并发感染AUC为0.819;血清IL-6预测SAP患者并发感染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血清PCT、IL-6水平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感染AUC为0.870.结论 血清PCT、IL-6水平升高与SAP患者并发感染有关,联合检测血清PCT、IL-6水平对SAP患者并发感染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9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IL-18和IL-15的浓度,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IL-18和IL-15的表达在SAP组明显高于MAP组,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IL-18(78.32±15.45)ng/L vs(28.21±13.18)ng/L,P<0.01;IL-15(42.17±19.15)ng/L vs(5.88±2.01)ng/L,P<0.01]。血清IL-15和IL-18在MAP组及SAP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IL-18和IL-15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SAP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预后又分为死亡亚组29例和生存亚组63例;同时选取125例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聂锦山  陈卫昌 《江苏医药》2008,34(12):1212-1214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变化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度评估的价值.方法 AP住院患者101例,其中轻症胰腺炎(MAP组)78例,重症胰腺炎(SAP组)23例.SAP中包括重症胰腺炎无肺损伤(SAPNLI组)13例,急性胰腺炎并相关性肺损伤(APALI组)患者10例.采用ELASA法检测第1、3、7、11天血清MCP-1、IL-8浓度;另选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结果 (1)入院当日MCP-1血清浓度各组均有明显升高,在MAP组与对照组、SAPNLI组与MAP组、APALI组与SAPNLI组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入院当日IL-8血清浓度SAPNLI组与APALI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各组的MCP-1, IL-8血清浓度水平均第3天达到峰值;(3)入院第3、7、11天的MCP-1、IL-8血清浓度SAPNLI组与MAP组, APALI组与SAPNLI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MCP-1、IL-8浓度有助于预测AP病情发展,并可能成为预示肺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萍 《云南医药》2014,(6):673-674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急腹症,早期诊断治疗很关键。我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64例,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2±1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中SAP诊断标准[1],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具有下列之一者为SAP: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水肿,胰腺水肿);  相似文献   

9.
IL-10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润波  马建亭 《河北医药》2009,31(12):1451-145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SAP组,C组为SAP+IL-10治疗组。观察IL-10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在SAP中有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的升高,外源性IL.10可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释放,对内源性IL-10、TGF—β无明显影响。结论IL-10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SAP多波及临近组织,还可并发远隔脏器损害,临床过程凶险,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成凤  陈永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57-1459
目的:讨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IL-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76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90例非ACS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4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病例的血清TNF-α、IL-6、IL-8浓度。结果:(1)冠心病组(SAP组、UAP组、AMI组、OMI组)血清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CS组(UAP组、AMI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SAP组、OIM组);AMI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与OMI组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IL-6、IL-8差异显著。(2)SAP组与UAP组冠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NF-α、IL-6、IL-8参与冠心病的形成,并且在AC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TNF吨浓度将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其中轻症组50例,重症组40例;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及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的各因子浓度。结果对照组与肺炎组治疗前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NF-α、IL-6及IL-8浓度均显著低于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同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同MPP病情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能够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余秀文  杨润芝 《安徽医药》2013,34(3):285-287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 5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n=22)、B组(n=36)。A组只行综合治疗,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鼻空肠管注入大黄。ELISA检测患者血清入院时(0 d)、7 d、14 d时IL-15、IL-18水平。以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结果入院0 d时A、B组IL-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IL-18、IL-15在A、B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A、B组IL-18均比入院时下降,其中以B组下降最明显;A、B组之间IL-18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时A组IL-15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IL-15明显升高,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时A、B组IL-18、IL-15与治疗7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节炎症介质IL-15、IL-18的表达,大黄能有效地逆转SAP病情。  相似文献   

13.
徐小达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57-2158
目的: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临床确诊AP患者(AP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76例,AP组患者中包括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组)29例和轻症胰腺炎(轻症胰腺炎组)47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对症治疗,进行TNF-α、IL-1β、IL-6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重症胰腺炎组和轻症胰腺炎组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症胰腺炎组高于轻症胰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P组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动态监测TNF-α、IL-1β、IL-6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IL-6、TNF-α的变化及丹参对其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SAP组、丹参治疗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3、6、12h的IL-6、TNF-α浓度。结果治疗组各时段IL-6水平与SAP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SAP组各时段比较,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SAP时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其在SAP进展中有重要作用;②丹参可明显降低,SAP大鼠IL-6、TNF-α水平,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一种以炎性细胞浸润,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为特征的胰腺炎性疾病。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硫普罗宁治疗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4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8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18~76岁,平均44.7岁。  相似文献   

16.
<正>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给予有效的对症护理,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7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12例,年龄23~59岁,平均45岁,诊断标准依据外科学(第7版)SAP的标准[1]。合并胆管疾病者10例,高脂饮食2例,饮酒兼高脂饮食5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L-17和IL-18,并分析其不良反应。结果经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均可降低血清IL-17和IL-18的表达,并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总不良反应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可以明显减少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IL-17和IL-18的表达,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比较健康老年人与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0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0例,30例健康对照组Ctrl组。每位入选者年龄均大于60岁。采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水平。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IL-6及TNF-α血清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IL-6及TNF-α血清水平高于SAP组(P〈0.05)。结论血清IL-6及TNF-α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其水平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可能为早期发现老年冠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膜透析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767-767
我科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腹膜透析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治愈及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2年3月~2007年3月收治SAP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9.4岁,平均住院22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影像技术和治疗药物的发展,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非手术治疗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治疗策略上的变化。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总结报告。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5~64岁。胆源性1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